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慧球摘帽迎“新生”将更名为天下秀

曾因高管集体离职、1001项议案、实控人认定不清、拒绝监管整改等“段子”,数次刷屏的ST慧球(600556)即将“摘帽”,迎来“新生”!

4月19日晚间,ST慧球发布公告,上市公司股票将于4月21日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届时证券简称由“ST慧球”变更为“天下秀”,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戴帽三年终摘帽

自2016年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以来,ST慧球用三年多的时间,逐步摆脱历史包袱,实现蜕变新生。

回溯历史,2014年-2016年期间,慧球科技先后被顾国平、鲜言等人实际控制,但却未如实履行信披义务。值得一提的是,鲜言还曾策划了1001项议案的恶搞事件,一时引发市场哗然。

2016年9月13日,慧球科技因存在信息披露管理秩序混乱、实控人核实问题未在规定期限内主动落实整改,触及“投资者难以判断公司前景,投资者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ST处理实质标准,被上交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与2016年9月13日,证券简称由“慧球科技”变更为“ST慧球”,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为5%。

2017年1月,该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瑞莱嘉誉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瑞莱嘉誉)召集临时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新的董事会、监事会,成为公司新任实际控制人,并着手规范公司治理。2017年9月8日,公司提交相关整改报告,自此未再发生信披违法违规行为。

在解决了规范运作问题后,ST慧球开始寻求主营业务变更。2018年11月,瑞莱嘉誉向北京天下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下秀)协议转让11.66%股份,相关股份于2019年1月完成过户,ST慧球易主新浪集团和李檬。

随后,ST慧球筹划39.95亿元吸收合并天下秀,并于2019年12月完成重组事项,实现战略转型,主营业务变更为新媒体营销。

经排查,ST慧球涉及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已消除。经上交所确认,该上市公司将于4月21日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与此同时,为更好地反应ST慧球业务构成,公司证券简称将变更为“天下秀”。

“天下秀”首秀亮眼

自上市以来,ST慧球主营业务经历了由医药及保健产品制造及销售、智慧城市及物管等数次变更,业绩却一直不温不火。此次吸收合并天下秀后ST慧球业绩在2019年度创下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19.77亿元,同比增长63.47%;归母净利润为2.59亿元,同比增长63.79%。

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要资产,天下秀在被吸收合并当年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

经审计,天下秀2019年度扣非净利润超过2.5亿元,完成业绩承诺。据此前盈利预测,天下秀承诺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实现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不低于2.4亿元、3.35亿元和4.35亿元。

ST慧球表示,天下秀深耕“红人经济生态圈”,通过WEIQ、SMART、TOPKLOUT克劳锐和IMsocial红人加速器四大平台,为红人成长孵化赋能的红人经济全链路。目前,天下秀已覆盖新浪微博、微信、抖音等多个主流新媒体传播平台。

2019年,得益于平台商家及红人的大幅增长,ST慧球新媒体客户代理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7.08亿元,同比增长89.23%;同时,新媒体广告交易系统服务趋于成熟,报告期内实现收入2.69亿元;净利率在12%-14%之间。

2020年3月,ST慧球启动定增计划,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1.2亿元,投向新媒体商业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WEIQ新媒体营销云平台升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在加码主营业务的同时,ST慧球通过剥离亏损存量资产卸下重担。2019年,公司已将全资子公司智诚合讯、慧球科技(重庆)、慧金股权、鲲鹏未来100%股权、控股子公司慧金深圳51%股权转让给瑞莱嘉誉;此外,将全资子公司郡原物业100%股权出售予九树物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