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红豆新生传习,粤剧惠民戏迷追捧

5月19日至20日,鹤山市2019年文化惠民粤剧送戏下乡活动粤剧专场演出在沙坪北湖广场和市文化中心剧场举行,由江门市粤剧传习所担纲演出传统粤剧折子戏,受到鹤山戏迷追捧。小编虽不是戏迷,但愿以摄影分享推广。

南国红豆新生传习,粤剧惠民戏迷追捧

江门五邑是著名的侨乡,也孕育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粤剧粤曲表演艺术家,著名的莫过于祖籍开平水口泮村的红线女(邝健廉)。鹤山也有名家,远一点的有祖籍古劳的吕玉郎,近一点的有祖籍龙口的李丹红。

南国红豆新生传习,粤剧惠民戏迷追捧

资料显示,粤剧艺术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周恩来总理把粤剧称为“南国红豆”,剧作家田汉先生评价粤剧为“热情如火、缠绵悱恻”。经过数百年兼收并蓄,粤剧不但流行于粤桂港澳台地区,随着粤籍侨民散居各地也传播到五大洲,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厉害了我的粤剧。

南国红豆新生传习,粤剧惠民戏迷追捧

江门市粤剧传习所是2017年1月组建的,前身是原江门市粤剧团,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粤剧演出团体,被誉为广东五邑侨乡艺苑的一枝奇葩。数十年来,传习所演出足迹遍及粤、港、澳、沪和美国。

南国红豆新生传习,粤剧惠民戏迷追捧

粤剧能够在江门五邑地区更有效广泛地传播、传承与研习,粤剧传习所功不可没,也是粤剧在新时代的新生,更可能是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文化需要的一种创新做法。

南国红豆新生传习,粤剧惠民戏迷追捧

公益性的定位有利于粤剧的传承和发展,毕竟地方戏植根于地方并存在了几百年,具有浓厚的地方群众文化底蕴。就说鹤山沙坪的北湖广场几乎天天都有粤曲发烧友私伙局吹拉弹唱,个别乡村也有。广佛等地城乡更是比比皆是……

南国红豆新生传习,粤剧惠民戏迷追捧

其实,粤剧观众既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既有年老的,也有年少的。传统文化也是要靠综合培养的,单靠发烧友私伙局是挽救不了粤剧的。丢掉了传统文化等于丢掉了民族的灵魂。

南国红豆新生传习,粤剧惠民戏迷追捧

粤剧折子戏短小精悍,是粤剧的精华。大多是取材于历史故事和传说,用岭南的语言动作表现假丑恶真善美,惩恶扬善,锄强扶弱,深受群众欢迎。各方应该以艺术精品的思维来培育,独自面对市场难以为继,让其自生自灭更不足取。

南国红豆新生传习,粤剧惠民戏迷追捧

民族的,传统的,才是有恒久生命力的。

南国红豆新生传习,粤剧惠民戏迷追捧

南国红豆新生传习,粤剧惠民戏迷追捧

(照片拍摄于2019年5月19—20日鹤山沙坪北湖广场和市文化中心剧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