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時不能說的幾句話,我打賭第一句你一定說過……

孩子的教育問題成為了當代社會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如何跟孩子溝通也成為了家長們最頭疼的問題。

你知道接孩子放學第一句話應該說什麼嗎?你知道作為家長哪些話能說哪些不能說嗎?看完此文定會受益匪淺。

1、最傷孩子心的幾句話,請嘴下留情!


教育孩子時不能說的幾句話,我打賭第一句你一定說過……


01“你怎麼這麼笨”

“哎呀,你怎麼又……”充滿抱怨或無奈的話很容易脫口而出。

允許孩子犯錯,給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失敗後的孩子更需要肯定。教育孩子是疏而不是堵,不要給孩子亂貼“笨蛋”的標籤,在平常之中賞識你的孩子,翹起你的大拇指,一句簡單的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02“我說不行就不行。”

別耍“因為我是你爸爸/媽媽”的威風。

“獨斷專行”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懼怕不等於信服,尊重孩子的選擇,學會與孩子商量,聽聽孩子的建議。

03“我不管你了,隨你的便好了。”

沒有力度的話不要說。

別把父母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停止空洞的說教。尊重是最好的辦法,批評孩子時,注意不要傷著孩子,寬容孩子的“不務正業”,不要強迫孩子做他暫時不喜歡的事。

04“住嘴,你怎麼就是不聽話。”

不要一味要求孩子服從自己。

給孩子爭辯的權利,培養有主見的孩子。學會與孩子說話,當孩子與父母頂嘴時沉默會更具震撼力。

05“膽子也太小了,這有什麼好怕的。”

恐懼其實是兒童期的正常現象。

否定孩子的害怕等於否定孩子的自我,讓孩子產生無力感和挫敗感。當孩子感到害怕的時候父母倒不如像孩子一樣表現出膽怯,讓孩子知道害怕是多麼正常的感受,慢慢消除孩子心中的無力感。

06“都是小孩子,你怎麼就不如別人!”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教育孩子不應統一模式,要因材施教,告訴孩子,成功不在於角色的大小。讓孩子成為優秀的關鍵在哪?讓孩子學會跟自己比賽,讓孩子以他自己的速度成長。

07“就知道玩,你還會幹什麼。”

玩是孩子的天性。

讓孩子把玩的心用在學習上,讓孩子在寬鬆的環境中學習,讓孩子適當地玩一玩遊戲,不可剝奪孩子玩耍的權力。

家長們,上面的幾句話你對孩子說過嗎?提醒大家,在平時不經意或者生氣時,也要做到言語謹慎,不要再用語言傷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的未來人生負責。

2、別讓你的愛成為傷害孩子的武器


教育孩子時不能說的幾句話,我打賭第一句你一定說過……


01 以愛的名義,侵犯孩子的隱私。

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記,都是理直氣壯。當孩子發現時,擺出一副“我很心寒”的表情,你人都是我的,你還跟我談隱私?打著“我怎麼沒去看隔壁小明的日記?我關心你才看的,我還不是怕你走彎路……”的旗號。

更甚者,拿日記中的東西來指責孩子,說什麼“年紀輕輕不學好,學別人談戀愛了”等等。

“比愛更重要的,是以對的方式去愛。”

02 以愛的名義,教孩子做人的道理

弟弟妹妹或者表弟表妹,甚至隨便來家裡玩的客人,只要看上了孩子的玩具,不管孩子多喜歡,父母就會說,你讓給他們嘛。

父母的說辭,看上去很崇高,很合理:小小年紀,要學會大度,學會分享,不要那麼自私,不就是個玩具嘛。大的要讓小的,男生要讓女生,主人要讓客人,這是禮貌,這是謙讓……古有孔融讓梨blahblahblah……

可是為什麼孩子特別喜歡的東西,要隨便讓給別人?

