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蝸居》,我發現了一個隱藏的細節

劇荒的時候,重溫了《蝸居》,即使過去十年,蝸居中揭示的人性和社會的現實,依舊值得我們思考。

名牌大學畢業的海萍蘇淳夫婦,在上海的貧民窟蝸居了數十年,終於買了一套房,可這套房的代價太大,是建立在親妹妹海藻做小三的代價上,故事的結局宋思明鬆開了方向盤衝向了大貨車,海藻流產失去子宮,還是挺令人唏噓的。

重溫《蝸居》,我發現了一個隱藏的細節

第一次看《蝸居》的時候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在自己踏入社會到了適婚年齡之後,重溫《蝸居》,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比如海萍的“虛榮”

此虛榮和彼虛榮不同

在結婚之前,海萍可以無怨無悔的跟著蘇淳,可以不要結婚的儀式,可以不要戒指,可以不要一件結婚的首飾,只要兩人的心在一起,兩個人可以一起奮鬥,但是結婚後的海萍卻變得愈發的不可理喻

為何海萍從一個物質要求不高的女人變成一個會為了一塊錢而吵架的女人?

十年前看劇,我只是覺得是海萍的偽堅強主義,心氣高卻能力不足,總是將生活的負面情緒傳播給自己的妹妹,海藻的墮落,蘇淳的高利貸,宋思明的有機可乘都是因為海萍的一套房

現在我卻發現一個隱藏的細節,那就是女性的缺乏經濟能力的「早婚早孕」

重溫《蝸居》,我發現了一個隱藏的細節

先說海萍和蘇淳

海萍和蘇淳從大學畢業同居結婚,窩在上海在弄堂裡,在一間轉個身都不容易的房間裡,領了一張結婚證。

在沒有經濟能力的基礎上,又要了一個孩子。說實話,海萍和蘇淳的生活是沒有規劃性的,孩子來了就來了,但是在這樣的蝸居環境下,孩子怎麼生存,海萍和蘇淳沒有想過

所以當孩子誕生,海萍買房的意願愈發的不可遏制,因為海萍的一套房搭上了自己親妹妹的一生,還差點讓自己的丈夫坐牢

說到底海萍的“窮”是所有事情的源頭,而海萍“窮”的源頭又是在該奮鬥的年紀,過早的選擇安逸的生活,過早的選擇早婚早孕

重溫《蝸居》,我發現了一個隱藏的細節

再來說海藻和小貝

小貝和蘇淳不同,相對蘇淳的沒有上進心,小貝在畢業不久就有存款6萬,他跟海藻不著急結婚,雖然劇中沒有點名小貝最後的發展,但是可以看出小貝在事業上是一個潛力股

小貝對未來有規劃,對婚姻、對孩子都有自己的規劃。他不會在沒有經濟能力的時候,過早的想要娶海藻,小貝口中出現最多的一句話:我們攢夠了錢,給我的小豬豬一個家

在小貝的潛意識裡,是想要在婚前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不是富甲一方,但是不至於在婚後十年還在為房子首付的事情奔波勞碌,這種怨氣只會體現在女人的身上,海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海藻嫁給海萍,海藻也會變成下一個海萍,也可以說,誰嫁給蘇淳,都會是下一個海萍

重溫《蝸居》,我發現了一個隱藏的細節

只是海藻還是在這一份愛情中沒有堅守,25歲的女孩在這個時候太容易被帶偏,姐姐海萍灌輸的婚姻金錢觀太多,25歲的海藻沒有早婚早孕,卻迷失了自己

除此之外,這部劇給了投機取巧的人極大的教訓,這是我覺得比較有教育性的地方

宋思明是上海市長的秘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卻用自己的權力,以權謀私,幫助陳寺福的公司在上海房地產市場大量獲利

最終宋思明被查,一度倒臺,結局悲慘,參與這次案件的一干人等全部獲罪,陳寺福、沈律師、謝行長,都得到了相應的懲罰

而海藻雖然沒有參與到這次的案件,但是卻因為違背道德底線破壞別人的家庭,導致宋太太失手推到海藻,海藻不僅流產,還被摘除子宮,一輩子都失去了做母親的能力,海藻面對金錢的誘惑,而選擇了最輕鬆的方式,最投機取巧獲得金錢的方式,最終也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

重溫《蝸居》,我發現了一個隱藏的細節

這就是《蝸居》的魅力,每一次重溫都有不一樣的人生感悟,在不同的年齡亦有不一樣的感受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