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观察】疫情之后,要防止小县城房子可能暴跌

创作手记:


【地产观察】疫情之后,要防止小县城房子可能暴跌

幸福里

在疫情期间,很多房地产商开始“矫情”,当时我甚至看到有地产协会组织,给当地政府提交报告,其意不言自明。

当时我的意见是反对的:我的观点没有灰色地带,并且,我是旗帜鲜明的反对先救地产,因为从行业影响来看,地产10个月不销售,2个月大卖,所有损失都回来了。但像餐饮业、酒店业,甚至也包括很多服务业,市场丢了就是丢了!

另外,当时我认为:一线城市的地产业,不是怕卖不掉,会跌价,而是要防止疫情之后的强反弹,导致的不理性涨价。

这个观点,肯定得罪了不少人。

但这之后,一线城市地产业的发展,基本证明了我的很多看法。有不少一线城市的地产,疫情一过,价格就上涨了,甚至又出现抢房的现象。


【地产观察】疫情之后,要防止小县城房子可能暴跌

杭州重现“万人摇”

不过,疫情,对很多偏僻县城的地产,可能是巨大打击,这个问题不能忽视。

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分析一下,疫情影响收入最大的群体

的确,现在城市也有不少企业,比如裁员,或者降薪。我一个朋友在一家服装公司,原来底薪是8000元每月,前几天公司降了,薪酬普遍要降10%,公司直言:如果你觉得对薪酬不满意,不阻拦主动离职。

朋友没有离职,很简单,现在工作也不好找,就算降10%,每个月7000左右的收入还是能够保证,维持家庭生活没有问题。另外,很多城市员工,就算工作丢了,还可以领失业保险,如果五险一金缴了十几年的,失业保险费用也不算少。

但民工呢?我是指那种工地,或者工厂做计件制的务工者,保险基本就是农村新农合,是做一定的健康保障的。民工一旦一下没有工作,很多偏僻的农村,基本上就完全没有了经济收入。


【地产观察】疫情之后,要防止小县城房子可能暴跌

很多工地民工,基本没有失业保险

为什么谈到民工?他们中很多人是当地县城的主力购房者

就目前地产市场而言,我看到很多县城的地产,如果完全靠县城居民购房需要,可以说90%以上的县城,都存在市场过剩。而很多农民工,特别70后一代农民工,有县城购房的刚性需要:

其一:这一代农民工,通过在城市打拼20多年,基本都有数十万的积蓄,大城市购房,他们还不具备相对的经济实力,但县城的房价,多数人可以负担;

其二:很多60、70农民工,汽车消费在农村大量普及,县城购房,不仅仅是投资行为,也有面子消费的因素;

其三:第一代农民工,其子女很多到了农村普遍的适婚年龄,特别是农村大学生群体,如果无法在一线城市购房成家,也会退而求其次在县城购房成家。也有农村县城购房,有婚姻中,女方要求的动机。目前很多乡村男青年结婚难,县城有房,在农村,是找老婆的巨大优势。

其四:是第一代农民工,大多打工在一线城市的多,见证了一线城市房价几十年的暴涨,但一线城市的投资,自然不是很多民工收入可以负担的,他们中有很多人认为地产是只涨不跌的,小县城的房子,对他们而言,就很有投资的吸引力。


【地产观察】疫情之后,要防止小县城房子可能暴跌

小县城楼市,第一代民工,是其购房重要支撑的力量

如果不是疫情,要承认这几年民工的收入,是逐年提升的,但今年疫情对民工收入的影响,会大概率超过50%

我们以杭州为例:事实上很多民工的收入,特别是那种有技术的民工收入,是远远超过白领阶层的。在杭州,就目前而言,一个会装修的木工,或者泥工、油漆工、电工等,年收入基本都可以保证在10万以上。

就算在工厂打工,拿计件制工资,山野四叔一个老乡,是做服装企业的,他们公司一个普通的缝纫车工,大多月份,都可以达到8000元以上的净收入。

但疫情对这些民工的收入有非常大的影响。

就以服装为例,目前我所熟悉的服装企业,很多做老板的朋友直言,索性过段时间开工,直接上秋装了。所以,山野四叔估计,今年的疫情,对很多务工人员的收入影响,可能会超过50%。

而且要承认,这一群体对收入会非常敏感,一旦收入影响,他们会产生很强烈的不安全感,从而影响到实际消费。

很多人可能说:如果城市企业开工不足,影响到民工收入。民工也可以选择返乡就业。这是完全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乡村振兴,完成了第一期的基础建设,但90%的农村,还谈不上“产业兴旺”,目前根本还容纳不了巨大数量的返乡民工。其次,我们也发现很多民工,因为长期城市就业,会农村做什么增加收入?他们产生了不适应症。而那种依靠积蓄回乡创业成功的案例,仅是为数不多的“能人现象”。


【地产观察】疫情之后,要防止小县城房子可能暴跌

回乡的民工

县城地产,失出这批购买人群,降价就可能是唯一出路

也因为长期从事地产策划的缘故,我们近几年,也在关注很多县城的房价,其一是很多县城市场过剩,这在越是没有产业基础的县,表现的愈加严重,依赖土地财政,成了很多县级地方政府的选择;二是很多县城,也因为大量农民工成为购房群体,甚至形成购房热潮,很多县城,如果以十年为一个评估单元,其房价基本是上涨的,比如现在很多偏僻的县城,好的地段,也大多超过8000元每平,6000元上下,非常常见。上涨也给了很多人的盈利预期,从而成为跟进者。

但小县城的楼市也很敏感,本来基数就小,加上很多小县城地产开发商,很少有大开发商,不少是以本地小开发商为主,资金实力非常有限,稍有风吹草动,影响会非常直接。

而一旦打破了小县城楼市的盈利预期,加上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各种因素跌价,可能降价就成了唯一出路。但矛盾的是:降价又让其前期购房者,可能产生亏损,导致更少跟进者。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所以,2020年,不得不说,针对很多小县城地产开发商,支撑不下去,资金链危机,将极有可能发生。

写在后面的话:

现在城市一面扶持中小企业,一边想各种手段刺激消费。但对很多小县城来说,财政资金本来就捉襟见肘,从地方政府来说,经济越不发达的地方,越是难以通过这些手段来刺激消费。

但不得不说:今天疫情之下,谈各类扶助,似乎一直是将农民工群体排除在外。因为这个角色一直尴尬的存在,是本质上他们是农民,但已经几十年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在城市工作,他们几乎不享有城市的所有福利。

其次,在资本市场,农民工更加是一个“弱势群体”,因为本身知识的限制,导致他们的资产靠投资增值的手段非常少。

县城地产市场,如果不幸被我的“乌鸦嘴”说中,其实深层次反应的,是疫情之后,如何通过乡村振兴,通过农村产业兴旺,解决农民不出外,也能够保障未来收入的问题。农民工消费谨慎,说穿了就是他们对未来无法预期,导致极大的不安全感而自然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