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肉節”要成歷史了?“全面禁野”波及狗肉,你贊同嗎?

​就昨天也就是4月8號,農業農村部起草了一份《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最讓人關注的狗肉卻沒有在目錄當中。具體目錄涵蓋了18種傳統畜禽和13種特種畜禽,就是沒有涉及到一個“狗”字。這就很明確說明,狗已經被列入了“全面禁野”目錄當中了。

這一條文出來,那些愛吃狗肉的吃貨就躁動不安了,各種抱怨不斷。更有人為浙江金華地區的“狗肉節”表示擔心,一旦這起草的文件徵求意見落錘之後,這“狗肉節”也即將成為歷史。從《禮記·王制》中的燕饗之禮“一獻之禮既畢,皆坐而飲酒,以至於醉,其牲用狗……”;其中就很明確說明當時喝酒有吃狗肉的習慣。據史料記載《禮記》是戰國至秦漢時期所編著的,那麼更有利說明民間吃狗肉的習慣可能早於劉邦之前就有了。


“狗肉節”要成歷史了?“全面禁野”波及狗肉,你贊同嗎?


在《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舞陽侯樊噲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這也說明在當時已有專門殺狗的營生了。假如從劉邦那時候開始就有吃狗肉的習慣來說起,至今吃狗肉的文化在我國至少有2200年的歷史了。

“狗肉節”要成歷史了?“全面禁野”波及狗肉,你贊同嗎?

其中狗在歷史上的發展也可以探究狗肉在人類生活中發展史。早在1.5億年前,狗還是狼,只是後來人類侵佔了狼的底盤,後將狼馴化成了看家護院的狗,當時的狗就是最初的土狗。後來狗在民間廣為養殖,在封建社會之後狗分化成了兩種用途,一種是肉狗,一種是土狗(看家護院,不做肉食的狗的統稱)。

“狗肉節”要成歷史了?“全面禁野”波及狗肉,你贊同嗎?

到19世紀之後,狗品種開始多樣化,如今根據用途又可分為:土狗、寵物狗、肉狗、軍犬等。就浙江金華地區舉辦的狗肉節都是以肉狗為主,但常被人們誤認為是所有狗的種類,導致業界和網絡上經常出現兩邊倒的歧義。特別是一些愛狗人士,對於肉狗、土狗、寵物狗經常搞混,對吃狗肉的人產生誤解。

“狗肉節”要成歷史了?“全面禁野”波及狗肉,你贊同嗎?

準確地說“禁食狗肉”,不單單只是影響了浙江金華的“狗肉節”而已,從廣泛一點來說,包括愛吃狗肉的人、養殖肉狗的人、屠殺肉狗的人。這是一條發展歷史悠久,非常完整的狗肉產業,但它一直備受爭議,其中原因是網絡上常見有人爆料小偷進村偷狗謀取不義之財,直接詆譭了狗肉正當產業,讓網友及大眾十分憤怒。

“狗肉節”要成歷史了?“全面禁野”波及狗肉,你贊同嗎?

從起草的文件看來,一旦敲定文件,無論是哪裡的“狗肉節”都註定要成為歷史。其次是愛吃狗肉的人在臺面上絕對不會輕易再談及吃狗肉,只是對於土狗養殖戶來說,這就是行業顛覆的打擊。目前國內土狗養殖主要集中在歷史悠久的沛縣,當地大規模土狗養殖可能要受到殃及。

“狗肉節”要成歷史了?“全面禁野”波及狗肉,你贊同嗎?

在筆者看來,吃狗肉歷史悠久,並且有一定傳統意義,是歷史沉澱下來的一種文化。如果僅以起草文件徵求意見方式簡單就禁食狗肉,許多人絕對不服,愛吃狗肉的人不贊同,養殖肉狗的人更有一片反對聲,禁食狗肉影響的不僅是嘴巴上的快感,更可能是一家人的所有生計。從愛狗人士來說,一定要搞清楚狗肉行業的實情,不可混淆對待。從愛吃狗肉的角度出發,其實希望各界都給予充分理解,並且做詳細的利害分析,切勿一刀切了。對此你贊同哪邊的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