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狄学:从教师到企业家的探索之路

他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当了10年校长,莘莘学子遍布大江南北。

他是一位营销专家,巴马成为闻名全国的养生旅游胜地,有他一臂推力。

他是一位企业家,旗下企业涉足旅游地产、养老度假、保健食品等行业。10年前,他用“诚信”二字打动当地政府和村民,用3年时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瑶寨,建设成吸引八方游客前来度假、旅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他投入大量资金、聘请科学家联袂研发永福地标农产品罗汉果,推出罗汉果深加工养生食品系列,使当地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邹狄学:从教师到企业家的探索之路

邹狄学在他创办的永福养老基地接受记者采访后留影。

当了10年校长,莘莘学子遍布大江南北

从大学毕业后,邹狄学回到了家乡桂林市,当上了一名“体制内”教师。

两年后,他走出“体制外”,与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师在桂林市内办起了一所平民学校,一办就是10年。

2004年,国家大力推广九年义务教育,很多农民工的孩子返乡读书,生源大幅度减少,办了10年的学校走到了濒临倒闭的境地。

此时,他很无奈地对老校长说:“老校长,你在家‘守庙’,我出去‘化缘’了。”就这样,他离开了苦心经营10年的教育大本营。

离开桂林后,他加盟深圳一家培训公司,并担纲主讲企业管理课程。

一次课间休息时,一位学员向他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想和你谈谈人生成功概率的高低话题。我们先不谈哪个职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也不谈什么职业在社会地位的高低,我们今天仅谈行业赚钱的概率高低。我觉得你做教育的成功概率和赚钱没有比做建筑行业的高。”他不以为然地说:“不见得吧,我有一个做教育的朋友,就赚了上亿元!”没想到,学员却笑着对他说:“老师,一个亿少得可怜了!你知道碧桂园老板赚多少吗?1000多个亿啊!”那位学员分析说,有钱的可以读贵族学校,没钱的就读普通学校,甚至辍学。可是,你再穷也要有房子住啊,哪怕搭个棚也需要砖和瓦来盖。所以,做建筑比做教育更容易成功、更容易赚钱,不信你看看做建筑产业链的都很容易赚钱……

听完这个学员的一席话,邹狄学似乎悟出了道理:是啊,自己做了10年教育,不赚一分钱,反而亏了1万多元!因为这席话,他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

尝试房地产业,积累再创业资本

邹狄学立即在深圳注册成立了一家房地产销售公司。公司成立后,他一边招兵买马、进行销售培训,一边与开发商签订楼盘销售代理。

2006年正值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期,特别是广东深圳的市场已经进入了爆发时期,在房价飙升的时代,邹狄学做两年房产销售,轻松赚回人生的第一桶金。

赚了钱以后,他又萌发了创业的念头。恰好,他的老板在广西巴马从事旅游地产开发,正想找事业合伙人。邹狄学是广西人,做过10年培训,又成功涉足房地产行业,综合条件很好,正是老板的最佳人选,彼此一拍即合,在巴马联合开发旅游地产。邹狄学是第一批进入巴马搞旅游地产的开发商,从营销策划、宣传推广都是他一人独立操作完成。

继巴马开发旅游地产之后,邹狄学在金秀也开始涉足旅游地产。由于旅游地产在全国正处于火爆发展期,从事两三年的旅游地产后,他也因此积累了数量不菲的财富。

新“上山下乡”,让穷瑶寨变旅游度假村

在外面创业几年、积累一定的原始资本后,邹狄学想起了回家创业。

2008年,国家正在号召新农村建设,提倡新的“上山下乡”,号召城市的中产阶级带着资金和智慧到农村去进行建设,让农村变成适合城市人旅游、休闲、度假、养生的好去处。有过旅游地产建设经验的他,决定在新农村改造上大干一番事业。

经过多方考察之后,他决定把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黄梅村委石磊门村作为新农村改造的试点。石磊门距离桂林市区只有几十公里路程,全自然村只有10多户人家,总共40多人,全部是住在半山上的瑶族同胞。

邹狄学:从教师到企业家的探索之路

邹狄学当年在石磊门村修建的桥。

邹狄学:从教师到企业家的探索之路

掩映在树林中的石磊门村。

邹狄学:从教师到企业家的探索之路

石磊门村新貌。

邹狄学:从教师到企业家的探索之路

石磊门村新貌。

邹狄学:从教师到企业家的探索之路

石磊门村度假山庄。

他找到当地政府和村民,把未来新农村的蓝图描绘给他们:“你们村自然环境非常好,可是居住环境相当落后,我要把你们村建设成为新农村,让城市里的人愿意到村里来旅游、休闲、养生,租住村里的房子,买村里的种养的东西吃,让你们过上幸福生活!”没有想到的是,村民们的反应十分冷淡。

原来,在他之前已经有几拨人来谈过同样的事情,说过同样的话,可是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了解原因后,邹狄学找到了当时的镇党委书记,非常认真地对他说:“书记,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先给石磊门建一座桥,不要政府和村民出一分钱,先把桥建好了再说。”并约定半年后再见。

回到公司后,他召集合伙人开会商议此事。但有人担心什么协议都没有签,万一桥建好了人家反悔怎么办?

