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斧影话生平,赵匡胤的离世堪称千古奇案,这件事情疑点太多

当年的一场“烛影斧声”,让宋朝在他原有的轨迹上改变了航行的轨道,从此驶向了一个未知的方向。赵匡胤在宋朝的历史上,绝对是最好的一个皇帝,没有之一!因为他雄才大略和宽容博爱兼具,这些是宋朝后世的皇帝所不具有的,哪怕是赵光义。

烛光斧影话生平,赵匡胤的离世堪称千古奇案,这件事情疑点太多


但是他的死亡,终究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因为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也没有人知道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关于这件事情,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是所有人的统一观点,那就是赵匡胤绝对非自然死亡!

烛光斧影话生平,赵匡胤的离世堪称千古奇案,这件事情疑点太多


宋朝百姓的的态度

首先,连宋朝人都知道赵匡胤绝对非自然死亡。因为在赵匡胤去世之前的一个月,还在送大军出征。注意这个时间,这个时候赵匡胤的身体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且从史书的记载之中,赵匡胤的身体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所以说赵匡胤暴毙的可能性很小,况且他在当天晚上还找赵二喝酒呢。

但是在史料之中,我们查阅的时候是可以发现赵匡胤有过突然发病的记载。并且还是由太监王继恩在城中建立的祈福道观,但是这一点的可信度实在是太小了。因为赵光义可是把记录赵匡胤生平的《太祖实录》都给改了,那么在这一件小事上做点文章就更简单了。所以赵二上位之后就一直背负着“弑兄上位”的名声。

烛光斧影话生平,赵匡胤的离世堪称千古奇案,这件事情疑点太多


宋朝史学家的态度

其次就是无论是当时宋朝的史学家还是史官都没有关于这件事情的记载,这一点就更为奇怪了。因为史官的作用,就是记载皇帝的生平。但是关于赵匡胤死亡的事情,史官竟然一点都没有记载。而且宋朝的那些史学家们也都选择了不记载这件事情,他们集体的选择了闭口不言。

大家应该都知道宋朝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因为他写的《资治通鉴》真的是太有名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对于历史的严谨几乎可以说是苛刻的人,他也只是记载到了后周显德五年就结束了。关于宋朝的历史一点也没有记载。

烛光斧影话生平,赵匡胤的离世堪称千古奇案,这件事情疑点太多

司马光

这一点就很奇怪了,但是细想下来也很正常。因为记载宋朝,有一点是不能避免的,那就是赵匡胤的死因。前面我们也说了,司马光是一个对待历史很严谨的一个人,所以说如果让他也是记载赵匡胤是暴毙而死。以他对历史的严谨,他做不到。

但是如果不这样记载,而是记载的别的事情。那么司马光可能是人头不保,所以司马光只能选择明哲保身。并且就连司马光记载宋朝的随手笔记“涑水记闻”,也是从赵匡胤死亡之后才开始记载的。所以说对于赵匡胤的死亡这一段时间的历史,很奇妙的出现了一个空白,就像是历史故意把这一段时间给自动剪辑掉了。

烛光斧影话生平,赵匡胤的离世堪称千古奇案,这件事情疑点太多


金匮之盟出现的时间

我们都知道最后赵光义真的拿出来了“金匮之盟”的证据,就是他老娘保存赵匡胤誓言的那个金匣子。但是这个金匣子出现的时间实在是太可以了,他出现了在了赵光义上位的三年之后。而且还有由赵普亲自出面作证,保证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赵普出来作证的时间以及金匣子出现的时间。都是赵普重新出现在北宋政治舞台的时间,这样就很让人怀疑了。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为什么赵光义三年之后才拿出来。不要说他老娘藏得太隐秘,要直到现在的赵光义已经是皇帝了呀。

烛光斧影话生平,赵匡胤的离世堪称千古奇案,这件事情疑点太多


如果真的存在,他能找不到?哪怕是掘地三尺,赵光义都要给他挖出来。而且既然是真的,为什么赵普不早站出来给他做证呢?所以说,我们可不可以换一种角度,把这件事情看成是一场政治交换呢?赵普急需稳固自己的地位,而赵光义急需洗白,所以两人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烛光斧影话生平,赵匡胤的离世堪称千古奇案,这件事情疑点太多


所以说这件事情真的是存在太多太多的疑点了,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但是由于宋朝的皇帝实在是太过于喜爱自己的名声了,所以说关于他们的记载,真的是无法让人相信。因为他们总是会把让人能看得放在台面上,然后把一些不能让人知道的事情通通隐藏起来。但是如果不是因为喜欢自己的名声,赵匡胤也许早就在赵二和他叫板的时候把他干掉了。只能说,赵匡胤这一生,真的是被声名所累。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欢迎大家讨论。

(参考资料:《宋史▪太祖本纪》、《宋史▪太宗本纪》、《宋朝纪事本末》、《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