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蝸居》裡的海萍一樣,我們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我們都想活的陽春白雪,最後,往往都成了下里巴人。

小時候,很不喜歡媽媽。她時時刻刻都在算計著怎樣省錢。哪怕打發我去買什麼東西,都會叮囑我一定要去哪個小賣部。有時買幾種,我就會從村東頭跑到村西頭,從村南頭跑到村北頭。只為省幾毛錢。

我提出抗議,她就會說,幾毛錢難道不需要賺嗎?沒有賺錢的本事,就得有省錢的做法。你個小孩子,又沒什麼事,在家也是瞎跑,不如跑跑腿,還能省下塊八角的,夠買幾個本子了。

和《蝸居》裡的海萍一樣,我們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那時,家裡炒菜從來不用豆油,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豆油。家裡做菜一年四季都是豬油。用媽媽的話說,用豬油炒的菜香。其實我知道,用豬油主要是便宜,而且有點葷腥。家裡太少吃肉了,除了年節、生日、家裡來客人,其它時間一律蔬菜,菜園子裡應季蔬菜,每天準時上桌。到了冬天,飯桌更是簡單。除了白菜就是土豆,那時,能吃到肉就是我最大的理想。

記得有一年,豬板油特別貴。媽媽炒菜放油,都是用湯匙一勺一勺的量。後來聽說市裡面的批發市場,豬板油便宜。一斤要比村上便宜將近一塊錢。

和《蝸居》裡的海萍一樣,我們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那時,爸媽正在給別人家插秧,掙手工費。根本沒時間去。可媽媽心動了,所以她也行動了,讓我去。記得那年我14歲,一個傻不拉嘰的鄉下丫頭。雖然去過幾次市裡,但是每次都是跟在媽媽屁股後面,連東西南北都分不清。可是媽媽覺得我可以。她告訴我大概的路線,然後就讓我就出發了。

當然,大巴車是不會讓我坐的,只能騎自行車。村裡到市裡有四十多里路,我一路蹬著自行車過去了。不記得用了多長時間,畢竟沒有手錶,只記得裡面的衣服都汗溼了。

到了市裡我兩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哪是哪,東南西北壓根就分不清楚。我問了不下10個人,終於來到了那個菜市場。從來沒買過菜的我,也不敢問,臉紅的的快滴出血來。但是想到媽媽交給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我只能漲著通紅的臉,挪到一個攤位上,磕磕巴巴的問,有板油嗎?多少錢一斤?

和《蝸居》裡的海萍一樣,我們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那個攤位的老闆很好,他告訴我有,也告訴了我價錢。竟然比媽媽告訴我的價錢每斤多了一毛。我不能買貴了,不然媽媽會罵死我的。

我只能一家一家問過去,問了幾家,終於有一家和媽媽報給我的價格一樣,我買了30斤,放在自行車的後座上。我又騎了兩個小時的自行車回到了家。一來一回大半天過去了,我沒有吃過一點東西。來來回回省了28塊錢。媽媽開心的不得了。

那時家裡有一塊很大的菜田。家裡一年的零花錢就靠這些菜。大田裡的糧食賣的錢,是要存起來的。謝謝。那一年,爸媽種了好多的菜花。菜花成熟時,竟然賣不出去。看著大片大片的菜花,媽媽心疼得直哭。我不知道怎麼安慰她,只能幫著她多做一些活。

和《蝸居》裡的海萍一樣,我們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家裡的飯桌,再也沒有出現過別的蔬菜,一天三頓都是花菜,而且是清炒花菜,哪裡捨得買肉呢?以至於我到現在都見不得炒花菜。聞到那個味道我就想吐。

我討厭媽媽的精打細算,甚至想著趕快逃離這個家。可是初中時的一件事情讓我明白,沒有媽媽的省,就沒有爸爸的命。

爸爸騎車賣菜時發生了意外,情況危急。要想活命,起碼要兩萬塊錢。那時,一塊橡皮五分錢,一個本子一毛五。家裡有兩千塊錢都是富裕人家。奶奶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她知道,爸爸沒救了。可是媽媽愣是拿出了兩萬塊。爸爸的命保住了。而這些錢就是媽媽那些年省出來的。

和《蝸居》裡的海萍一樣,我們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那時我就想著一定要好好讀書,多多賺錢。要節約,要存錢。但是不要過這種斤斤計較的日子。可以隨心所欲的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時至今日,我活成了當時最討厭的樣子,我成了翻版的媽媽。家裡的飯桌上永遠都是超市裡面,特價的蔬菜。水果永遠是當季的最便宜的那種。衣服大部分都是淘寶上幾十塊錢的。

之前很火的一部電視劇《蝸居》,大部分人都不喜歡海萍,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活的小氣、刻薄,沒有一絲女人味,整部劇裡都在算計錢。聊什麼都和錢扯上關係。可以為了省菜錢,連續一週吃麵條。可是,我卻理解她,感同身受。

和《蝸居》裡的海萍一樣,我們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誰不想穿的光鮮亮麗、寶馬香車?誰不想妝容精緻、出手闊綽?可是,有些人活著就耗費了全身的力氣。現在有一個詞叫“精緻窮”。指的是年輕人在衣、食、住、行方面過分追求名牌,來展現自己很“精英”、生活有質量、追求有品位。但因能力有限不能完全滿足心願,被稱為“精緻窮”一族。

大學同學小美,就是典型的“精緻窮”。她的家境一般,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在我省吃儉用攢錢買房子時,她可以穿著名牌衣服、挎著名牌包包,出入高檔餐廳。對比自己穿了幾年的衣服,已經許久沒去過的飯店,說不羨慕是假的。那時,同學聚會我也是能推就推,誰也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灰頭土臉的樣子。

和《蝸居》裡的海萍一樣,我們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後來,小美的媽媽生病住院,她竟然跑來和我借錢。原來她精緻生活的背後,卻是連兩萬塊醫院押金都拿不出的窘迫。她為了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每個月都在透支信用卡,身上連半分現金都沒有,還欠了一大堆的債。當能力與物質不匹配時,有些東西我們真的是不配擁有。

生活在繼續,日子一天天往前過著。我也越來越理解媽媽當時省吃儉用的心情了。錢到用時方恨少,沒有錢,寸步難行。開源節流,沒能力開源,最低要求也要節流。誰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有備無患。手裡有糧,心裡不慌。

希望我和《蝸居》裡的海萍一樣,走過這段黑暗的時光,最終迎來光明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