邹狄学反问道:“大家先回答一个问题,我们要不要做这个旅游养生产业?如果要,我们就先表示诚意,把桥修好了。万一人家反悔,我们就当作做慈善嘛!如果连桥都没有建,那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经他这么一解释,大家豁然开朗,一致同意先帮石磊门村建桥。

半年之后,邹狄学找到镇党委书记,开门见山地说:“书记,我们把石磊门村的桥修好了!”书记一听非常惊讶,本以为那是邹狄学开开玩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听后激动地说:“久没有消息,我还以为你们早跑了呢!”最终,邹狄学与当地政府、村民达成共同开发建设石磊门新农村项目的协议书。

3年之后,一个穷乡僻壤的瑶寨,终于华丽转身为一个美丽富饶的新农村。每当周末或节假日,从桂林城区和全国各地来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地农民的收入数十倍增长,完全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水平。

抓地标产品罗汉果,带永福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罗汉果是桂林永福的地标农产品,世界上约98%的罗汉果产自该县,余下约2%的罗汉果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基地。罗汉果药食同源,既是食物又有药用价值,具有清肺润肠、生津止咳的功效。

邹狄学:从教师到企业家的探索之路

永福罗汉果。

邹狄学:从教师到企业家的探索之路

邹狄学的罗汉果深加工产品基地。

然而,由于罗汉果种植尚未形成产业链发展,绝大多数罗汉果仅被当作普通茶品和中药消费,种植户收入不高,对于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为此,邹狄学投入大量资金,专注于研究和开发罗汉果高科技产品。他带队到上海中科院学习罗汉果深加工技术,多次登门拜访从事罗汉果研究几十年的专家教授。在专家教授的支持下,成功研发生产出汉元肺清、汉元非糖甜、汉元营养健、胇元宝浓汁饮料、岁月无痕、实力宝等系列高品质健康饮品。其中,汉元肺清具有清肺的功效,对于二手烟侵害和北方雾霾天气能起到预防保护作用,迅速打开了北方市场。罗汉果是世界最甜味物质之一,是甘蔗甜度的300倍,通过高科技提炼,终于提炼出了高糖产品汉元非糖甜,为糖尿病患者解决了吃糖难的忧虑。

为了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也为了保证罗汉果原材料的供应,邹狄学与当地罗汉果农签订供销合同,按市场最高价收购,并做“兜底”保证,确保罗汉果种植、深加工的产业链健康有序地发展,为当地扶贫致富注入了新活力。

用诚信打造,南国红豆杉王国雏形初现

红豆杉是世界公认的、濒临灭绝的抗癌植物,被我国列入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可提取出具有防癌、抗癌功效的紫杉醇,因此被人们称为“黄金植物”和“熊猫植物”。红豆杉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一般成树要生长100~250年,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野生红豆杉群落。

桂林市灌阳县是迄今发现国内红豆杉古树资源最多的地区,全县各个乡镇都自然分布着一定数量的野生南方红豆杉。为此,2012年底,中国野生植物协会授予桂林灌阳“中国红豆杉之乡”的称号。

邹狄学具有敏锐的商业头脑,当他获悉灌阳被授予“中国红豆杉之乡”这个信息之后,一个红豆杉王国雏形立马闪烁在他的脑海里。不久,他把以旅游、健康、养老为主导的企业,升级为南国红豆杉国际控股集团公司,并紧锣密鼓地筹备报建桂林红豆杉国际旅游度假生态园,一个大型的、国际化的多功能旅游综合体。

2016年4月19日上午,邹狄学一行风尘仆仆地来到灌阳进行投资签约,灌阳县委、县政府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

南国红豆杉国际控股集团专注于全球稀缺性生态资源综合开发运用,集团公司以旅游地产开发、高端养生养老、生态保健食品为运营核心,以“大健康实体产业+互联网”为基础,已经成为中国高品位生活方式的引领企业。特别是集团下属企业生产的“南国红豆杉泉”,其水源出自生长着数十万株野生红豆杉的中国野生红豆杉之乡——桂林灌阳。

邹狄学知道,红豆杉能够预防和治疗癌症已经是世界上不争的事实。据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报道,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有一处目前中国最大的野生红豆杉群落,那里的居民与红豆杉相邻居住,居民少有患癌症或者其他疑难杂症的,当地的长寿老人比比皆是。

邹狄学以世界公认抗癌植物红豆杉和“中国红豆杉之乡”的称号为依托,以世界旅游胜地桂林为推动力,正在用诚信扎扎实实地缔造着他所期望的南国红豆杉王国。经过10年的发展,南国红豆杉控股集团旗下已有多家分公司,分公司业绩卓越,荣誉满满。其中,3个公司已在深圳前海及香港全股交所挂牌,南国红豆杉王国的雏形已经日渐明晰。

在采访的最后,他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我完全相信,具有全球稀缺性生态资源的灌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成为全世界健康度假养生胜地!”(广西民族报/记者 何宗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