當年藥鋪的小夥計一定想不到無意中做的毛猴會入選北京市非遺

當年藥鋪的小夥計一定想不到無意中做的毛猴會入選北京市非遺

蟬蛻

蟬蛻是什麼呢?

蟬蛻是蟬(俗稱知了)蟬科昆蟲黑蚱羽化後的蛻殼,部分地方稱之為蟬退、蟬衣、蟬殼、蚱蟟皮。

蟬蛻能幹什麼呢?

完整的蟬蛻具有以下特徵——其全形似蟬而中空,稍彎曲。長約100px,寬約50px。表面黃棕色,半透明,有光澤。頭部有絲狀觸角1對,多已斷落,複眼突出,頸部先端突出,口吻發達,上唇寬短,下唇伸長成管狀。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片,裂口向內捲曲,脊背兩旁具有小翅2對;腹面有足3對,被黃棕色細毛。腹部鈍圓,共9節。體輕,中空,易碎。無臭,味淡。

蟬蛻,其實還是一味中藥。《本草綱目》曾有記載“蟬,主療皆一切風熱證,古人用身,後人用蛻,大抵治髒府經絡,當用蟬身;治皮膚瘡瘍風熱,當用蟬蛻。”《藥性論》曾表明“治小兒渾身壯熱驚癇,兼能止渴。”《本草衍義》提到“治目昏翳。又水煎殼汁,治小兒出瘡疹不快。”

瞭解的人還知道蟬蛻可入藥,不瞭解的人則認為是“垃圾”。然而,蟬蛻的另一個用途卻是超過95%的人不瞭解的——那就是蟬蛻還可以製作毛猴,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一種——毛猴。

當年藥鋪的小夥計一定想不到無意中做的毛猴會入選北京市非遺

北京市級非遺項目毛猴製作技藝

毛猴,老北京的傳統手工藝品。毛猴藝術將猴子的天然情趣和藝術家的創作完美結合,造就了一種絕妙的藝術境界。

說起毛猴的來歷,這裡還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道光年間,北京宣武門外騾馬市大街"南慶仁堂"的藥鋪。某日,因工作的事情煩悶不已的小夥計在藥鋪擺弄著蟬蛻時候發現其具有某些形象特徵,於是計劃用中藥材塑造一個"賬房先生"——他最後選用辛夷做軀幹,蟬蛻的鼻子做腦袋,前腿做下肢,後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一個人不人、猴不猴的形象便出現了。

或許正是因為當時無意中的行為,才造就了今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增加了一項叫做毛猴的藝術珍藏。

下面,我們將通過一段視頻來了解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毛猴製作技藝。

蟬蛻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