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優質女性成長焦慮症怎麼破?

去年有個特別火的美劇叫做《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麥瑟爾夫人,是一名擁有良好教育基礎與家庭背景的猶太女子。容顏嬌美,一頭金髮,穿著講究,絕對的自律。每天堅持健身、嚴格控制三圍尺寸, 婚後十年,就算生娃,體重沒有任何波動,甚至大腿尺寸也沒變化。她每天的日子,就像提前編好程序的代碼一樣,環環緊扣。家務打理的一絲不苟,孩子丈夫照顧的嚴絲合縫。

尤其是到了晚上,老公睡著後的這段"秘密行動"尤為讓人驚歎,可稱得上是緊繃中年女的極致版演繹:

一個美麗的女人,獨自在衛生間裡揮舞著玉臂,行雲流水般卸睫毛、卸口紅、敷好厚厚一層面膜,麻利地做上髮捲,飄到窗邊將窗簾輕輕掀起,留好一條縫隙,輕輕地躺回老公身旁……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到她的睫毛上,麥瑟爾夫人立即像上了發條一樣從床上彈起,奔到衛生間——洗臉,化妝,塗口紅,放下發卷,最後噴上香水,再輕輕躺回老公旁邊偽裝成未睡醒的樣子……所有動作,如標準設定般一氣呵成,分秒不差。這段精彩的表演,讓多少女人笑出眼淚,歎為觀止。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優質女性成長焦慮症怎麼破?

可以說,麥瑟爾夫人婚內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緊繃著,無不以100分的最佳狀態出現在老公面前。

然而,她換回了什麼呢?幸福美滿的生活嗎?並沒有。

麥瑟爾夫人用緊繃著的完美,換回的是老公出軌,婚姻的支離破碎。最讓人不解的,老公出軌的對象還是一個啥也不懂的白傻甜秘書,和她相差了不止十條街的段位。

這樣的優質女人,眼熟嗎?

上週,我應邀參加一門管理培訓課程,認識了主講老師Vicky。她40歲出頭,是一位幹練、颯爽的職業女性。談吐中聽得出內涵,身材上看得出自律。知識點講解深入淺出,經典案例信手拈來,個人魅力的火花在課堂上四處迸射,讓人不由欣賞。

Vicky 平時全國飛、各處上課、談項目簽約;沒行程的日子,變身高三家長,陪女兒備考陪讀、分析刷題;僅剩的閒暇,被她排的滿滿當當——一邊考取行業內相關資質認證;一邊同合夥人設計研發新課程,變著法的與大咖們資源互換;一邊和印度大師學習瑜伽,考取任課資格,希望開闢出一片嶄新的培訓領域……

我問Vicky:“這麼拼,累不累啊?”

她說:"當行程排滿滿的時候,身體雖累,但心裡踏實;反而是那些沒事做的日子,我經常在夜裡焦慮的睡不著,我覺得自己明明還可以做的更多、更好。時間總不夠用,一天有30個小時就好了。"

作為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女人,我們每天的生活,好似被注射了一針藥力極強的肉毒桿菌——時刻緊繃,又好似被上帝用力抽打的陀螺——轉個不停。一手握著厚厚的行業資格認證與經驗,一手端著家庭責任與孩子學業,腳下踏著創業的風火輪,身上捆綁著自我成長的混天綾,眼裡飽含著渴望自我成長的星星。這莫不是……中年女哪吒?

我們累嗎?累的要死!那為何我們還會控制不住的一直在追求自我成長,活活被自己逼的喘不過氣來?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優質女性成長焦慮症怎麼破?

從科學角度和傳統文化成因的角度,都可以解釋女人為什麼一直沉迷於自我成長這件事。但此處,我引用謝麗爾·桑德伯格《向前一步》中提到的調研結果或許更為直接:

“ 女性始終都在低估自己,她們比男性更願意接受學習。女性對自身表現的評價普遍低於實際情況,而男性則會過高地評價自己的表現。”

有人甚至給這種情況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優質女性的自我成長焦慮症”。意思是,越是優質的女性,再面對自我提升的問題上,越容易陷入這個無限循環中,不可自拔。

然而,當2019年度個人體檢報告赫然攤在面前,我冷眼看著一個個異常標紅的數字和黑白影像片裡那些閃爍不明的陰影……我想,是時候該停下來了。

我對著鏡子,看著裡面有點憔悴但眼神依然閃亮的女人,特想抱抱她,跟她說:“親愛的,過去的你已經做到很棒;剩下的人生,我們真的可以慢慢來。”為此,我給自己把脈,開了三劑藥方。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優質女性成長焦慮症怎麼破?

