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文蔚探尋

《不朽的高家花屋我永恆的驕傲與傷痛》之一

竹山高家花屋,我母親出生的地方。太多心酸,太多故事,太多傳奇!今天我去了,可我的心總有那隱隱痛,因為我是高家花屋的外甥。所以不想去觸摸,那是記憶更是傷痛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不朽的高家花屋我永恆的驕傲與傷痛》之二

在湖北省竹山縣竹坪鄉解家溝村有一處建於清朝的古民居被稱為高家花屋,整個民宅為宮殿式建築,前後三進院落,氣勢恢宏,融石雕、木雕、磚雕於一體。內有大量石刻木雕的門檻壁畫,取材內容豐富,雕刻技法嫻熟,人物刻畫細緻生動,線條簡潔流暢,經幾百年風雨剝蝕,仍然色彩豔麗,栩栩如生。該建築佔地面積近2000平方米。現存建築近50間,內有居民12戶。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不朽的高家花屋我永恆的驕傲與傷痛》之三。

據高氏宗譜記載,春秋時,高氏始祖高柴公在楚國被封為共誠侯,其子孫自漢以後出將入相,清朝時整個家族誓不為官,家族產業大部分給各房系,鼓勵族人帶些傭人、牲口和開業金銀,擇地創業尋求發展。高方與父親高啟元本來要去西安,走到解家溝時人困馬乏,見這裡和幼子高文坤(高方)及家人成組馬隊,行至竹坪鄉段人困馬乏,於是安營紮寨,不到幾年時間掙下一份家業,高家父子決定建一座仿老家祠堂的大合院,而所用建築材料除樹木、磚瓦外,包括石條、石几、石雕等全部由老家祠堂組織加工成成品後運送上來,就連安裝也是從老家派來的藝師。當時天下不太平,高家在解家溝建造花屋也備日後避難之用。花屋建造了整整三十年,至嘉慶十六年才告完工。此時,高方已經去世二十年了。花屋建成,武昌高氏宗族族長率一行四十八人前來祝賀,並紀念始祖共誠侯這就是"慶衍共城"的來歷。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不朽的高家花屋我永恆的驕傲與傷痛》之四。

據當地老人講,高家花屋原有房間57間,除正房、糧倉外,還有吊酒房、當鋪、錢莊等商業用房十幾間,其所有石材料和木材料,大的有好幾噸重,很多石條、石柱打磨精細,有的長約3米,寬約1米,厚約0.2米,說是從遙遠的漢口走漢江運上來的,經歷水運後,全部靠人背馬馱,不得不令人驚歎。逢年過節,方圓100多公里內都有人上這兒來典當、拆借,是典型的明清時期超級豪宅。高家花屋主人高方在世時共建了9座,最豪華的一座就是現在留下的這個。房屋剛建造到一半,高方因疾病而終止,他的後代子孫又用了20年時間,終於建成。

花屋石座、柱子、欄杆、窗欞或刻或畫,清晰地辨出石榴、梅花、麒麟、喜鵲、人物等幾十種圖案,每幅都惟妙惟肖,生動自然,其技術高超,工藝精湛,令人歎服。在房子每個屋角上都有四隻龍爪狀的飛簷猙獰伸向空中,房簷下繪有長幅壁畫,圖中人物刻畫細緻生動,直到現在色彩依舊鮮豔。大門門匾上"慶衍共城"4個大字,莊重飽滿而有力度,乃名家之手。沿著13級青石板臺階而上,跨過門樓就是前庭。花屋的前庭有一個大天井,二樓有一個大戲臺,建造工藝精美,猶如宮殿。不難想象,當年日夜笙歌,歌妓翩翩起舞,看客吹鬍瞪眼,生活之奢侈。

如今,高家花屋保存基本完好,不僅給我們帶來研究當時建築技術的高超,而且帶來歷史考古價值,為研究明清時期建築提供了一個活範本。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文蔚追尋】《不朽的高家花屋我永恆的驕傲與傷痛》之五。

花屋與"賭神" (1)

