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豌豆”致富“大產業”促農增收上億元

“小豌豆”致富“大產業”促農增收上億元

豌豆連片種植

雲南楚雄網訊近年來,祿豐縣一平浪鎮以抓黨建促脫貧為統領,因地制宜,精準發力,大力發展青豌豆種植產業,帶領群眾踏上小康之路。一平浪鎮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積極探索高原特色產業發展新模式,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讓貧困戶能增收,實現如期脫貧。

“小豌豆”致富“大产业”促农增收上亿元
“小豌豆”致富“大产业”促农增收上亿元“小豌豆”致富“大产业”促农增收上亿元

群眾採摘豌豆

黨建引領探尋“致富路”。在17年前,一平浪鎮阿井村黨總支黨員徐應榮同志試種成功後,在黨總支及黨員的引領帶動下,開始在阿井、納甸等地開始試種,試種當年,青豌豆畝產達1噸以上,畝產值比種植其它農作物翻了一倍以上。一平浪鎮就緊扣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把豌豆種植作為產業選擇的突破口,以助農增收為主線,科學引導農戶高效利用土地,努力提高土地複種指數,提升土地產出能力,積極探索致富新路子,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小豌豆”致富“大产业”促农增收上亿元
“小豌豆”致富“大产业”促农增收上亿元

冷庫車間包裝豌豆

壯大規模喜收“黃金豆”。2003年試種奇珍長壽仁甜脆豌豆成功後,一平浪鎮把豆產業發展作為推動綠色崛起,在綠水青山中種出金山銀山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戰略舉措來謀劃,在全鎮大面積推廣種植豌豆產業,形成優勢特色產業、扶貧產業、致富產業。一平浪鎮豌豆的種植規模從最初的10畝發展到了現在的2萬畝。種植戶從13戶發展到了現在的6000餘戶,全鎮38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也參與到青豌豆種植行業中,在豌豆產業的助力下,目前已全部脫貧。

產銷兩旺拓寬“增收路”。豌豆不但美味,還含優質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及微量元素,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讓健康無憂。由於豌豆品質好、上市早、有規模等特點深受種植戶及消費者青睞。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末,一平浪鎮大量上市和收儲的青豌豆遠銷湖南、成都、安徽等地,成為“菜籃子”市場上的“香餑餑”,群眾採摘好豌豆後不用上街銷售,只要抬到鄉村公路上便會被商販搶購一空,不少商家為了搶貨源還直接上門收購,市場非常緊俏。

推陳出新增收“錢景廣”。在烤煙地裡或玉米地裡套種豌豆,利用煙桿或玉米秸稈做天然支架在田間拉線形成藤盞,為豆蔓提供足夠生長空間,生長期間充分利用煙地或玉米地裡的剩餘肥力,提高豌豆產量,降低生產成本,今年,全鎮充分合理利用煙桿和玉米秸稈資源種植豌豆達5000餘畝,這個“稈+豌豆”的廢物巧利用發展模式,不僅提高土地的利用價值,還為農戶增加了經濟收入。

建設市場步入“快車道”。為維護豌豆市場正常經營秩序,確保青豌豆購銷雙方利益最大化,一平浪鎮整合50畝土地建設農產品交易市場。把一平浪鎮2萬畝青豌豆推上“產銷兩旺”、增收致富、提質增效的“經濟浪潮”。不僅規範了轄區農產品交易活動,更方便廣大群眾及時瞭解當日市場動態,消除佔道交易的安全隱患,營造了規範有序、便捷高效、安定和諧的交易環境。收購、銷售“兩張網”將常態化成為綠色共享、長期穩定的一平浪鎮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和網絡,為怡美小鎮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小豌豆”致富“大产业”促农增收上亿元“小豌豆”致富“大产业”促农增收上亿元
“小豌豆”致富“大产业”促农增收上亿元

豌豆交易現場

在足不出戶的疫情防控期間,豌豆為農戶增加了不少的額外收入。據測算,全鎮2萬畝奇珍長壽仁甜脆豌豆畝產可達1.2噸,年產量達到2.4萬噸,產值約1.2億元,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在一平浪鎮,奇珍長壽仁甜脆豌豆已經慢慢變成了“致富黃金豆”!“綠豌豆”變致富“黃金豆”鼓起了種植戶和商販的“錢袋子”,是一平浪鎮廣大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幸福豆”。(康曼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