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司马错论伐蜀》

论起张仪的故事,所有人耳熟能详,我无需赘述。现只就其与司马错论伐蜀一段对话闲聊。

张仪,这家伙是靠嘴吃饭的,若在今天,估计也就是个吹牛的。但是,他出生在战国时期,靠一张嘴,他就当大官了——拜为秦惠文君相,搁今天应该成就不输马云等。

但是,张仪实则就是一个秦惠文王的马仔。

平常老板们想干啥,底下的人是左右不了的,无非出谋划策而已。现时老板一次投资失败也就是损失几个铜钿,可是战国时期的老板欲谋大事,还是有所顾忌,毕竟那时都是打打杀杀,那是要命的。生死之间,秦惠文君是不甘平庸的,总想把祖宅建大点,至少能富过三代吧。

马仔或曰谋士,总想把自己的主意献与主子。司马错与张仪概莫能外,司马错论伐蜀,张仪却提议伐韩。秦惠文王还算不错的老板,懂兼听则明,令二人说来听听。

张仪这人,典型的吹牛大王,眼高手低的家伙。他吹起牛来,经韬纬略,纵论千古,“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这一番论调,行云流水,似乎随后大军长驱直入,天下王业兴矣。可事实真如他所想?且看司马错之言。

司马错是什么人?秦国的将军。

将军对于打仗,知道是要死人的,更知道如何打仗不死人,毕竟“一将功成万骨枯”。他明白秦偏处一隅,山深林密的野旮旯地方,土匪草莽、地痞流氓杂居地方啊,平常征战四方,懂得大后方对于军队的重要性,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欲成就王业的想法,所有一切念头都是扯犊子。

秦国欲富欲强,必须先稳民富民,获民心。司马错大骂张仪,他说张仪是个傻子,不富不强更没德,耍什么流氓呢?国困民贫不表,还干什么“挟天子以令天下”的强盗论调,真要打起仗来可就什么都完了,一是出师无名,韩国并没有做错啥事。二是失德在先,周乃九鼎之主,韩是宗室,其它诸侯可都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兄弟呀,惹火之后,韩国其它兄弟不帮着打你又打谁?真是打死。

秦惠文王还算不错,没理张仪那小子胡吹,认真听取了司马错的意见。果真数年之后,“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