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謠言眾生相之反思被警告的“造謠”

從人類開始說話起,似乎社會上就從不缺乏謠言,特別是在這疫情嚴重期間,謠言四起,也是常態。為此多家媒體平臺專門甚至開設了闢謠專欄。

疫情期間的謠言眾生相之反思被警告的“造謠”

來源網絡

謠言眾多,除了別有用心的和圖利以博眼球者外,大部分謠言本身,只是散播者本身對信息攝取和處理時的牽強附會的片面理解或想當然的聯繫。並沒有明確的邏輯關聯和實時的證據。

謠言的特點就在於沒有明確的邏輯依據和確實的關聯性證據。但卻可以滿足受眾的內心所期望的事。

在眾多謠言中有一起“謠言”十分引人注目,就是早期被武漢警方定性為“造謠”的8位人士所散播的信息。

這個事件很有代表性,也很有反思的必要性。前段時期因為一些事需要解讀下德魯克的《成果管理》這本書。雖然後續沒有反應,但卻啟發甚深。之所以提到這本書,是後面的論述有需要。

疫情期間的謠言眾生相之反思被警告的“造謠”

先看下這8位人士中最有代表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醫生謝琳卡所發的信息:

“各位老師好,我傳染病院的師妹發在我們同門群裡的消息:近期不要到華南海鮮市場去,那裡現在發生了多人患不明原因肺炎(類似非典),今天我們醫院已收治了多例華南海鮮市場的肺炎病人。大家注意戴口罩和通風。”

注意這個信息發佈的時間,2019年12月30日晚上8點43分。

這時警方的信息攝取的重點顯然是前半句中的“多人患不明原因肺炎(類似非典)”這幾個字上,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在那個時間點上,定性為謠言,應該是合理的。因在那個時間點,謝醫生也沒有確實的證據證明這就是類似非典的新型病毒肺炎。雖然說其職業和其敏感性最終證明她判斷的方向是對的。但處於當時,也是大概率的判斷。

而警方相關人員在沒有明確信息前也是無從判斷此信息的準確性和可能性的。

而真正引發後來爭議的問題在於,如果從那個時間點就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加以注重並有所行為,那麼疫情的嚴重性與範圍就很可能會大幅減小。

問題是這世界從來都是以結果來論英雄的,以結果來辯對錯的,看過《奇葩說》的朋友一定有這樣的感覺很多事似乎沒有對錯,或是站的角度不同,似乎都有其合理性。這件事也是如此,都有其相應的合理性。

但是最終的結果卻就顯得不那麼合理了。

這就我在前面提到的《成果管理》所給我的啟發,企業也好,行政機關也好,其所轄下的部門,職務人員,在按部就班的同時,也應該有一根弦,那就是其所有行為或職能職責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最終的核心結果所服務或行使職責的。

對企業而言,最核心的結果就是服務好客戶,如此才能盈利。對行政機關而言最核心的結果就是社會的安全性得到保證。

在今天我們再看謝醫生的那段話,顯然信息的攝取的重點是後面那句話,就是:“今天我們醫院已收治了多例華南海鮮市場的肺炎病人。”

如果是以結果為導向的行政人員,那麼就應該意識到問題的核心,是要確認這個信息的可靠性並判斷可能帶來的嚴重影響。這時如果上報並引發重視,結果顯然會好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