1

藥方一:給努力設個上限

優質女性成長焦慮,來自對自己要求的無盡追求,就像希臘神話故事中那個每天推石頭到山頂石頭又不斷跌落的西西弗斯,週而復始,沒完沒了。因此,我給自己的第一條就是給努力設個上限,停止無休止的努力,停止無休止的自我苛責與愧疚。

請注意,因為我們不是要宣揚女人的自我放棄,而是有節制、有選擇的提升,不要讓人生緊繃過頭。所以未來,我們依然會努力,只是不再那麼急三火四,不再給自己下硬性指標KPI和Deadline。

比如,書當然還是要讀,但是會根據當下的心態和人生階段,有選擇的讀書,而不是必須書目就一定要優先;死活讀不下的書,就果斷棄讀,不再糾結因為它是名著或者熱門書籍就一定要硬啃下去。把看過的書記錄下來,把真正對自己有觸動的章節摘錄下來,把值得反覆閱讀的章目分享給更多人。

給自己的努力做個上限,一旦達到這個目標,就果斷關閉,不糾結,不循環。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優質女性成長焦慮症怎麼破?


2

藥方二:用高維打低維

在應對眼前這個問題時,如果用同等級緯度的辦法可能有困難,但如果能從中抽離出來,切換到更高的維度去看待它,可能打法就完全不同。

比如說,作為普通人的你,如果有一天,驚覺自己的人生都是被人提前設計好的情節,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其實只是別人眼中一檔娛樂節目的素材,那麼,你還會不會每天如此認真的大發脾氣?

還會不會馬不停蹄的讓自己如此焦慮奔波?

還會不會緊繃著神經就怕被這個世界甩尾?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優質女性成長焦慮症怎麼破?

這是電影《楚門的世界》中的情節。

楚門問:“是不是一切都是假的?”

基斯督的回答是:“你是真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看(這檔節目)”。

這個世界之所以真實,其實是因為你是真實的。你對金錢的渴望是真的,你失戀的痛苦是真的,你對下一代的擔心是真的。可如果你跳出這個限制,你會發現什麼呢?

如果你有了自覺意識,你就會和楚門一樣,主動消除外部世界和他人對你不真實的支配與操控。

看待一個問題,先抽出來,再拉進去的方法,對解決日常焦慮十分奏效。我們也可以簡單粗暴的可以理解為,用"上帝視角"俯視你現在的焦慮是否值得。如果二十年後,根本連它的影兒都看不著,那麼二十年前的我們,為此焦心憂慮的意義是什麼呢?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優質女性成長焦慮症怎麼破?

3

藥方三:坦蕩蕩的耍無賴

因為《奇葩說》裡一場救貓還是救畫的辯論,我才知道李誕,儘管他之前已經挺火了,但實在長得太醜,一直沒興趣關注。

但這次他的出場發言,卻讓我產生了一種深深地共鳴——生活已經夠苦夠難了,尤其像我們這樣的中年社畜。好不容易躲開全世界,在唯一屬於自己的深夜刷刷頭條,看看視頻,偶爾喘息一下,還要等著被某某老師,某某專家站在文化制高點上教訓一頓?這不是自己找虐嗎?

緊繃的生活態度是:人生不能如此淺薄。就算知道終點不過是一死,我也要拼盡全力將一顆星星想放到人類的天頂上。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優質女性成長焦慮症怎麼破?


估計到了李誕這,他會這麼回答:人生就是這麼淺薄,開心點吧朋友,怎麼過都是一輩子。再互相憎恨的人,也得睡在同一個夜裡。

我們當然知道這世界上不能離開像許知遠這樣的前輩,我們當然知道需要力所能及的為社會做出個人貢獻。但是,但是這不應該是全部。

亦舒也說:"年輕的時候,人人應該放任一下,縱容自身,偶爾甚至拂袖而去 。因為再乖再聽話,人還是要老的,曾經生活過,至低限度也留個回憶,可以微微地笑,噯,閣下真是錯過了當時的盛況。"

天天緊繃著上了發條的神經,身體會吃不消的;天天扛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使命感,精神會衰弱的。尤其是我們這樣的小老百姓,人生重要的事情就那麼幾件,能出業績的20%較較真,剩餘80%平躺任嘲,和生活耍點小無賴,饒過自己吧!

孟晚舟曾在信中深情的寫道:“忙碌把時光縮短,苦難把歲月拉長。”

願中年的你我,不需要經歷苦難,便已懂得用智慧與節制拉長歲月;

願中年的你我,擁有緊繃的肌膚與鬆弛的生活,而不是正相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