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跨运车在瑞典迈出“酷炫舞步”

2月的瑞典斯德哥尔摩码头,雪花飞舞,只见2台无人跨运车正来来回回“认真”地练习搬运集装箱。这2台“钢铁精灵”刚刚从中国的码头漂洋过海来到瑞典,在斯德哥尔摩码头迈出了“酷炫舞步”。

随着港口水平运输环节人力成本、燃料成本持续增加,研制推广包括自动导引车(AGV)、无人跨运车(AutoSC)和无人集卡在内的码头智能水平运输装备成为整个港口行业的趋势。目前,全球现有1000多座集装箱码头,超过半数的海外集装箱港口在码头水平运输环节使用了跨运车。然而长久以来,跨运车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厂家手中,为了打破这一僵局,2017年8月,振华重工与相关单位启动自主驾驶无人跨运车的联合研发。

2019年1月,研发新品实现了首次商业落地。振华重工与和记黄埔集团旗下的斯德哥尔摩码头签订8台无人跨运车及作业系统合同,新业务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大步。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方案,振华重工无人跨运车很快在国际市场中占得先机。

“我们的无人跨运车应用了很多先进的设计理念,”现场调试主管、振华重工陆工院工程师邵诚佳介绍道,“八轮独立转向的‘蟹行’模式,运行轨迹就像横行的螃蟹一样,相较于传统的连杆安装模式,大大减少变道空间。”邵诚佳如数家珍,基于能量回收技术的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将快速停车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用于跨运车运行的能源供应,“使用再生电能可以节省50%的油耗,更加绿色环保。”

智能跨运车在瑞典迈出“酷炫舞步”


“无人跨运车能够自己行走,得益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给它的一双‘慧眼’。”项目总经理胡中望补充介绍说,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集成了优势,实现全天候全时段的良好定位效果。”

除了单个跨运车的智能化,项目团队还研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无人跨运车队管理系统(SCMS),它相当于一个“指挥部”,负责车队的任务调度及多路径规划,能够规避多车运行时发生任务交叉和堵车情况。

如今,2台跨运车已经顺利交付并获得码头用户的认可。此前,几家欧美跨运车港口用户也纷纷来现场考察,一睹“钢铁精灵”的风采。“我们研发的智能化无人驾驶系统对基建的依赖性很低,不仅适用于新码头,也很适合老码头改造,依靠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让潜在用户看到了跨运车旧码头自动化改造的方向。”胡中望说。得益于新技术的落地,传统港口的转型升级不再遥不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