據高方的後人介紹,這座高家花屋原有房間57間,除正房、糧倉外,還有吊酒房、錢莊等商業用房十幾間,逢年過節,方圓一百多公里內都有人上這兒來典當、拆借,高家的風光由此可見一斑。這57間房,經過百年的風吹雨打、天災人禍之後,有48間倖存了下來。高家花屋的幾進院子的各處大理石座、柱子、欄杆、褪了色的窗欞,甚至是滴水瓦上都是精美的花鳥蟲魚、人獸字畫圖案,或刻或畫,皆堪稱精品。至今我們還能清晰地分辨出石榴、梅花、麒麟、喜鵲、人物等近二十多種圖案,每幅都維妙維肖,生動自然。這也許就是這座豪宅為何北當地人叫做\"花屋" 的原因吧。吸引我們來到這極僻遠的所在的除了這早年的豪華建築眼前的一切比我們預想的還要使人驚奇還令我們強烈好奇的是高家花屋的締造者高方。此人在當地北傳說的頗富傳奇,當地人言,高方堪稱"賭王",從某種意義上講,高家花屋就是高方賭來的。我們尋訪到的故事說:高方祖籍武昌,自小乞討,十八歲時與相依為命的母親一路討要到湖北省竹山縣秦古、竹坪一帶,停了下來,相比"九省通衢"的武昌和"上庸古國"竹山縣城以及沿途經過的襄陽、隨州等地,秦、竹一帶可謂是窮鄉僻壤、荒野偏郊。不知是出於對討要生活的厭倦,還是被山民的善良所打動,反正,高方就在這裡停留了下來。高方從山上砍下樹木在白馬山下搭起一片小茅屋,安頓苦命的老孃有了個窩,一心一意地與老孃度日,很快就完成了從流民到一個地道農民的轉化。雖然長期顛沛流離,營養不良,但高方生就一副好骨架,幹起活來一個頂倆。不久,這個好勞力被竹坪大戶董員外一眼看中,收他做了長工。高方在董員外家做長工不久,董員外就發現像牛一樣肯下力氣的高方卻有一個令天下所有的東家都討厭的毛病嗜吃如命。據說,腸胃功能異常發達的高方一頓飯竟能食米三升、酒無數。如此豪量,東家怎會喜歡?不久,高方發現,不僅是主人開始嫌棄他,就連長工們也開始想著辦法捉弄他。一日,伙房做饅頭,夥計們為了捉弄他,專門做了幾個大饅頭,並把這個大饅頭做成了一個" 餌"。一般饅頭都是用小麥面,而這幾隻饅頭卻是外層用小麥面,中間是蕎麥。高方收工吃飯時果然中計,因為這廝吃飯一向不識禮數,這次也不例外,搶著大的就吃,吃著吃著發現不對:別人的饅頭都是雪白的,而自己的饅頭怎麼是越吃越黑?而且口味也越來越粗糙!高方心知上當,卻也無可奈何誰讓自己搶大的呢?有一年過年,主人殺豬宰羊犒勞辛苦了一年的長工們。為捉弄高方,夥計們又心生一計:把肉切成塊,有大有小,小塊煮熟,大塊夾生,高方吃肉必搶大塊,這樣大家就有的笑話看了。等開飯時高方果然又中了計,搶著大的就啃。啃著啃著自然難以下嚥,只好丟棄一邊,看著別人狼吞虎嚥乾瞪眼。可以想見,當時高方心中有多麼難受,明知別人是在捉弄自己,卻又發作不得。就這樣,年飯窩了一肚子氣的高方,鬱郁地離開了主人家,獨自一人向家走去。行至一黑潭邊,心中憤懣依然不得釋然,一怒之下,狠狠地把肩上的鋤頭斜刺裡仍進潭中,發下狠誓:鋤頭浮出水面就繼續下地幹活;鋤頭不出水面,永遠不再下地。等到天黑,鋤頭依然沒有浮出水面,高方蹲在潭邊開始大哭起來,越想越怕:這沒了鋤頭,將來怎麼辦啊?天越來越暗了,高方無可奈何只好回家,途中經過一個賭場,裡面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百無聊耐的高方不由自主地走了進去,這一進不打緊,高方的人生轉折也就從此開始了。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不朽的高家花屋我永恆的驕傲與傷痛》之六。

花屋與"賭神" (2)

