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喜歡巴西柔術?我們來看看長沙愛好者大家各自的理解!

智勇:為什麼我喜歡巴西柔術?因為原理差不多和遊戲成癮一樣,任何一個普通人,只要你在線時間夠長,你就可以讓一個剛剛上線的比你強壯的人拍地認輸,而且這是在每次訓練中都要反覆實踐,這樣就會反覆給你回饋快感的刺激,這樣實際上就是一種短暫快樂的成癮現象,給人繼續訓練的興趣。不過這是好的成癮,可以帶給你健康和防衛能力。

而其他武術,要麼像摔跤,門檻在那裡,要麼你本來就身強力壯,要麼你就要先接受各種基礎體能訓練,練到異於常人,這樣已經把很多身體素質類似我這麼差的拒之門外了。

再說站立格鬥類,則是兩頭都有門檻,你不是身體素質好得出奇,單憑練點技術,你甚至打不過一個個子比你高的人。如果你真的有幸晉級成高手了,也不可能天天都有人讓你揍,你也不可能每次實戰中都使出全力,只能點到為止。

至於中國武術則只能敬仰,不能實練。因為按現在很多人的邏輯,中國功夫不是不行,而是威力太大,一出手必打死人,所以不能使用。用少林足球裡吳孟達說周星馳的話:你腿法威力那麼大,一腳把飛機打下來賠得起嗎?

章老師:@Bjj樂洋陽 一氣讀完巴西柔術原理一文,盛讚前田光世及其老師對待其自傳統的科學態度,繼承又創新,得以上覆柔道,下啟柔術。中國傳武界太缺少這樣的科學態度,好惡雙方走了極端

看來嘉納治五郎才是靈魂人物,其"安全地實戰”的理念貫穿於柔道及其後繼者巴柔,但文中對"道"的揚棄其實不太合乎邏輯,更多是出乎項目獨立為一新“門派”需要。

張老師:

為什麼我喜歡巴西柔術?我們來看看長沙愛好者大家各自的理解!
為什麼我喜歡巴西柔術?我們來看看長沙愛好者大家各自的理解!

看了章老師的話,整理了一下我的觀點。

門派這個稱呼是中國傳武裡的裡腳布,尤其是中國民間業餘武術練習群體。為什麼會這樣?首先追求的是這個行業和項目裡的名,因為立了個門派,就有掌門人,就有名,有了權威,有了收徒的利益。最終這樣發展趨勢導致了整個項目或行業的封閉,最後一個個門派就變成了一個個夜郎國,然後為了維持自尊,不願意接受和學習新事務,也沒有途徑橫向吸收世界其它先進的技術、理論、訓練體系,最終導致了這樣的結果,最厲害的是祖宗,最厲害的是歷史上某個人,祖宗的東西就是好的,祖宗的東西不能變,這種可笑、可悲的行業狀況。

嘉納五郎不是第一個練柔道的人,也沒有創立柔道中的嘉納五郎門派,他把日本古柔術體系進行了現代化的改革,使其成為一項科學有效安全的競技格鬥術,通過技術理論的標準化和訓練體系的教育變革,才使這個項目有了長久的生命力,全世界才會流傳,接受,參與,練習,競技。這是嘉納五郎先生最偉大的地方。

反觀中國的武術類項目,不管怎樣太極拳,中國跤,都缺乏這種把自身項目,科學化,體系化的先驅人物。這裡面的核心問題是,中國人在這些行業內缺乏用科學和邏輯以及治學精神的人來對這些項目進行梳理,研究,剩下的只有利用門派,玄學,神技來維持自身的權威,利益,更可笑是還要把世界其它地區的格鬥技千方百計往自己身上貼,什麼空手道源自中國,柔道源自中國。

不是不尊重傳統武術,用傳統這個詞對競技格鬥術分類,本身就存在很大的歷史侷限性,也最容易產生誤解。競技格鬥,最容易分類的,是用規則來分類,規則能讓武者在相對公平的範圍內,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術,體能,來評判結果。

@Bjj樂洋陽 所以我加了個引號,暗示嘉納治五郎所倡之道本身已是現代性產物,因此柔道仍可以擴容的方式發展地面技術壯大自身。而柔術對柔道界發展地面柔術的排斥,其實是“門派”觀念在中國的變妝復活

不是的。柔術經過巴西人的發展,已經和柔道的體系在某些技術只有類似的地方,但是裡面的邏輯已經完全變了。就好像人和靈長類動物一樣,可以說都有耳朵眼睛鼻子,但是,能說是人和靈長類動物沒區別嗎

柔道比賽和柔術比賽,兩者一打就能區分開來,因為兩者,打鬥的邏輯有本質區別。

巴西柔術目前在世界範圍內,都只算是民間運動。我們要定義幾個詞,官方體制內,民間非體制,職業,非職業,這幾個詞中間有交叉有交集,但也有區別。

只要喜歡這個運動的,都能來練,前提條件,就是遵守約練公約,尊重訓練夥伴,尊重這項運動。無關商業,也沒有利益。

@Bjj樂洋陽 張老師立場很好,不過柔術進體院我想是有可能的,可能三五年內,也可能十年內,不會超過十年

討論的內容很精彩,各位頭條好友也可以發出自己的觀點,我在這裡恭候大家的回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