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三环老矣,尚能饭否?


三环的红利,武汉楼市吃了十年

下一个十年,吃什么?

——把城市推出去,吃四环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今天推文,没有置业二维码


俗话说武汉楼市“无环线”

指的是房价没有“环线规则”

这个观点哥要解释下


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没有环线规则

北京北四环和南四环、东三环和西三环价差

远远大过武汉南三环和东三环价差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环线必须搭配板块,才能决定房价

单独拎环线出来,不能打

但环线画圆,足够影响城市格局

每一轮城市红利

往往隐藏着环线的走势之中


再说直白点,所谓武汉楼市的风口

要么出现在东北片

要么出现在西南角


武汉,又到对赌城运的时刻


1



环线不能直接决定区域价值,越往城市外推越明显。

原因很简单——对买房这种小事,城市环线的空间概念,太大。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武汉内环范围只有52平方公里,半径不过4公里,甚至属于步行可达范围。

但到四环,半径已经拉到21公里,国土面积1171平方公里。

在这个范围内选筹,无疑于“大海捞针”。


首先,确定方位。


我们经常争论武汉往哪个方向去?其实毫无争论必要。

如果“长江为轴”的基本盘落定,意味着顺着水流方向——

武汉只能往东北或者西南两个方向走。

(大家对标1890年至今武汉建成区演化图,就很清晰)


以上是武汉城市的空间演化基本脉络。

在四环线赋能之下,武汉重点突围方向,就非常明确。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东北方向,几乎已经没有太大争议。

2015~2019年,这个区域的涨幅仅次于光谷,武汉第二。


有争议的是西南角。

有争议不要紧,我们现在回顾下10年前,三环落定时发生了什么?

环线的走势,为什么能兑现城市红利?


2


2010年,三环线画圆。

但这个圆很不规则。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他包住汉口的区域比较“凹”,而且已经成熟(常青花园/金银湖)。

10年后,城市界面变化并不大。


但在武昌/光谷就变“凸”,尤其在光谷一带,三环线到二环线的直线距离长达10公里,三环当初包进来的区域很荒芜。

但10年后,沧海桑田、天翻地覆。


现在回头看,你能清晰看出武汉的偏爱,三环线饶大弯都要把谁绕进去。

只是我们当初没那么敏感,反而认为金银湖,比武昌/光谷三环帅100倍。


恰恰因为当初要啥没啥,武昌/光谷三环区域的城市价值,从0到1。

城市界面翻天覆地,所有变化肉眼可见。

野鸡变凤凰,就是“城市红利”。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环线的本质,是城市各个区域快速连接,把环线内全部纳入城市建成区范围。所以环线的走势,就隐藏城市重点发展板块的考量。


他想翻哪个板块的牌子,成本再高,也一定会让环线把它包进城市扩展范围(比如光谷);


他觉得哪个板块已经饱和,环线在那个区域,会尽可能使用原有道路,或者非常靠近原有道路(比如沌口/金银湖);


3


以史为鉴,我们再来看四环走势图——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四环线在部分区域,直接跟三环线重合——城市觉得这里已经没有扩张的价值,或者这个方位已经抵达城市边界(不给周边城市做嫁衣);


四环线在有些区域,距离三环非常远,强行纳入更大片土地——这里就是城市准备平推出去的重点;


——武汉的东北角和西南角


东北角趋势,阳逻之心独立成城的雏形已经出来了。

所谓独立成城,就是指不依托主城区,依然可以存在,有相对完善的城市功能。(毕竟距离主城区太远)。


今天,哥重点讲下“西南角”。


4


为什么这里会被翻牌子?

哥先简单说下城市扩张的逻辑。


武汉,已经进入房地产高依赖阶段。


武汉对房地产的依赖度,最近4年从80%一路飙升至100%(财政税收和房地产比值)。


房地产依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武汉只是出现的略晚。



二战后的欧洲重建,70年代的日本,90年代的北京上海,10年前的苏州,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房地产依赖,和碳排放权一样,不止是环保/民生问题,更是发展问题。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这个,并不算什么负面。

武汉房地产依赖度这么高,每年城建投入2000到3000亿,银行还愿意给武汉融资,本质上已经说明问题。

银行是极度厌恶风险的机构,人家用脚投票,比什么都实在。


那么,房地产什么业务最赚钱?


