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最好的教育,蕴藏在爱、尊重与陪伴里

瑞士女作家约翰娜·斯佩丽,一生主要从事儿童教育与儿童文学创作,1880-1881年首次出版《海蒂》,借此一举成名。

而这本书也成为西方儿童文学史上一部公认的经典,被翻译成70多种语言。后被改编成电影,于2015年在德国上映。

《海蒂》主要讲述了幼年失去父母的小女孩海蒂,被姨妈送去瑞士山区离群索居的爷爷家里生活,在她与爷爷培养出感情之后,又被姨妈卖去为富家小姐克拉拉当玩伴,两个孩子很快成为好朋友,但由于思念爷爷,海蒂最终回到山上,重获自由。而患有腿疾的克拉拉也在海蒂的帮助下,找回快乐,并重新站立起来。

小说整体以治愈为基调,从中映射出的教育理念引人深思。那么我就以“儿童教育”为主线,从克拉拉奶奶对海蒂独特的激发兴趣式教育,爱与陪伴远高于物质生活的价值取向来解读《海蒂》背后蕴藏的教育智慧,最后基于作品谈谈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海蒂》:最好的教育,蕴藏在爱、尊重与陪伴里


01、海蒂虽身世不幸,但克拉拉奶奶的独特教育,促使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海蒂原本徜徉于广阔的牧场,无拘无束,来到克拉拉家里时,与规矩繁杂的上流社会交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她对学习的“认知偏差”,令她成为管家和家庭教师眼里的“笨孩子”。

认知偏差是人们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

牧场小羊馆儿对于学习的厌恶之情,促使海蒂对于学习朗读产生反感与消极情绪,误认为自己像小羊馆儿一样,就算认真学习也依然学不会,这便是认知偏差。

而认知偏差令海蒂不曾对学习朗读一事用心,尽管家庭教师多次教海蒂辨认字母,但海蒂源于内心的抵触,依旧什么都学不会,令管家对她鄙夷,也令家庭教师不再对她抱有希望。直到克拉拉奶奶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海蒂》:最好的教育,蕴藏在爱、尊重与陪伴里

克拉拉的奶奶慈善而温柔,并未听信管家的谗言,而是选择亲自去看望海蒂,并待她如自己的亲孙女。奶奶带了许多书,书中五颜六色的图画成功吸引了海蒂,经过交流,奶奶发现海蒂并非是学不会,而是出于认知偏差,没有找到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奶奶为她讲述绿色牧场上牧童与小动物的故事,引起海蒂的好奇心,却在关键之处戛然而止,告诉海蒂,如果她学会了诵读,自己就可以读故事。正是这种对兴趣的引导,使海蒂开始认真学习认字和朗读。

海蒂学得认真又快速,一周后,面对众人为大家朗读,惊煞了管家和家庭教师。从此海蒂爱上了学习,同时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回到阿尔卑斯山之后,依旧不忘努力,还带领厌学的小羊馆儿学会朗读。

但如果,奶奶没有用故事情节引起海蒂的兴趣,也同家庭教师一般强制,那么海蒂的学习欲望也不会被激发,可能真的永远都无法学会朗读。这就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如果不去了解孩子学习不好的根源,是没有办法帮助孩子提高的,就像家庭教师的死板教育教不会海蒂一样。只有发掘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而孩子的学习与成长,从来都离不开激发兴趣和动力。

《海蒂》:最好的教育,蕴藏在爱、尊重与陪伴里

02、克拉拉富家小姐的身份和海蒂产生强烈的对比,凸显爱与陪伴远高于物质生活的价值取向

优渥的家庭条件带给女孩克拉拉富足的生活——住在城堡一般的房子里,有管家和仆人照看,还有漂亮的衣服、极好的食物,她拥有着许多贫穷小孩做梦都不曾拥有的一切,看上去令人好生羡慕。

但她的母亲很早过世,父亲大部分时间又在外奔忙,加上她身患残疾,只能在轮椅上度日,从未走出家门,令她倍感孤独寂寞与束缚,直到海蒂的出现,改变了她。我们不禁开始思考:

① 作者将克拉拉的成长环境作为一种映射,侧面展示出孩子的身心成长来源于父母的陪伴

一个孩子,从小就缺失了母爱,本应获取更多的父爱补偿,却因父亲的忙碌,只得到富足的生活。虽有管家照看,但更多的是被各种上流社会的规矩所约束,她没有朋友,也缺失了孩子该有的快乐天性。

反观海蒂,虽家境贫寒,但她有爷爷的陪伴,徜徉于广阔的草原牧场,无拘无束,令她性情纯真活泼。在来到克拉拉身边时,也为克拉拉带来了阳光和欢乐,在她的陪伴和影响下,克拉拉不再孤单,走出阴郁。