進得賭場,高方立即被眼前變幻的風景所迷。這是一間十丈見方的大房子,十幾盞大粗碗桐油燈青煙滾滾,燈火把每一張賭徒的嘴臉映得通紅,影影綽綽的人影投在雪白的牆上,像皮影中食人的妖魔。滿屋旱菸葉的味道嗆得人睜不開眼睛。"三五四六"的吆喝此起彼伏,空氣被撕成千絲百縷,高方的心臟彷彿一下子被壓成了一顆鐵墜,沉甸甸將要透出體外。但賭徒們血一樣的眼睛卻緊緊盯死在賭盤上,渾然忘我,就連高方碩大的身影如何進來也無人而知。偶然他不知趣地擋住了油燈的光亮,招來一聲怒罵外,沒有一個人正眼瞧他。但高方漸漸也變得從容起來,這賭場裡的門道,經過了兩三局後,他竟也瞧出了個八、九。這種賭法實際很簡單:取三枚黃銅錢擲與盤中,用粗碗罩住,然後莊家一手托盤,一手摳碗,在空中用力搖十下,再把碗與盤放回桌上,莊家大叫幾聲:下呀,下呀!賭客則根據自己的判斷把錢押到桌的四個邊上,這四個邊分別是"三通寶"、"兩通寶"、"一通寶"、寶"即三枚銅錢的"通寶"字樣朝上,"兩通寶"就是兩枚通寶朝上,一枚朝下,其他類推,而"白寶"則是三枚通寶都朝下。這種玩法賭的就是運氣,沒有別的技巧,當然也有會做"局"的,除非手法特別巧妙,否則,一旦被捉,必死無疑。高方看出門道後,心已開始癢起來,把口袋裡一年的工錢十個銅板都握出了汗,可畢竟沒有勇氣下注,家裡等米過年哪。高方的心內正在"鬥貓",猛覺肩上有人重重一擊,驚回頭,認得那是賭場的場主:"兄弟,要不要來一下?" "我哪裡有錢?" "沒錢?沒錢才要來一下,贏了不就有錢了。" 高方想想也對:"興許呢,不行就來一個銅板,就一個。"於是,高方摸出一個銅板,瞅準了一個"兩寶"壓了上去。那盤還沒開哪,高方恨不得就用拳頭把提到桑子眼的心給按下去。一開盤:"白寶"!高方一下子傻了,這一個月的工錢就這麼悄沒聲息地沒了!高方呆雞一樣足足呆了半個時辰,旁邊幾個贏了錢的楞頭青開始嘲笑他了,高方受此一激,年飯桌上的舊恨加上剛才的新仇一下子湧上心頭:"罷了,罷了,老子今天豁出去了。"又恨又氣的高方,連下了八個板,而八板皆輸,到了這個份上,高方已是急了眼,他還不服,手又探向口袋,才知身上只剩下最後一個板,高方一個機靈,似乎是清醒了,他冷冷瞅著桌面,一局將開,桌上的錢比哪局都多,已連開了三個"三通寶",沒有一人把寶壓在"三通寶"上,這時,高方眼中似乎一道紅線直穿碗底,他分明看到銅錢上的三個通寶統統朝上,就要揭碗時,他猛掏出最後一枚銅錢拍在"三通寶"上,在人們的一陣轟笑中,盤開了,這下傻眼的是別人:分明是"三通寶"。此局高方一下子贏了三十多個銅板!嚐到甜頭的高方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也越來越開始相信這是母親生前的一次善舉給自己帶來的善果。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不朽的高家花屋我永恆的驕傲與傷痛》之七。

花屋與"賭神" (3)

