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

罗马神庙

几乎所有人都不会对罗马帝国感到陌生,这一庞大帝国曾经代表了欧洲的辉煌以及巅峰。然而在罗马帝国解体后,其继承者西罗马帝国的历史很快就停止了,只剩下拜占庭帝国继续顶着罗马帝国继承者这一身份孤独的屹立在东方。虽然拜占庭人仍然以罗马人自诩,但此时的拜占庭已经变成了拜占庭,再也不是原先的罗马帝国了。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

罗马帝国疆域图

在西罗马帝国覆灭后,另一大帝国拔地而起,这便是法兰克王国。在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过后,教皇授予其国王"罗马皇帝"的称号。虽然该称号中有"罗马"二字,但是已经与罗马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了。当时间来到公元962年时,东法兰克国王奥托一世被冠以"罗马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由此开始。

在随后漫长的时间里,神圣罗马帝国取代了曾经罗马帝国在欧洲的地位,深深影响着欧洲历史的发展。但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和中国古代的皇帝存在着很大区别,总的来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更像是中国周王朝时期的周天子。整个帝国表面看上去铁板一块,实际上早已分裂成多个小国,只不过这些小国国王仍然对皇帝宣誓效忠而已。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

神圣罗马帝国国徽


东法兰克王国转化为神圣罗马帝国

在西罗马帝国覆灭后不久,日耳曼人中的法兰克人就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法兰克王国。从王国建立之初,法兰克王国国王就与天主教皇结成了"同盟关系"。即历代法兰克国王都皈依基督教,而基督教皇也要提供给法兰克王国宗教领域的优待。

公元800年,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得到了教皇的加冕,敕封其为罗马皇帝。从此,查理所统治的查理曼帝国(法兰克王国)就拥有了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有趣的是,拜占庭帝国作为罗马帝国的直系继承者,依然屹立在东方的君士坦丁堡。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拜占庭帝国虽然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罗马帝国,但其确确实实是罗马帝国的直系继承者,毕竟拜占庭帝国是从罗马帝国中分离出去的。而查理所获得的"罗马皇帝"头衔,只是一个头衔而已,意味着对查理功绩和对基督教贡献的一种肯定。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

拜占庭帝国疆域图

查理死后,查理曼帝国被一分为三,成立了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公元911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路易(孩童路易)去世,因其没有子嗣,所以德意志贵族康拉德一世受推举成为了新任国王。

在选举过程中,萨克森伯爵亨利成为了康拉德一世有力的竞争对手,为了迫使其让位,康拉德一世承诺在自己死后将东法兰克王国的王位传给他,这便是亨利一世,也是东法兰克王国萨克森王朝的开创者。

公元962年,亨利一世去世,王位顺理成章落到了其子奥托一世的头上。与此同时,奥托一世还是萨克森公爵和德意志王国的国王。对于这种奇怪的"兼职"身份,英国牛津大学现代史Geoffrey Barraclough(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教授在《Holy Roman Empire》一文中曾经提到:

"It can be regarded as a political institution,or approach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olitical theory,or treat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history of Christendom as the secular counterpart of a world religion。"

(译文:它可以被视为一种政治制度,或者从政治理论的角度来探讨,或者在基督教史的背景下被视为世界宗教的世俗对应物。帝国的历史也不能与它的组成王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历史混淆或等同,尽管它们显然是相互关联的。组成领土保留了他们的身份;皇帝除了皇冠,还戴着他们王国的皇冠。)

奥托一世继位后不久就率兵攻入了意大利地区,巩固了教皇的地位。教皇为了感谢奥托一世为教廷所做出的贡献,故而选择在意大利加冕他为罗马皇帝。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

东法兰克国王、神圣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奥托一世

讽刺的是,为奥托一世加冕的约翰十二世教皇十几天后便被他废除了教廷首脑的地位,转而扶持亲近奥托一世的立奥八世为新一任教皇。与此同时,二人之间还制定下了《奥托特权协定》。该协定规定,此后的教皇要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效忠,并且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决定教皇的人选。从该协定生效之日起,世俗皇权开始凌驾于宗教神权之上了。

在奥托一世看来,带领神圣罗马帝国崛起并走向强大的第一步便是对外扩张,所以将目光瞄准了拜占庭帝国。在加冕仪式结束后不久,奥托一世就向拜占庭帝国发起了进攻,但却未能取胜。同样,拜占庭帝国也无心与他争执这一尊号,故而选择以承认奥托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身份来换取和平。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