01 以愛的名義,騙自己的孩子。

你如果……我們就……,以孩子的表現為條件作為目標與計劃。

決定權在家長,而不是孩子。為孩子制定的目標應該是跳一跳能摸得到,要讓孩子知道,他們因什麼而可愛,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

父母隨隨便便承諾,“別哭了,明天爸爸帶你去動物園”,“好了好了,一會兒就給你買冰淇淋”。

“明天”很久都不會到,“一會兒”就是一個月之後。

3、給父母的忠告


教育孩子時不能說的幾句話,我打賭第一句你一定說過……


01 成長比成功重要

現在的父母有個奇怪的現象,什麼都替孩子幹,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念書。

一個孩子參加夏利營,老師發現他看著煮雞蛋發呆,便問他:

“你不愛吃嗎?”

“愛吃!”

“那你怎麼不吃呢?”

“這雞蛋跟我們家雞蛋長得不一樣!”

“你們家雞蛋長什麼樣?”

“我們家雞蛋是白的、軟的,這雞蛋太硬咬不動!”

後來一問才知道,這孩子從小就沒見過家人煮雞蛋、剝雞蛋的過程,都是擺好了切成四塊放在面前吃。所以家長別老預設結果,而要重視孩子成長過程,走好腳下的路,輸得起的孩子才是最成功的孩子!

02 過分溺愛造成孩子無能

都說現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經受不起挫折,這是因為家長不給他們接受磨鍊、承受失敗和挫折的機會。

“生了男孩怕學壞,生了女孩怕受害”,但意想不到的傷害天天都可能發生,過度的保護帶來的是孩子的無能。

可以包容孩子,讓家成為孩子最後的港灣;可以理解他,讓他找到溫暖和安全感;在孩子彷徨和沒有出路時,給他指條路。

03 給孩子愛你的機會

只對孩子付出愛,會讓他們沒有責任感,只會一味索取。

一位下崗女工知道孩子喜歡吃蝦,咬牙從市場買來,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自己捨不得動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飯,媽媽忍不住想嘗一口,“別動!”10歲的孩子說“那是我的”。

父母的過分溺愛、無限縱容,滋長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04 養成閱讀的習慣

事實上,親子閱讀比上才藝培訓班重要一萬倍。親子閱讀能帶給你所希望的孩子的一切。

講故事,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很多好習慣。孩子都不喜歡說教,用故事的方式,可以巧妙地說服他們。

表姐家的哲哲三四歲的時候,很愛吃甜食,但表姐給他讀了《肚子裡有個火車站》,知道了肚子裡有小精靈,如果總是吃巧克力和冰淇淋,小精靈們會生氣、會罷工、會抗議,之後他就會試著管住自己,每次都說,媽媽我今天只吃一小顆糖,這樣小精靈就沒事吧?以前他不愛刷牙,聽了《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之後,就開始認真地刷牙了。

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讓書籍成為孩子的需要。

4、孩子放學回家,父母第一句話應該說....


教育孩子時不能說的幾句話,我打賭第一句你一定說過……


剛上學的豆豆眼巴巴地等待著媽媽來接,孩子看到媽媽來了,嘴巴嘟嘟很委屈的樣子。

媽媽故意忽視孩子的表情,微笑著問:“今天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小女孩滔滔不絕地跟媽媽描述她跟一個小同學如何將積木堆成了一個小山……其實本來打算抱著媽媽大哭一場,還要跟媽媽說永遠也不要上學。只因為媽媽的一句話,情緒立即180度轉變。

據瞭解,中國的父母大多數問的是孩子吃、穿等生活情況,其次是詢問孩子學習情況,還有少數家長甚至會像偵探一樣,詢問老師是否打人、是否兇人。

請試試這類正面的問話:

今天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你今天開不開心?

你跟小朋友玩了什麼好玩的遊戲?

你的好朋友是誰?他有哪些優點?

給媽媽講一個你今天覺得特別好玩的事兒!

拒絕負面的談話:

今天哭了嗎?

有沒有吃飽?

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

老師兇不兇?批評你了嗎?

問什麼話其實反映了大人的生活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觀,會把孩子向正面或反面的方向引導。

教育孩子是個漫長又富有智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是與孩子共同成長。面對孩子時注意言行舉止,讓孩子在溫暖又和諧的家庭環境下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