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被垃圾分類逼瘋?你應該提前知道這件事

據說,現在上海人每天都要經受老阿姨的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

雖然《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的時間是7月1日,但現在上海已經正式迎來了全民垃圾分類時代,負責任的說……留給上海人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上海人被垃圾分類逼瘋?你應該提前知道這件事

在正式實施後,不按規定混投垃圾者,先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個人最高罰款200元,單位最高罰50000元。

從完整的65條條例中看,這次垃圾分類的推行,不侷限在市民對垃圾投放的分類。垃圾的收集、運輸及回收等細節都做出了明確規範,連企業對產品包裝的選擇與建議也包含在內。

而且從幼兒教育到新聞傳播,各部門都要肩負起“垃圾分類”推廣的使命。可以說是垃圾分類已經從娃娃抓起了!

雖然垃圾分類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但真正落實到生活中,還需要每個人作出很大的改變。

就拿幹垃圾和溼垃圾來說:剩菜剩飯算溼垃圾,外賣塑料盒算幹垃圾,那麼每次吃完飯要把“飯”和“盒”單獨扔,還要“破袋”...而這只是垃圾分類中的一個場景而已。

許多上海的小夥伴表示,已經被小區垃圾箱附近“看守”的大爺大媽那句來自靈魂的拷問——“儂子撒啦希(你是什麼垃圾)?”搞得筋疲力盡。

在上海之前,深圳也在推行垃圾分類,最近北京也表示將要參照上海的管理條例推行垃圾分類...這場“有味道的運動”,看似才剛剛開始,卻已經悄無聲息的改變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一樣東西從「物品」變成「垃圾」,是因為人的干預:我們購買商品,因為我們需要它。而有一天我們不再需要它了,就產生了“扔”的行為。和按照分類去扔東西相比,選擇“要”什麼東西,“不要”什麼東西,似乎更難。

「斷·舍·離」概念最早的出現,是日本人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其中,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這是一種通過對物品的整理,去清除內心混沌的過程。因為某種程度上看,物是對心的映射。當我們真正以自己為人生主角,而不是受「物」所牽連,我們才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從這種角度上看,「斷·舍·離」的理念和哈佛大學《幸福課》中強調的“積極心理學”,在心理暗示層面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幸福是我們與自己思想相處過程中所產生出來的積極心理。

當我們察覺到負面情緒產生時,要做到「斷」,給自己積極的暗示;更深層次的「舍」,則體現在面對眼前既得利益時,要遵從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這是個人價值觀的體現;而最終達成對於慾望與執念的「離」,則是打破對“完美主義”的執念與追求,從而培養更加智慧與豁達的人生觀了。

在能夠做到「斷·舍·離」之前,我們要先成為一個“鋒利”的人。這種鋒利,一方面體現在「物」上,一方面體現在「己」上。

我們需要意識到:「斷·舍·離」真正的主角並不是物,而是我們自己。“扔了很可惜,還是留下來吧”的這種想法,是在拿物品當主角。而我們要考慮的是“我自己”,到底還需不需要它。

空間,對人的情緒有極強的渲染能力:長期不用的東西,滿滿當當的堆在一起,會讓整個空間充滿惰性,被捲入這種惰性洪流中的人自然也會感染惰性,悶悶不樂,打不起精神來。

斷舍離並不是單純的處理雜物、拋掉廢物,而是在充滿閉塞感的人生長河裡喚醒「流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