罗马教廷徽样

令人惊讶的是,奥托一世在进攻拜占庭帝国的计划受挫后,立刻更改了外交政策,与拜占庭帝国重新建立起了和平关系。按理来说,急于对外扩张的奥托一世应当继续厉兵秣马,再度攻向拜占庭,但是奥托一世有着更多的考虑。

在笔者看来,奥托一世之所以选择与拜占庭立刻恢复和平关系的原因一共有两点:

  • 其一,此时的神圣罗马帝国仍然处于初生期,东部的拜占庭帝国早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不仅如此,此时的拜占庭帝国的境遇已经较西罗马帝国覆灭之时有了很大的转变,已经处于上升期。此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如果继续和拜占庭帝国开战,不仅胜算较小,很有可能因过度东征而导致国力被严重消耗,最终丧失崛起的机会。
  • 其二,神圣罗马帝国并没有非要消灭拜占庭帝国的必要。虽然二者都悬挂着"罗马皇帝"的头衔,但本质上是不同的。拜占庭帝国皇帝的"罗马皇帝"是真正的罗马皇帝,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头衔只是一个虚衔。二者的名字虽然相同,但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既然没有消灭拜占庭帝国的必要,那么就不如将有效的兵力优先投入到对那些弱势地区的征服活动中去,以求收益最大化。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

拜占庭帝国皇帝形象

占领奥地利,扩大帝国版图

在奥托一世统治时期,神圣罗马帝国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并不断对外扩张。不过,整个神圣罗马帝国却没有一个最为繁荣的核心,这是因为神圣罗马帝国并没有首都,奥托一世不断游历在帝国境内办公,使整个帝国都处于一个全面发展的进程之中。

公元1002年奥托一世病逝,此后的神圣罗马帝国虽然仍然处于上升阶段,但上升趋势已经放缓,直到公元1273年哈布斯堡王朝的建立,使神圣罗马帝国迎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需要提到的是,自公元1254年过后,神圣罗马帝国出现了皇位空缺的现象,并一度长达20年。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一旦皇位出现空缺,那么就没有人能够将神圣罗马帝国整合在一起,分裂只是时间问题。(这一时期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几名君主只是为了获取该头衔而已,并未参与到神圣罗马帝国的治理中来,故而称其为"空位时代")确实,在这20年间,帝国内部十分混乱,各阶级之间都在不断内斗,这就为后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皇权衰落埋下了伏笔。对此,《哈布斯堡王朝启示录》一文中曾经提到:

"15世纪以来,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家族统治者主要涉及三重身份:第一,奥地利大公国君主;第二,家族世袭领地国王;第三,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是由于领土的分散性、多宗教与多民族国家构成的复杂性以及贵族保守势力抵制改革,几百年来哈布斯堡王朝在尊享荣耀之时往往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

哈布斯堡家族徽样

公元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成员鲁道夫一世受到各方势力推举,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自此,帝国进入了哈布斯堡王朝时代。鲁道夫一世刚刚继位就开始发动对外征服战争,这和他性格好战有着很大关系。不过在出兵远征之前,鲁道夫一世还是决定先整治一下帝国内部的混乱局面。

首先他先确立了自己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地位,只要有人参与到反对自己皇位的活动中来,即刻就会被宣布为叛军。神圣罗马帝国在经历了二十年空位时期后早已经变得混乱不堪,所以该项政令刚一发出并没有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重视,忍无可忍的鲁道夫一世决定以武力的方式巩固帝国内部的秩序。

随着一场又一场平叛战役的结束,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社会秩序终于稳定了下来。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一世

与此同时,鲁道夫一世还急需获得贵族集团的支持,否则他的皇位依旧不稳固。为了自己的利益,鲁道夫一世不惜选择牺牲平民的利益,帮助各地的封建领主镇压平民起义。至此,鲁道夫一世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权威已经得到了确立,这就方便了他接下来的对外征服运动的展开。

即便帝国境内的封建领主都认可鲁道夫一世的皇帝地位,但鲁道夫一世的势力仍然十分弱小,甚至无法以皇帝名义调动其他封建领主的军队。为此,他决定尽快扩张自己的领地,同时也是扩大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土。公元1276年,鲁道夫一世宣布与奥地利进入战争状态,很快就占领了波西米亚,奥地利的其他地区也很快被划入神圣罗马帝国之下。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奥地利就成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根据地",对该地的统治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

