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暢遊完成私有化,中概股離開華爾街成潮流?

近日聚美和暢遊均完成了私有化運作,而此前它們給出的理由是資本市場對於其嚴重低估,影響了融資進程,如果無意外的話它們很可能會選擇到香港重新上市。但是在此之前,它們還必須要給出一個不錯的業績財報。但聚美想要重現當年的輝煌,難度很高;而端遊平臺在美股的估值偏低,也是導致暢遊私有化的直接誘因。

從此前的360、噹噹網,再到現在的聚美、暢遊,很多中概股都選擇進行了私有化,這既是美股市場對其不認可的無奈舉措,也是中概股企業在夾縫中求生的不得已的行為,但無論是從哪方面來看,進行私有化操作都體現出了企業求生的慾望。如今因為疫情的影響,互聯網企業也遭受了很大的損失,私有化未嘗不可。那麼,未來中概股私有化會成為潮流嗎?

聚美、暢遊的私有化,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

早在2016年的時候,聚美優品陳歐就提出進行私有化操作,可是當時他提出的是以7美元每股的價格來操作,相比聚美22美元的發行價格和最高37美元的股價,這個價格實在是太低,中小股東又不買賬,迫於公眾輿論的壓力,陳歐只能於2017年11月便終止了私有化的操作。直到2020年初,第二次私有化才又被提上日程,而此時聚美的股價已經跌到了2美元每股的水平,相比2016年更是慘烈。但是這次,陳歐終是如願以償了。

而暢遊的私有化在三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它是搜狐旗下最賺錢的業務之一,但是在美股市場被嚴重低估,而國內市場對於互聯網遊戲平臺的認可度卻是越來越高。在2017年的時候張朝陽就開始動了暢遊私有化的心思,只不過是未能達成。於是在2019年9月份,搜狐再次遞交了私有化請求,這次暢遊終於成為了搜狐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私有化完成之後,搜狐的股價暴漲了25%,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張朝陽的這一步確實是走對了。

近年來中概股在美股市場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除了360早先一步完成了私有化並於國內A股成功上市外,陌陌等幾家公司均是已經取消了此前的私有化要約進程。此前中概股企業一直進行的私有化不成,最大的原因就是受到中小股東的抗議以及來自輿論市場對於其低價格私有化的質疑。但如今的情況則是不同了,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股市都在遭遇下滑,資本市場對於中概股的約束小了很多,另一方面是企業的私有化決心愈發強烈,都使得此次中概股進行私有化容易了許多。

完成私有化不是終點

在聚美和暢遊完成私有化之後,接下來又該如何操作呢?它們至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在國內A股重新上市,一個是在港股上市。當然,再不濟繼續進行運營,暫時先不考慮上市的事情。畢竟聚美和暢遊都是具備成熟的運營體系和營銷渠道,在市場中還有著不小的能量,即便如今聚美表現不佳,在電商市場的份額越來越低,可是平臺用戶依然不少。再借助於現在直播帶貨的大趨勢,美妝平臺依然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而暢遊本就是搜狐旗下最賺錢的項目了,張朝陽的手中握有搜狐、搜狗和暢遊三大業務平臺,但是搜狐和搜狗加起來都比不過暢遊。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暢遊的營收達到了4.5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淨利潤為1. 78 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約為5000萬美元。因此無論是從營收,還是從淨利潤上來看,暢遊都擁有非常強勁的增長能力,除此之外,暢遊手中還有約3.06億美元的現金,名下十數億的固定資產。可是就這樣,暢遊在美股的市值卻一直都保持在3億美元左右,如果能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的話,它必然會有更好的表現。

中概股離開華爾街會成為潮流嗎?

受到不同的資本市場運營規則的影響,中概股在美股市場的表現並不好,除了一些大的電商公司,類似於阿里、京東和拼多多等,能憑藉運營模式和營收利潤的表現得到很好的資本回報外,其他的中小企業很難獲得市場投資者的關注。而且中概股在美股市場被普遍看衰並不是近兩年才有的事情,這是一直都存在的。因此,很多中概股企業才會有了私有化的心思,只不過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

本來市場對於中概股就不感冒,再加上如今疫情的影響,很多中概股企業都會考慮其帶來的影響,當下也是他們進行私有化最好的時機。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中概股企業,選擇進行私有化操作進程的推進。

筆者認為聚美和暢遊的私有化是其長期推進的結果,企業平臺一直都在做著準備,因此才能在這個時間點成功完成私有化,而其他的中概股企業是否也會選擇在這個時候進行私有化還未可知,但大多數有想法的中概股企業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