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推動鄉村振興

改革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要解放思想,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推動農村發展不斷向縱深推進,讓農村資源要素活化起來,讓廣大農民積極性和創造性迸發出來,讓全社會支農助農興農力量匯聚起來,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

  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鞏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落實所有權、保護承包權、放活經營權。要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政策,真正讓農民吃上“定心丸”。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進一步完善設施農用地政策,探索利用農村閒置建設用地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完善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保護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不斷髮展壯大農村新型集體經濟。

  創新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以解決誰來種地問題為導向,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構建以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複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扶持小農戶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繼續加大農業支持保護力度,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創新農業支持保護方式,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強化金融服務方式創新,發揮好信貸、擔保、保險、期貨、證券等支持作用,構建政府支持有力、市場運行有效的支持保護體系。積極支持農業走出去,建立健全我國農業貿易政策體系,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農產品貿易關係,構建農業對外開放新格局。

  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著力打破城鄉二元體制,清除城市要素向農村流動的制度障礙,逐步改變鄉村要素淨流出局面。把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鄉村,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制,增加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建立健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制機制,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創新鄉村治理體系。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健全和創新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加快建設法治鄉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增強農村社會發展活力,實現農村社會長治久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