不是旧改 ,不是拆迁后招拍挂,虽然看起来很热闹,但真心的征收机构不挣钱,开发商也不怎么挣钱。

最挣钱的是——农业/产业用地,转成建设用地搞开发。


单纯从做生意的角度,东北和西南,还有武汉最广阔的田野……

他一定会被选中。


5


以上,是城市空间演化的大逻辑。

环线+板块的选筹标准,意味着区域自己也得争气,不是说你穷就最有潜力。


武汉的西南角,主要就是白沙洲——青菱乡——金口——郑店


其实顺着三环线,江夏的黄家湖,文化大道和汤逊湖一带,距离光谷非常近,包括青菱乡也是如此。

但悲催的是,光谷向东一路不回头,空留这些板块独自神伤。


为什么光谷要向东,不向南呢?



江夏城市化启动比较早,大量区域土地已经转成国有建设用地。

说穿了,没有农田变建设用地的土地红利,光谷都不愿意正眼瞧你。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但是在西南角,这里还有。


比如郑店,截止9102年,目前仅仅出现了一个商品房项目。

那么保利2018年拿地成本多少钱?

600多块一个平方米。

对比房价8000还是9000,这个利差是难以想象的巨大。


而土地红利的空间有多大,城市扩张的动力就有多强。


6


以上,基本上就是哥挑出“西南角”的核心逻辑。


好像不太符合常规区域分析标准,没有讲地铁规划,也没有讲大健康产业……因为哥一直认为,首先要有冲动去开发这些板块,其次才会添加各种新区/新城概念加持,然后再落到基础设施真金白银投入,所以逻辑关系不要搞反。


当然,哥并不是说行政意志可以“无中生有”,我们再看一张统计——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大家重点看黄色区域,临空经济区和江夏,是最有希望冲击千亿GDP区域。


城市做环线,做高架,做地铁,做快速路,并不是为了卖房子。

不要相信开发商自作多情,这个逻辑关系不要搞反了,城市的目的是为区域赋能,拉动区域发展,顺带刺激房地产。


很简单,单纯靠卖房子,根本算不过来基建投入的账。


今年,武汉基础设施投入应该超过3000亿。

一座长江大桥的成本至少50亿,一条地铁投入成本是8亿/公里,一条线30公里,总投入就240亿。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卖地、卖房子根本很难回本。


房地产,不是无中生有。

你必须有产业沉淀,然后通过基建把区域助推一把,才会形成“风口红利”。


从大到小的条件对比,最终让西南角,浮出水面。


不是说他已经非常好,而是各种指标对比下,同样四环区域,他相对有优势,城市有足够意愿去拉他一把,因为回报很高。


7


另外一个佐证,大家关注下超级开发商的动作。

他们往往比市场更敏感城市的发展趋势。


最近10年,武汉开发商TOP榜有两家常客,基本上从没被甩出前三。

倒不是他们产品做得多好,品牌有多么受欢迎,而是他们踩中城市10年不落的风口——三环+光谷。


典型的环线+板块选筹模式。


这两家大开发商的重仓,他们过去10年主力项目,不是围绕光谷布局,就是围绕三环布局,最狠的是围绕光谷三环线布局项目。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作为土著,哥N年后,才理解这些外码的脑回路。

武汉第一条真正意义环线,三环深刻改变城市,也深刻影响武汉人买房思路。


现在 ,三环红利、光谷红利已经基本上吃干净。

前段时间,哥写过一篇推送,光谷王友尽(TOP开发商——光谷“友尽”)。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下,对于赌城运的开发商来说,三环和光谷已经没有想象空间。

他们的重心转移到哪里?

这两家大开发商不约而同在武汉南,四环线附近,从白沙洲到郑店,几乎都重仓几百万方。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所以你不要管他们在市中心又做什么项目,在哪里旧改?

未来他们的战略性布局,已经锁定武汉南四环。


他们也在对赌武汉城运,赌对了,会一举锁定未来10年的楼市江湖地位。


8


前面说过,城市往三环线外扩,是无差别摊大饼,最终三环线内包裹的区域全部实现城市化。


但城市向四环,甚至向五环方向扩张 ,不可能平推出去。


因为四环、五环包含的范围太大,中间一定会出现“城乡二元化”结构,有的区域可能会被城市彻底放弃,有的区域会非常幸运被选中,平地起高楼。


比如阳逻,各种地铁/快速路,完美绕过阳逻老城,集中进驻阳逻之心。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所以,当武汉进入“四环时代”,在城市的四环~五环区间,会出现非常典型的“

点状结构”。

就像你坐地铁,中间可能穿越“无人区”,但跨越几十公里后,突然进入一座功能完善的“卫星城”。

这可能是未来武汉四环时代的常态。

范围越大,对你选筹的精准度,要求更高。


我们跑盘小能手一对一为您解答

对赌城运——武汉楼市的西南角


注:文中所使用图片均源自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