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跨運車在瑞典邁出“酷炫舞步”

2月的瑞典斯德哥爾摩碼頭,雪花飛舞,只見2臺無人跨運車正來來回回“認真”地練習搬運集裝箱。這2臺“鋼鐵精靈”剛剛從中國的碼頭漂洋過海來到瑞典,在斯德哥爾摩碼頭邁出了“酷炫舞步”。

隨著港口水平運輸環節人力成本、燃料成本持續增加,研製推廣包括自動導引車(AGV)、無人跨運車(AutoSC)和無人集卡在內的碼頭智能水平運輸裝備成為整個港口行業的趨勢。目前,全球現有1000多座集裝箱碼頭,超過半數的海外集裝箱港口在碼頭水平運輸環節使用了跨運車。然而長久以來,跨運車技術一直掌握在國外廠家手中,為了打破這一僵局,2017年8月,振華重工與相關單位啟動自主駕駛無人跨運車的聯合研發。

2019年1月,研發新品實現了首次商業落地。振華重工與和記黃埔集團旗下的斯德哥爾摩碼頭簽訂8臺無人跨運車及作業系統合同,新業務邁出了堅實而有力的一大步。通過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方案,振華重工無人跨運車很快在國際市場中佔得先機。

“我們的無人跨運車應用了很多先進的設計理念,”現場調試主管、振華重工陸工院工程師邵誠佳介紹道,“八輪獨立轉向的‘蟹行’模式,運行軌跡就像橫行的螃蟹一樣,相較於傳統的連桿安裝模式,大大減少變道空間。”邵誠佳如數家珍,基於能量回收技術的混合動力系統,可以將快速停車過程中產生的電能儲存起來,用於跨運車運行的能源供應,“使用再生電能可以節省50%的油耗,更加綠色環保。”

智能跨運車在瑞典邁出“酷炫舞步”


“無人跨運車能夠自己行走,得益於多傳感器融合技術給它的一雙‘慧眼’。”項目總經理胡中望補充介紹說,激光雷達、攝像頭、超聲波,多傳感器融合技術集成了優勢,實現全天候全時段的良好定位效果。”

除了單個跨運車的智能化,項目團隊還研發了基於人工智能算法的無人跨運車隊管理系統(SCMS),它相當於一個“指揮部”,負責車隊的任務調度及多路徑規劃,能夠規避多車運行時發生任務交叉和堵車情況。

如今,2臺跨運車已經順利交付並獲得碼頭用戶的認可。此前,幾家歐美跨運車港口用戶也紛紛來現場考察,一睹“鋼鐵精靈”的風采。“我們研發的智能化無人駕駛系統對基建的依賴性很低,不僅適用於新碼頭,也很適合老碼頭改造,依靠人工智能算法的應用,讓潛在用戶看到了跨運車舊碼頭自動化改造的方向。”胡中望說。得益於新技術的落地,傳統港口的轉型升級不再遙不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