纵观这般物质重于陪伴的亲情,不难发现这是许多家庭生活的现状。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只能用丰厚的物质生活来弥补,小时候给孩子买昂贵的玩具,长大了为孩子花钱上好的学校。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少了许多心灵的陪伴,导致孩子性格孤僻,待人冷漠。

之前《妈妈是超人3》热播时,黄圣依与儿子安迪最初的相处模式完全不像是母子,究其原因是黄圣依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孩子。当记者问安迪:“平时爸爸妈妈不陪你,会感到孤单吗?”,安迪的一句:“不孤单,因为我习惯了。”令黄圣依霎那间潸然泪下,也令屏幕这端的我们红了眼眶。

在我看来,给予好的物质并没有错,但对于孩子来说,相较于物质生活,父母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爱与陪伴中长大的孩子,才会具有健全的人格,内心富足,更懂得去爱别人。

《海蒂》:最好的教育,蕴藏在爱、尊重与陪伴里

② 克拉拉腿疾的复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新的人生开启,暗示着阴霾和过去的不堪都已消散

从小说中我们真切感受到,克拉拉年幼丧母,又碍于腿疾,终日困于家中,郁郁寡欢。在她去位于阿尔卑斯山上的海蒂家做客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秀丽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无一不令她心旷神怡。最后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奇迹般站立。

正常来说,一个真正患有腿疾的人是不会一瞬间就好起来,而克拉拉在阿尔卑斯山牧场突然学会站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克拉拉患得是心理疾病——躯体化障碍。

所谓“躯体化障碍”是指一个人本来有情绪问题或者心理障碍,但却没有以心理症状表现出来,而转换为各种躯体症状表现出来。

克拉拉的“躯体化障碍”,是年幼时积郁成疾,而疾病又令她更为抑郁,以此恶性循环。

关于心理疾病我们听到的更多是焦虑症、抑郁症,少有躯体化障碍,却不知这种疾病很常见却也很容易被忽视。

就比如,很多家长会奇怪孩子为什么一上学就喊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又什么事都没有,总认为孩子是因为不想上学而无病呻吟,却不知这其实是“躯体化障碍”。

孩子往往是出于某些原因不想去上学,但又不得不去,一直压抑着自己,久而久之引发身体疾病,最后形成条件反射,一上学就感到不舒服。而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问清楚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帮助孩子一同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病自然就好了。

《海蒂》:最好的教育,蕴藏在爱、尊重与陪伴里

03、基于《海蒂》这部作品的价值观,这部分我来讨论下: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对孩子身心成长的最好滋养?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

大山里成长的海蒂可以爱上学习,多年腿疾的克拉拉可以学会站立。我们对孩子以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代表着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我们从《海蒂》中,读出了哪些教育方式呢?

① 父母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李嘉诚曾经说过:“一个人在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央视著名主持人杨澜在生下儿子后,放下工作专心在家陪伴孩子一年时间,给了儿子最需要的安全感,在后来的日子里也一直没有缺席。在她的陪伴和教育下,儿子以优异成绩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她说,她很庆幸当初放弃工作陪伴儿子,不然错过的会是儿子的整个人生。杨澜用切实行动告诉所有父母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多数家长以“工作忙没时间”、“赚钱养家”标榜自己,常常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家,或是交由老一辈看管。却不知道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心理创伤,对之后的人生也会有极大负面影响。

而近年来,青少年与父母反目成仇或轻易放弃生命的事件频发,促使社会越发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经分析发现,这些孩子大多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缺少爱。

所以,父母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请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长。

《海蒂》:最好的教育,蕴藏在爱、尊重与陪伴里

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格拉瑟曾提出“积极上瘾”,通过激发兴趣,让孩子自主探究,收获成果,从而持续地上瘾。

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孩子更是如此。就像海蒂,家庭教师教不会她朗读,克拉拉奶奶却能运用兴趣带她走入知识的海洋。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催化剂,对孩子的学习有不可小觑的内驱动作用,而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孩子眼中的世界,一切都是新奇的,抓住这一点,并加以引导,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促使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去探索学习。

比如对孩子的英文启蒙就可借用克拉拉奶奶的方法,给孩子看图画富有吸引力的英文故事书,引发好奇心,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③ 平等尊重,给予孩子心灵上的自由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说:“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

儿童心理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给予其心灵上的自由。在我们看来,海蒂生活穷苦是不幸的,但爷爷给予她爱和自由,是富贵女孩克拉拉所没有的。所以她天真活泼,纯洁善良,发自内心快乐的同时,也为身边人带去欢乐。

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天性,学会尊重孩子本该有的样子,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海蒂》:最好的教育,蕴藏在爱、尊重与陪伴里

写在最后:

富有的物质生活令人羡慕,但内心的富足更令人向往。孩子的一生很长,走的是泥泞小路还是平坦大道,取决于孩子幼年的成长模式与家庭的引导。

养育孩子,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治愈童年。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一个幸福的、可以用来治愈一生的童年,是当代人对《海蒂》的最大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