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別讓“愧疚感”成為孩子一生的負擔

“我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別讓“愧疚感”成為孩子一生的負擔

昨天去鄰居家借了個螺絲刀修東西,今天去鄰居家還螺絲刀的時候,鄰居正在工作,一邊的孩子就看著自己的媽媽在辛苦核對工作上的任務。

這個時候孩子就問媽媽為什麼不休息一下再工作,看會電視放鬆一下。

這個時候鄰居突然大聲說道: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所以一刻都不能休息啊。

看到這裡我實在忍不住和鄰居說起教育問題,很多家長都喜歡用:“我付出了這麼多,都是為了孩子”。

這樣的話是在告訴孩子:我很辛苦,所以你要乖。

這句話一旦說出口,孩子確實會變得更加努力,變得更加懂事,但是這些都是出於孩子的“愧疚感”,孩子會認為自己是多餘的,父母要照顧自己才變得如此辛苦,孩子內心就會有一種不得不去努力報答父母的愧疚感。

在孩子潛意識裡會認為父母產生這些情況都是自己的錯,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更加自卑。我們在面對孩子的教育一定不要讓孩子感到愧疚,不要讓孩子負擔一生。

“我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別讓“愧疚感”成為孩子一生的負擔

一、每一個討好型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控制型的家長

控制型家長在面對孩子所有選擇上面都想表達自己的態度,孩子選衣服、鞋子,家長總是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孩子長大以後選專業,家長認為孩子的專業沒有未來,應該聽家長的。

在家長的控制下還伴隨一個可怕的訊息,那就是我付出這麼多都是為了你,我辛苦了這麼久,你應該要按照我說的來做。

所以孩子在內心的愧疚感會讓她們在面對自己真實想法時去選擇父母的想法,她們認為父母對自己付出太多,所以我們應該讓父母開心,應該滿足父母的選擇。

就是這樣,孩子就成為了依附父母而存活,慢慢就會想要討好父母,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成為一種討好型人格,在自己的人生中喪失了主動權,一切都依別人的想法,希望別人能夠開心快樂。

所以每一個討好型孩子的背後都有喜歡控制孩子的家長們,對於孩子來說,這種討好是一種自我傷害。

“我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別讓“愧疚感”成為孩子一生的負擔

二、在愧疚感中長大的孩子,會是什麼樣子?

1、 孩子壓抑自己,討好別人

不斷強調自己為孩子付出過多,讓孩子內心養成一種負擔,是一種虧欠父母的愧疚感。這種負擔就會使得孩子壓抑自己的需求,不敢面對最真實的自己,在自己有想法和意見時,不願意表達出來。最後還是以別人的需求為目標,別人想要什麼,自己就變成什麼樣的人,在感情中非常容易受傷,與人交往中也容易吃虧。

2、孩子叛逆不聽話

另一類孩子不會討好別人,反而因為父母的控制而變得更加叛逆。這種愧疚感使得孩子自暴自棄,沒有建立起一個完整的人格,甚至產生一種報復心理。

因為長期的壓抑和內心的愧疚,讓孩子們長久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最後爆發出來用叛逆的形式表現。

其實不管是孩子變得更加溫順喜歡討好別人還是變得更加暴躁、叛逆,這兩種孩子的本質就是沒有建立起一個獨立且完整的人格。

她們在面對自己的想法上面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認識,並且在面對需求上也會失去自我,並沒有釋放自己。

小小的“愧疚感”給孩子帶來的是自我的打擊,孩子最終無法獨立存在,都被這種愧疚感所傷害。

“我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別讓“愧疚感”成為孩子一生的負擔

三、避免孩子背上“愧疚感”的包袱,家長這麼做

1、利用“底線”保護雙方的需求

有時候孩子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雙方會起衝突,因為父母的控制慾想要讓孩子變成自己想象中的樣子,而孩子在成長也會有一個自己的想法和觀念。

這個時候我們利用底線法則,就是我們能夠提供孩子最後的權限在哪裡,當孩子想要報名外地的學校,而你想讓孩子留在身邊,這個時候你如果拿出底線法則,和孩子說不得離開省的學校,而孩子也會更加理解父母,知道父母為自己的讓步在哪裡,而不是用道德綁架和愧疚感的方式。

家長請不要“用我為你辛苦賺錢,你要努力讀書以後回報我”控制孩子,這種思考方式會讓孩子感到壓力,而產生愧疚。

所以通過底線方式來保護我們彼此的需求,能夠讓彼此更加理解對方。

“我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別讓“愧疚感”成為孩子一生的負擔

2、減少給孩子施加壓力

你在期望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就開始給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通過感知壓力化為動力的方式不斷前進。

想象總是美好的,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家長在給孩子施加壓力都帶著一種“補償”,在給孩子施加壓力時告訴孩子,我這麼辛苦,你要用好成績來回報我。

這樣的壓力方式讓孩子變得更加愧疚,在面對學習時會害怕失敗,久而久之孩子的愧疚感和壓力同時襲擊孩子,讓孩子不堪一擊。

所以我們一定要減少孩子的壓力,適當的壓力可以讓孩子增加前進的動力,但是過多的壓力會導致孩子愧疚感加重。

3、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在和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的過程中,就會傳達出一種潛在情緒。有時候父母心情不好,就會給孩子傳達一種負面情緒,就會讓孩子感受到這種愧疚感。

父母的情緒應該是自身的產物,而不是去控制孩子的情緒,不要因為父母自己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導致孩子變得更加自責。

所以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面對孩子的教育上,要儘可能客觀的表達觀點,不要帶有負面的情感讓孩子內心產生愧疚和自責。

“我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別讓“愧疚感”成為孩子一生的負擔

定期通過運動發洩自己的情緒,或者當情緒上來之後,第一時間要冷靜。

我們確實在為孩子創造出更美好的環境,但是這中間不能把所有的前因後果都遷移在孩子身上,孩子弱小的心靈無法承擔這種壓力,就會產生一種愧疚感,父母們一定要正面教育,不要讓孩子因為愧疚而變成討好型人格。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日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