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成名真的好嗎?從李一男到蔣凡,那些腳踩祥雲的男孩

張愛玲說過:成名要趁早。這話被很多人奉為桎梏。但這句話真的對嗎?結合張女士的一生來看,這話還真就難說對錯。

更重要的是,很早就成就大名的男孩們,還真的有攤上事的。

近段熱門的天貓總裁事件,很多人看蔣凡,都是拿去年的某東強子BOSS比。而筆者,卻不自禁想到的是李一男。而思考的著眼點,不是小三,而是少年成名後的不羈與迷失。

華為李一男的故事,似乎都過去好久了,當時可謂轟動一時。互聯網時代就是這樣,無論當時炒的如何翻天覆地,只要翻篇,就是過眼雲煙,了無痕跡。

二者相比。一個是實體科技龍頭華為曾經的天才接班人。一個是網絡科技龍頭阿里盛傳的接班太子。

就引起爭議的原因來說,二者完全不同。而相同的,是少年成名後,在其身上出現的巨大爭議。

如果再回溯更久一點,也有一個,聯想早年少帥級的孫宏斌,如今是融創的BOSS。

這三位,無一不是天才中的翹楚,無一不是年紀極輕就達到了常人一生都難以企及的地位,而又遇到了引發爭議的大麴折。

筆者不願去討論其間的是是非非。作為旁觀者,我們既無法真正接觸事實,也不可以站在制高點去評判。筆者僅僅是感嘆,為什麼有些天才少年成名,卻又莫名遭受大波折。這其中有沒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少年人的成熟,到底要跨越那些東西,在那些內容上成熟呢?

一、能力的成熟。能力特指工作能力,這也是傳統上對成熟的定義。意指一個人的工作能力達到一個非常高,非常圓滿的狀態,謂之成熟。說某人成熟,是對其能力的巨大獎賞。與成熟相匹配的,則是其作為成功者獲得的地位,權位,金錢。

所謂能力越大,貢獻越大,自然在組織中的位置更高。

二、身體的成熟。少年成名和中年成名者的區別之一,就是少年人的身體發育還未到巔峰,沒有完成身體上的完全成熟,未能完整地體會到個體在生物學上的盛衰之道。

尊重科學,承認自然規律,這是理性,這一點是不應該被迴避的。年輕氣盛就達到高處不勝寒,面對的誘惑會更多,更難抗拒。這個時候,還能做出最佳選擇的,就更加稀少了。

三、人生經驗的成熟。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無論一個人能力的大小,但有些人生閱歷,只和時間相關。所以人生中的經驗,有一部分就是歲月的積澱。這一點是少年而多金者,客觀上存在的一點不足,沒法迴避。有些人說某人的人生精彩,一年當十年用。這基本是扯淡。

世人傾慕成功者,假如這個成功者又是如此的年輕,如此的英俊,那這種傾慕、崇拜,就可能轉化成不理性的力量。而又有多少青年俊彥能始終不忘初心,修的心如止水呢?

中國文化是講究剛柔並濟的,中庸之道,過猶不及。而這其實又有些不近人情。世人追求成功,當然是越快越好。出名不就是該越早越好嗎?可是,如果看一看歷史,則很難說,太早成名就一定好。

傷仲永的故事就不說了。很多歷史上特年輕就建立煌煌功業的,莫名的,會有不那麼好的遭遇。而相反某些“若愚”的,不聲不響間,成就極偉大的功業。

筆者試列舉一些例子,不代表任何觀點,僅就歷史上真實的人和事,就事論事。

西漢名將霍去病,年二十建蓋世奇勳,奈何天不假年。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中,唐伯虎少年連中二元,才名動天下,世人認為他必中進士甚至可連中三元,然其後遭遇極坎坷。反之四才子中的文徵明天資最弱,少年坎坷,一生功名不得意,然潛心學問,不僅得享高壽,所達文學藝術成就也是四才子中最高。

明代最著名的名相張居正少年時鄉野稱之為神童,12歲中秀才,13歲應鄉試,卻為當地巡撫顧璘故意讓其不中,以挫其銳氣,避免少年過剛。而張居正是經歷過反覆磨練,最終成為一代名相,建立煌煌改革大業,成為後世標榜。

清代最偉大的臣子,曾國藩,直至中年依然平平,然則風雲際會下,建奇功,成大業,成為歷史上數得著的“半個完人”。同期左宗棠,四十還是平民,卻無礙其最終輝煌成就,左公收復新疆,功在千秋。

世人都帶著煙火氣,不是神仙。追求名利是真實的人生。對於那些宛如開了掛的人,那些似乎腳踩祥雲的青年成功者,普通人大多抱著複雜的神色。

一方面我們羨慕,欣賞讚美這些人的天縱奇才,努力上進。另一方面,多多少少有被碾壓的壓力,感受到人生的不公平。這是真實地、複雜地人性。畢竟我們都不希望“贏家通吃”,尤其作為後來者,天花板太厚,總是一件頭疼的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開掛般的人生,他(她)的成功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他(她)的壓力也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無論如何,希望每個人都安好。希望那些先成功的能保持初心,始終走在正確的路上。也希望那些後來者們不要焦慮,不要喪氣,成功不在於先後。

人生是一段長長的旅程,在旅程的每一段,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這個世界,既有20來歲就創業成功的,也有40多歲才開始創業的,比如任正非老爺子。太早成名,或者說在人沒完全成熟前就成功,未必一定是一件好事。當然,它也不該是一件壞事,關鍵還在人。李一男現在生活是歸於平靜了,融創老總則把人生過的更輝煌,也祝福天貓總裁未來的路越走越寬吧。

年少成名真的好嗎?從李一男到蔣凡,那些腳踩祥雲的男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