如今的波西米亚

在随后的时日里,鲁道夫一世愈来愈感觉到皇权地位衰微给他带来的阻碍有多么严重,故而在其晚年时一直致力于强化中央集权。可惜的是,他的军功虽然卓著,但政治成就却没有那么耀眼。在帝国内部各贵族的反抗下,仍然没有完成中央集权。不过,经过鲁道夫一世的努力,哈布斯堡家族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世袭继承权,这为后来帝国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此后的时日里,鲁道夫一世的后代都致力于帝国版图的扩张和内部稳定的强化。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时期内,神圣罗马帝国在整个欧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哈布斯堡家族对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控制能力却越来越小,这是因为帝国境内的封建领主势力愈来愈大所造成的。到了帝国中后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力更是大不如前,基本上已经无法控制帝国境内的封建领主。即便许多皇帝曾经想要效仿鲁道夫一世那样强化中央集权,但最终大多都遭遇了失败。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

哈布斯堡家族的起源地

随着拿破仑的崛起,神圣罗马帝国覆灭

在神圣罗马帝国走过了十个世纪以后,终于迎来了下一个命运转折点,只不过这次并不是中兴,而是灭亡。

公元1769年,一个影响了整个欧洲历史走向的人在法国科西嘉岛出生,这就是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的崛起出乎了所有欧洲人的意料,他以迅雷不及之势横扫欧洲各地,使欧洲各国不得不组建起反法同盟来抵抗他的入侵。然而即便如此,依然不能够阻止拿破仑前进的脚步。公元1804年,法兰西共和国正式转向了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也得到了教皇庇护七世的认可,并亲手为他加冕。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

拿破仑加冕仪式

次年,英国、俄国和奥地利三国组成了新的反法同盟,与拿破仑相战于乌尔姆。和前两次反法战争一样,拿破仑又一次获得了胜利。奥地利的战败就意味着神圣罗马帝国的战败,拿破仑因此向神圣罗马帝国施压,迫使其解体。公元1806年,拿破仑逼迫奥地利的弗朗茨二世放弃罗马帝国皇帝的尊号,并予以废除。不过,弗朗茨二世的奥地利皇帝之名却被保留了下来。《哈布斯堡王朝启示录》一文中曾经提到:

"···军事打击令奥地利政权摇摇欲坠。1806年···在涉及废除农奴制以及加强哈布斯堡帝国重要集权的改革时,一如既往地遭到了奥地利以及领地贵族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封建势力如顽疾一般对抗这所有的政治现代化改革措施,哈布斯堡王朝的能量在19世纪被进一步消耗。"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

被迫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尊号的弗朗茨二世

拿破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要做真正的欧洲皇帝,而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很明显,拿破仑是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封建帝国,所以想要极力摆脱神圣罗马帝国的影子。在欧洲人的传统观念看来,整个欧洲只能有一个皇帝,但是却可以有无数的国王,所以拿破仑才非要废除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一头衔,这也是如今绝大多数人所不能够理解的地方。

如果说拿破仑是针对奥地利的话,那么自然应当废除弗朗茨二世的皇帝头衔,而不是仅仅只废除了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当弗朗茨二世放弃这一尊号后,神圣罗马帝国也随之宣告覆灭了。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

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


结语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神圣罗马帝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罗马帝国没有任何的关系。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经用一句话就对二者进行了高度概括,即"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

不难发现,整个神圣罗马帝国从建立之初就处于一个奇怪的环境下,不仅神圣罗马帝国的百姓和皇帝并非罗马人,就连政治制度也和罗马帝国不同。如今的德国人更是将其称之为"德意志第一帝国",这也就印证了标题所言: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和罗马帝国没有关系的"罗马帝国"。

虽然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帝国并不能划上等号,但二者所获得的成就和辉煌确是可以画上约等号的。无论是哪个帝国,都对整个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欧洲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可惜的是,神圣罗马帝国由于内部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也就是封建领主割据,拒绝统一,这就导致整个帝国并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也为后来神圣罗马帝国分裂成诸多欧洲小国,且至今无法一统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1.《Holy Roman Empire》,Geoffrey Barraclough著

2.《哈布斯堡王朝启示录》,黄萌萌著

文章内容来自今日头条:小白史观 独家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存在疑义,请联系删除。)我们将持续为大家输出精彩的原创文章,欢迎小伙伴们订阅转发及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