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2020首期博物馆探馆,我们走进成都西二环最贵的茅屋——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关于这里,以下的这些“热知识”你都知道吗?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茅屋草堂

提问:杜甫草堂有多大?其中都有哪些看点?

答:300亩。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作为诗圣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经了宋元明清数代人修葺,如今的杜甫草堂俨然已成为囊括建筑、山水、诗歌文化的综合性园林胜地。除了被秋风卷走三重茅的茅屋,其中不乏广为世人追崇的热门打卡点。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首当其冲的自然要属大名鼎鼎的少陵碑亭,此处出名其一系此为草堂最具历史价值的景点,其二则系因其内树有果亲王允礼亲笔书写而成的“少陵草堂”四字石碑,也就是《甄嬛传》里与嬛嬛相爱的那位十七爷。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果亲王允礼受命护送七世达赖进藏,途中路经成都拜谒草堂时特留下此手迹。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此处较茅屋更被视为草堂象征,说是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毫不为过。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少陵碑亭

过了少陵碑亭,不远处便是花径。花径位于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之间,其名取自杜甫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是一道连接两处景点的夹道小径。其间茂林修竹,景色清幽,是游览草堂必不可错过的景点,游览拍照打卡必备!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花径

既入了花径,刻于青花碎瓷的“草堂”二字自不会落下。此二字原成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出自当时时任四川劝业道道尹周善培之手,但因战乱而遭受损毁,如今照壁所刻字系为其弟周竺君所书。因着其标志性的“草堂”二字,此地历来便是草堂内最热门打卡点之一,其中更不乏政商界的知名大佬。1958年,毛主席便在此处长久驻足,并留下背景照一张。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青花影壁

提问:“蓉漂”杜甫为何来到成都,在成都住了多久?

答:公元759年,因政治斗争而遭贬黜的杜甫对朝堂深感失望,加之一路对民间疾苦的所见所闻,毅然辞官携家自华州向西而去。几经辗转,在秦川、同谷二地寻居无果后,杜甫终将目光投向西南,前往成都寻求安身之处。

同年冬日,杜甫一家历经险阻抵达成都。初至成都的杜甫受成都尹裴冕照拂,暂居于浣花溪边草堂寺之中,日子倒也过得下去。不过寺院毕竟非久留之地,杜甫自然也晓得这个理,于是便四处张罗着寻个好地段修筑草堂定居。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公元760年春,在一票亲友资助及作诗“众筹”的骚操作下,杜甫开建草堂,并于春末时建成。自759年至765年,抛开因严武离蜀而在外流寓的一年余,杜甫共在成都居住3年零9个月。


提问:生活拮据的杜甫,却住这么大的草堂?

答:非也。草堂建成之初构成单一,仅为寻常农户人家样式,面积亦不会过大,此在诗《堂成》有较为清楚写道:“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至于草堂被扩建只如今规模,则与后人对杜甫的追崇不无关系。

公元765年,杜甫离开成都,草堂也日渐芜没。此况直至公元902年,唐末诗人韦庄任职蜀中掌书记后才得以改善。此韦庄乃是杜甫铁粉一枚总想着为偶像做些什么,于是便趁着职务之便沿着浣花溪搜寻草堂故居。经了一通寻访,终在一片杂草中寻得了“柱砥犹存”的茅屋原址,即刻便下令命人重建。不过此次重建乃是粉丝自发行为,故并未在建筑规格上多有增设。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此后千年,草堂屡经兴废,历经宋元明清数次修葺,其规模亦逐渐增扩,其中又尤以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两次重建规模最大,水槛、花径、独立楼、濯亭、春风啜茗台等景观皆相继建成于此二时期,便系如今草堂的建筑格局。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提问:杜甫如何修建的草堂?

答: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开春,张罗了许久的杜甫终选定在浣花溪畔修筑草堂。不过地方选好了,也总得有钱购置物材才是,这时杜甫强大的亲友团们便出现了,时任成都府司马的表弟就是在此时听闻了消息,揣了些钱财来探望杜甫。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草堂茅屋内景

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惟表弟,还往莫辞劳。——《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遗营草堂赀 》

除了受亲友的相助,杜大诗圣在其他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的,整日忙着四处写诗,这诗写得也一点都不带含糊,直勾勾地要钱要物,用如今的话讲大抵算成上“众筹”二字。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钱财有了,物资也凑够了,那就开工吧!从开春开工至春末建成,历时数月,草堂就在老杜的打点下建成了。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提问:杜甫什么时候离开的成都?为什么离开?

答:公元765年。

杜甫来到成都,其原因不外乎此地有友人可依。在成都居住的3年零9个月,杜甫先后受到裴冕、高适、严武等人的接济,有好友相助自是足以度日,但倘若接济失时,生活难免就会陷入窘境。有因如此,杜甫离开成都的原因也就明朗了。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一览亭

此年,时任成都尹的严武因病去世,杜甫深感悲恸之余更知其在成都已无所依,无奈只得乘船东去,另寻安身之处。“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世事如此,就让我告别草堂,像只白鸥沿江漂泊吧。此后杜甫再未回到成都的草堂。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杜甫雕像

馆里志 | 揭秘成都最贵的茅屋,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首期博物馆探馆就到这里,关于草堂、关于杜甫,你还知道哪些鲜为人知的“热知识”呢?欢迎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