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上比東漢孟敏更早的破甑不顧”記載

寧晉孟敏,墜甑不顧,跨越兩千年的美談。《後漢書》卷六十八《郭符許列傳•郭太傳》:

孟敏字叔達,鉅鹿楊氏人也。客居太原。荷甑墯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以破矣,視之何益?"林宗以此異之,因勸令遊學。十年知名,三公俱闢,並不屈雲。

這就是著名的“破甑不顧”典故。“鉅鹿楊氏”即東漢鉅鹿郡楊氏縣,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寧晉縣。

這段話的意思是,寧晉孟敏性格剛強,遇到事情能很快作出決斷。客居太原的時候,孟敏一天帶著一個做飯用的甑趕路,不小心失手把甑掉在地上,摔了個粉碎。他頭也不回地繼續向前走。旁邊的郭泰看到了,覺得很奇怪,叫住孟敏問:“你的甑摔了,你怎麼和沒事似的自顧趕路? ”孟敏回答:“既然甑已經摔破了,我返回來看又能有什麼用!”郭泰聽後大為稱奇,於是勸孟敏應該讀書向學。後來孟敏果然學有所成,許多顯貴想召他出來做官,他都不為所動。

我國曆史上比東漢孟敏更早的破甑不顧”記載

其實,歷史上破甑不顧的不僅僅是不只是寧晉孟敏,比之更早的還有秦末鉅鹿之戰的項羽。《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公元前207 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鉅鹿(今河北平鄉縣)展開大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渡河後,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意思是說為了表示與秦決一死戰的決心,項羽命令士兵把船隻沉沒,把飯鍋砸破,燒掉營舍,只帶三天的乾糧。鉅鹿一戰,大破秦軍,項兵威震諸侯。

釜:古代用的鍋。甑,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都是廚房用的廚具。孟敏的破甑不顧與項羽的“破甑不顧”相比,孟敏是被動的,項羽是主動的;孟敏只是一人破甑不顧,而項羽和他的軍隊、他的將士破甑不顧,成千上萬,萬眾一心。

我國曆史上比東漢孟敏更早的破甑不顧”記載

破甑不顧,焚舟破釜,比項羽鉅鹿之戰更早的是《孫子兵法》。春秋末吳國將軍孫武所撰。它是世界公認的現存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孫子•九地》:"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焚舟破釜,,若驅群羊。”這裡所說的“焚舟破釜”也是誓死決戰的意思。

繼東漢孟敏之後,我國曆史上仍有破釜沉舟、破甑不顧的記載南北朝時期的南朝•顏竣《為世祖檄京邑》:“支軍別統,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蕪湖,入據云陽。”《宋書••劉劭傳》也有記載:"支軍別統,或焚舟破釜,步自姑孰 ;或迅檝蕪湖,入據云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