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要被封了,損失慘重

一位老闆說:


老陳,最近店鋪面臨住改商整改,我的店就是。


我店接手經營到現在九個月,從房東手裡接手。合同三年,之前房東自己經營。我接手時給我要了六萬轉讓費,合同也寫得簡單。疫情期間也沒有減過租金。這下眼看前面的店鋪都被封了,怎麼讓才能讓損失不那麼慘重。希望給我些建議。


這個案例的下面有另外一位老闆留言說:


我昨天去看鋪子就遇到一整條街的鋪子都貼著出租,當時就嚇到了覺得肯定有問題,後面聯繫了中介才瞭解清楚那條街之前是住改商的,現在牌照到期了不能再做餐飲了。如果不知情租下鋪子裝修了營業執照辦不下來又損失慘重了。


是不是防不勝防?說實話,我以前也沒有很在意”住改商“這種情況,但是現實中蠻多老闆提到過,租鋪子時是要把這個記在心上。


什麼是住改商:就是把住房性質的房子變成了經營性質的房子。那合不合規呢?應該說,不一定。因為有些住改商的店是有正規營業執照的,是得到保護的。


有一個案例是這樣的。老闆是在路邊的住宅樓開了個飯店,營業執照怎麼辦理的呢?就是找了同一層了的5家人簽字,去找物業簽字,物業同意了,就找居委會簽字,辦證的人看到居委會同意了,就辦證。


但後來發現,雖然同一層了7戶人家裡有5戶簽了字,但是最受影響的2戶沒簽字,壓根不知道;而且簽字裡的3戶也是住改商的店家,還有兩戶相隔很遠,影響不到。最後這兩戶人家投訴厲害,只能撤銷營業執照。


所以,住改商的結果是一個不穩定的狀態,有可能有變動的風險。


物權法裡規定:“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同意。”


也就是說,住改商這個行為不是法律禁止的,是可以做的,只是要經過利益相關人同意。


有可能導致變動的因素就是業主,有人投訴了,就危險了。


各地在辦理住改商的程序上有差別的,有些只要社區簽字蓋章就可以了,有些地方還需要區政府的相關部門蓋章。


業主會變化,政策也可能變化,就隨時有整改的風險,上面老闆提到的牌照到期,其實就是限期整改的,肯定是政改前附近的居民投訴嚴重。


那對我們租店鋪的人來說怎麼處理這個風險呢?


1,首先要知道有這麼一種性質的店鋪,要問清楚你租的店鋪是不是這樣的店,能辦理營業執照,未必就一直合法,要知道這個店鋪的歷史,一直就是商用性質的,還是商住改的。有些老闆可能遇到這種店鋪就不租了。


問房東,問上個租戶,問鄰居都可以問得到的。第一個案例中的老闆,如果知道這回事,房東的轉讓費就不可能交了,房東肯定提前知道商住改要整治了。


2,租賃合同上要寫清楚房東要保證店鋪租賃的合法性,要告知店鋪的重要信息,比如店鋪的債權問題,抵押問題,店鋪性質問題,拆遷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