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寺庙系列—大钟寺》静休

【七律】· 永乐大钟
历数沧桑五百年,如初完好睹真颜。
遍身佛教铭文铸,通体经书汉梵言。
工艺造型精湛美,声音洪亮动京天。
珍稀国宝今何在?永乐大钟寺馆悬。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古往今来,钟声为诗人所爱,留下了很多关于钟声的名篇,而在北京也有一座专门为钟设立的博物馆,这就是大钟寺。也是我们今天的拍摄地。

北京有着太多的古寺,可也正因为是首都北京,去过太多的寺庙已物是人非,有被改作国家的行政机构,有被改造成特色餐厅,有的则成了民众居住的大杂院,正是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还能留存下来的寺院实属难得。

大钟寺本名叫觉生寺,始建于雍正11年,因雍正笃信佛教而建。民国期间这里又以庙会而闻名。不过这里面如今早已没有佛教的具体功能,倒是把钟文化讲解的淋漓尽致,大钟寺更因“钟”而闻名~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觉生》-静休·杨耀强

大钟寺内部的结构,和基本寺院没什么区别,中轴线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大钟楼组成。各个殿宇和两侧的东西配殿,被布置成了不同主题的展览。殿内的微缩版大钟寺,让布局更加一目了然~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重现历史》-静休·阿文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左右对称》-静休·阿文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守卫》-静休·阿文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朝拜》-静休·阿文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院》-静休·阿文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历史缩影》-静休·阿文

藏经楼里的展览主题是“妙境梵音”。展出的都是北京各大寺院有历史源流的钟,附有详细的介绍,虽然没有永乐大钟知名,但是各具特色,而且非常精美,可以近距离细细观赏~

藏经楼东配殿作为“外国钟铃”展厅,这里展出的是各国与中方交流的各种钟铃。虽然在造型上有类似的地方,但是也相异其趣。特别是来自荷兰的钟琴,还可以演奏,是这种乐器首次在中国展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门中门》-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历史的光线》-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一抓万年》-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一抓万年》-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历史金钟》-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发光的钟身》-静休·阿文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读史》-静休·阿文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记忆》-静休·阿文

大雄宝殿殿内已经没有佛像,这里的展览主题是“礼乐回响”,介绍先秦以来的礼乐文化,并摆放着中国最有名的乐器--曾侯乙墓编钟复制品。显然,钟作为古代的重要乐器,承载的不只是音乐职能,而是“礼”的一部分,代表了权力、秩序。

参观期间,有幸邀请了工作人员用曾侯乙墓编钟演奏了一曲,果然钟声悠扬,不同凡响~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文化的结晶》-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曾侯乙墓编钟》-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奏古乐》-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历史的回声》-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古乐名器》-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流光溢彩》-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千年的声音》-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礼》-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传统秩序》-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从小到大》-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礼制》-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工艺精湛》-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历史的光晕》-静休·杨耀强

大钟楼是寺内最有特色的建筑--大钟楼,上半部分是圆柱形带尖顶,有垂脊十二道。下半部分建筑为方形,面阔三间。匾额为乾隆御笔“华严觉海”。永乐大钟就陈设其内。这口钟是中国最大青铜钟。通高6.75米,口径3.3米,重46.5吨,很难想象,这样硕大的一口钟居然有过三次搬迁经历。

目前虽无法近距离观看,但是可以清晰的看见钟表面密密麻麻的刻着各种佛教经咒铭文,用汉子和梵语刻成,有22.7万字。永乐大钟用于大典,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余音绕梁,这样的钟,铸造之难,可想而知。这也是明成祖迁都北京的一系列重大营建工程之一,也体现了明成祖朱棣的雄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天圆地方》-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发光的经文》-静休·阿文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架起》-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一悬百年》-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永乐大钟》-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百里传声》-静休·杨耀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大钟寺-静休

《举头望月》-静休·阿文

大钟寺

大钟寺原名觉生寺。位于海淀区北三环路联想桥北侧,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钟寺本为皇家佛教寺庙,于1985年辟为古钟博物馆,馆内展示中、外古代钟铃共400多件。大钟寺在199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成为受国家保护的古迹。

觉生寺最初为皇家佛教寺庙,到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帝将位于万寿寺的永乐大钟移到觉生寺,故觉生寺又被俗称为“大钟寺”。乾隆帝在位期间,曾多次亲赴觉生寺祈雨,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更下令辟觉生寺为祈雨场所之一,此后祈雨活动一至持续至清末。

※版权声明,以上图片著作权归静休人文视觉工作室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要使用图片请与静休人文视觉工作室联系。未经授权,任何刊登、发布、转载、复制、翻拍、印刷等方式使用本推文作品均属侵权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