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139”串起鄉村振興示範片

春回大地,氣溫漸升。南雄市古市鎮豐源村稻蝦示範基地也“暖”了起來:挖掘機開挖溝渠,推土機來回推土,工人們忙著鋪設管道,匯成了一曲鏗鏘激昂的春之序曲。“基地已完成總進度的60%,預計今年5月能完成。”碧桂園集團扶貧辦廣東扶貧項目部專員張恩大看著小龍蝦基地初現雛形,心裡格外開心。

南雄:“139”串起乡村振兴示范片

古市鎮豐源村稻蝦示範基地總面積達到680畝,採取“做給農戶看,帶著農戶幹”的方式,通過租金分紅、就業務工、養殖等渠道,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助力脫貧攻堅。按照畝產值預算,一年養殖3季小龍蝦,增收5000元;種植1季蝦稻米,增收3000元,共計約8000元,將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穩糧增效、稻蝦雙贏。

南雄:“139”串起乡村振兴示范片

古市鎮黨委書記朱慧告訴筆者,目前古市鎮境內養殖小龍蝦麵積約有1000多畝,該鎮結合新農村建設,以及毗鄰城區的優勢,將打造集龍蝦垂釣、餐飲、科普、文旅等為一體的龍蝦小鎮,最終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古市鎮為何有如此的“大手筆”?原來,今年南雄市委提出,將以城區為中心,以鄉鎮“139”提升工程為契機,輻射帶動周邊鎮同頻共振,推動城鄉融合協同發展。“稻蝦藕遇·金葉古市”“櫻花飄香·溫潤主田”“稻香玉帶·展繡全安”“買好吃鮮·花頌湖口”,目前南雄城區周邊的古市、主田、全安、湖口四個鎮,已明確了城鄉融合的發展定位。

南雄:“139”串起乡村振兴示范片

古市1000畝的稻蝦共養基地、主田2000畝的百香果基地、全安1200畝的絲苗米基地、湖口8000畝的中草藥基地……近年來,南雄通過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人居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尤其是城區周邊鎮形成了小龍蝦、葡萄、百香果、中草藥等特色農業產業,已具備與城區融合發展的基礎。

“花小錢辦大事,以點穿線、連線成面,著力打造城鄉融合帶動連片鄉村振興示範片項目。”南雄市委書記王碧安介紹,今年南雄“139”提升工程將在適當保留鄉土風貌的基礎上,推進房屋立面改造、主題公園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工程,全力補齊發展短板,補強特色產業發展,完善各項基礎功能,讓各鎮特色更加鮮明,提升人居環境水平和人民群眾幸福指數,致力打造南雄鄉村振興的新名片。

【全媒體記者】潘俊宇

【通訊員】董子龍 鄧進前

【作者】 潘俊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