傳說,竹坪有兩位風水先生,用三年時間看了一塊好地,本想將這塊地獻於董員外以討兩個喜錢。沒想到董員外不僅不信他們,反而放出一百多隻惡犬來咬他們。兩位風水先生被咬得遍體鱗傷,跌跌撞撞地爬到一草棚旁,就再也爬不動了。這草棚裡住的正好是高方和他的母親。高方母親心善,見此情景,忙叫高方將二人扶進屋來,不僅為他們採藥療傷,而且還殺了家裡唯一的一隻公雞,給二人補身子。到了晚上,山裡夜涼,高母又將家裡唯一的一張草蓆讓二人睡下,而自己和兒子卻圍著火塘臥地而眠。第二天醒來,風水先生好不感動,執意要把寶地的位子告訴高方,高方推讓再三,只好受下。臨行前,風水先生給高方留下一句話:孃親去世,千萬要葬於無雪之地。" 風水先生走後,高方對此話並不在意,只是到這塊地上去看了一回,覺得不錯,於是就把原來的草棚遷了過來。如此又過了一年,這年冬天,天氣格外的冷,大雪整整下了一個多月。又貧又病的高老婆子終於撒手西去,高方好一場大哭,哭過之後想起風水先生的話,於是滿山遍尋無雪之地,可白茫茫的世界,哪有無雪的地方呢?高方沮喪地回到家中,猛地發現只有這草棚之下的幾尺地才是無雪,莫非......事已至此,高方別無選擇,只好拆房葬了老母。想起母親苦命一生,臨死都沒住過好房,高方又大哭一場,他發誓:等自己將來有了錢,一定要在母親的身邊蓋一座最好的房。高方後來果然在蓋房上頗用了一些心計,這是後話。話說棄農從賭的高方很快就成為當地一景,逢場必賭,贏多輸少,不久,本地就沒多少人敢於跟他玩,高方便輾轉到竹溪縣等地去賭,賭運照佳,不到兩年時間,高方便成了富甲一方的大財主。高方的暴富引得有人動了心思,傳言竹坪當地有一個叫毛三的強盜準備向他下手,有一次,毛三手下探得高方在竹溪贏了大錢,近日將返回竹坪,毛三便使人在高方回來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到了第二天傍晚,高方果然獨自一人騎著一匹毛驢從竹溪回來了,毛三看時機一到,一聲令下,率眾強盜從山上一湧而下圍住了高方,正在這時,從四周一下子冒出了幾十個手持火把的漢子,把高方的毛驢團團護住,強盜一見這陣勢,哪敢戀戰,紛紛落荒而逃。第二天,毛三使人佯問高方昨天哪來那麼多人保護他,高方不解:"昨日僅我一人,哪來人保護我?" 探子回來把此話告訴了毛三,毛三大嘆:"高方真乃賭神也!" 據傳說,伴隨著"賭神"聲名的遠播,高方的財富也完成了神話般的積累,用這些財富高方大量地置辦田產,到他四十歲時,竹坪方圓一百多里以內的田地大部分已歸到了他的名下。天長日久,高方到底有多少錢有多少地,恐怕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鼎盛時,高方一年所收的地租約為稻穀100萬擔。但高方最大的樂趣似乎是蓋房子,他一生中蓋了無數的房屋,其中現在留下的這座"花屋"更是遠近有名。關於這個傳說,聳人聽聞的細節還有很多。不過,我們總認為說是靠著"賭神"的運氣以及出老千之類暴富的說法並不可全信。頂多就是運氣好的時候,能賭來一點小資本積累。還有一種說法是,高方在武昌的一次豪賭贏了巨資,才有此花屋。我們能夠想象的事實只能是,有了一點原始積累的高方應該是個善於經營的人,此地雖然地處偏遠,但物產豐富。高方也許是當地最初的從事商品流通的積極分子。據高方的後人說,高方還開了不少店鋪,比如雜貨鋪、糧鋪、藥鋪、當鋪、豬案等無數,可以為證。當然,在那些混亂的年代,某種特定因素一夜暴富也未可知。

旅行:高家花屋

戲臺

無論如何,從數百里之外運來沉重而繁多的建築材料,渡河涉水,翻山越嶺,已經超越了我的想象。更讓人稱奇的是,這跨越三十年的浩大工程,給五十七間房屋描龍畫鳳,塗紅抹黃,幾乎無處不有精心雕琢的圖案,滿牆壁畫更讓整個山谷都熠熠生輝,甚至輝映著花屋近兩百年的歷史。還有戲臺。在前庭二樓上,一百多年前,這裡鼓絃聲聲,婉轉動聽。捧一壺清茶,聽一段古戲,其樂融融也!

高家花屋的氣魄現在仍未磨滅!讓我感到驚奇的是,花屋那高高的牆基和臺階,在衰敗的花屋中顯得格外奪目。花屋的牆基用石條疊砌,外面又用一米多高的石條"包裝",顯得威武雄壯。花屋的青石臺階高達十三級,站在門樓上眺望群山,頗有登高望遠之感。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五月的天空到處飄蕩著蒿萊的氣息,那些遠去的歷史慢慢的變得撲朔迷離起來,十多年來,我一直在這一段歷史中苦苦的尋覓,我能找到什麼,我不知道,但是,我沒有停下尋覓的腳步。然而,我又在尋覓什麼?那一個大院所發生的一段故事,也是歷史所包涵興衰,還有物是人非之後所留下的那麼幾個見證人,九外公,母親、舅舅、小姨

不敢仰視曾經的輝煌,不敢探訪如今殘破,不敢去追尋這段血脈。可是,不忍心,因為血脈相連,因此,不能停下腳步。也許,毫無意義。在這個繁華的世界裡,註定我是孤獨的

歲月在慢慢的磨礪著我,越來越覺得我的身體在慢慢的衰老,三個月來,我的左肩的疼痛一天比一天嚴重。晚上,一陣陣疼痛襲來

我只有用右手不停的按摩著,伴隨後來的漫長的失眠。披衣起做坐,數寒星。仰望星空,那深邃的天宇裡,隱藏著深不可測的神秘,於是,我砌好一杯茶,慢慢的玩味著,我想該從千頭萬緒中理出一點頭緒來,該做點什麼,也該出去打聽點什麼!

九外公高應元,現年七十一歲,1945年出生於高家花屋。後遷至竹溪梨樹灣村,現租住竹溪小河邊村三間普通的民房中,端午節那天,我們在中途看到了來接我們的九外公,九外公老了,打著一把黑雨傘,廋弱的身軀彷彿飄蕩在風雨中,花白的鬍鬚在風中抖動,我急忙下車,緊握著他的雙手,此刻我不知道我該怎麼叫他。三十年了,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苦苦的打拼,看似遺忘了自己的血脈,其實沒有,我們身上流淌的血,早已匯入了這條河流,今生今世不能改變,也不能改變。我們不去尋根問祖,也不爭奪什麼,我們只是弄清楚這條血脈的起源,最後該流向何處。

風雨中的九外公,步履蹣跚,歲月的風霜雪雨在一點一滴的雕刻著他,終會成為一座雕塑,見證著歷史的滄海桑田。64年前,六歲九外公親眼目睹了高家花屋的土崩瓦解(文:張泊定)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歲月並沒有消磨他堅毅、剛強,他的沉默的眼神中仍然流露出曾經的高貴與凜然……

旅行:高家花屋

九外公:高應元(現住湖北竹溪水坪鎮梨樹灣村)

《遊竹山竹坪高家花屋》

雨後雲淡天湛藍

六月邀友赴秦關,

佳人彩袖飛款款,

才子香車樂顛顛。

探幽尋古覓勝景,

閒來兜風入深山。

荒坡班茅躬身迎,

路旁仙桃帶笑顏。

襄天高速車如飛,

山路崎嶇九轉環。

左盤右旋疑無路,

柳暗花明現古院。

三進頻升級級高,

青石鋪地步步寬。

階前兩邊能繫馬,

樓高接雲出飛簷。

七間兩層石雕窗,

門高九尺玉作檻。

福祿壽禧巧為欞,

奇禽異獸壁上觀!

文臣武將入畫圖,

孝子賢孫集堂前。

右牆后羿射紅日,

左壁蕭何追高賢。

蕭史吹簫高樓上,

孟母課子畫堂前。

項籍揮師奪關中,

劉季斬蛇在路間。

姜尚鬥兵圍朝歌,

韓信將兵烏江邊。

周郎奮武到赤壁,

子胥鬥巧出昭關。

岳母刺字激兒志.,

聖人習文歷三編。

忠孝節悌做古訓,

貞烈剛毅刻凌煙。

老君騎牛出函谷,

費禕乘鶴走江漢。

王勃作賦滕王閣,

屈平吟詩湘水邊。

歷代賢臣均入畫,

世間佳話都呈現。

八尺青石為階級,

四廂迴廊繞庭院。

雕礎渾厚在柱下,

戲樓懸空更壯觀。

繡房猶在人離去,

正堂尚存主巳換。

人生滄桑難琢磨,

世事如棋多變幻。

江山代有才人出,

憑弔古蹟意愴然!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旅行:高家花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