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讓基層“探頭”亮起來

北京:讓基層“探頭”亮起來

通州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正在研究落實監督向基層延伸相關工作。張雯/攝

北京:讓基層“探頭”亮起來

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北路特鋼社區監察信息員查閱楊莊疫情防控物資發放情況。

怕打擊報復,怕民主評議,怕鄉里鄉親議論。一段時間,基層黨組織紀檢委員不敢監督、不會監督、不想監督等問題並不鮮見。

為解決這些難題,北京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圍繞構建具有首都特點超大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堅持問題導向,整合監督力量,優化組織結構,創新監督方式,讓基層監督全覆蓋更有效。

“鎮裡下發多少防控物資?口罩消毒液發給誰了?咱們得有本賬,清清楚楚的!”近日,通州區漷縣鎮馬頭村監察干事張志勤有點忙碌。他十分關心防疫物資使用情況,不僅督促村委會建立防控物資臺賬,還經常提醒工作人員物盡其用,杜絕浪費。在通州區,像張志勤這樣活躍在疫情防控監督一線的監察干事就有500多人。

聚焦監督人員不足問題,北京市基層紀檢監察機關打破現有機制,通過探索設立村級監察干事、社區監察工作信息員等方式,進一步延伸監督觸角,推動監察職能在基層落實落地。

通州區是全市設立村級監察干事最早的區。“疫情防控期間,監察干事不僅壯大了疫情防控力量,而且通過對重要點位、人員、事項的監督檢查,有效堵塞了防控工作的漏洞。”通州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監察干事由村黨組織紀檢委員兼任,在監督同村黨組織的同時,交叉監督鄰村重大事項。因監察干事與村黨組織書記等村“兩委”班子成員間並無上下級、領導和被領導關係,解決了因監督者與被監督者之間利益依附、沾親帶故等情況導致的同村監督難問題。

石景山區在面對社區監督人手不足的問題上則“另闢蹊徑”,提出了由社區黨委紀檢委員兼任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的解決方案。“紀檢委員和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大部分多年從事社區工作,他們最清楚工作中的不規範在何處‘隱身’。”石景山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聘任一些公正正直且有一定威望的社區志願者、“老街坊”擔任社區監察工作信息員,可以進一步拓展監督覆蓋面。

據瞭解,石景山區目前有150名社區監察工作信息員,由各街道紀工委監察組聘任和監督管理,主要負責收集監察對象在履職盡責、民主決策、廉潔自律、工作紀律等方面的問題線索。社區監察工作信息員通過參加或列席社區“兩委”會議、走訪調研、接待群眾來訪、徵求意見等方式,對村務、財務管理等重要事項開展日常監督。

實行清單管理也是解決基層監督方向不明、路徑不清等問題的有益嘗試。市紀委監委要求各區紀委監委結合自身實際,建立鄉鎮街道、農村社區監督任務清單,實行“掛圖作戰”,把監督內容細化、量化。

“以前,有些村黃金地段的商鋪出租,租期長達一二十年,但具體是誰簽字同意的都無法查詢。如今,村裡的大小事項,所有環節和程序都能通過監督平臺查詢。”豐臺區紀委監委將農村低保審核、村委會印章管理等48項基層小微權力和政策性資金、建設項目等5大類涉權事項製成“清單”,要求相關單位依照清單履行責任,任務清晰,目標明確,既給老百姓以明白、又還幹部以清白。

西城區紀委監委聚焦日常監督,突出對社區人、財、物等關鍵領域、重點環節的監督,明確了社區紀檢委員的17項工作清單和41項具體任務,有針對性地開出“藥方”。基層“按方抓藥”,確保監督更精準、規範和高效。

針對基層紀檢監察干部業務不專、能力不強等短板弱項,市紀委監委加大培訓指導力度,通過舉辦鄉鎮(街道)紀(工)委書記示範培訓班等,加強紀檢監察理論和主責主業培訓,並重點培養會監督、善監督的骨幹力量,通過“以老帶新、優勢互補”等方式,迅速提升基層紀檢監察干部業務水平。

東城區紀委監委派出第三紀檢監察室主要負責查辦分片街道處級及以下黨員幹部違紀案件、處級以下監察對象涉嫌貪汙賄賂等職務違法案件。不久前,該室幹部石坤榮接到一起職務違法案件的查處任務,但由於第一次接觸案件,不知該從何下手。

“我在建國門街道紀工委時從未直接處理過這樣的案件,多虧師傅林秀坤,從談話提綱、安全預案、筆錄製作到結案報告,手把手教我,才把案件順利辦完。”為補足業務短板,滿足紀檢監察體制改革需要,東城區紀委監委將業務能手和崗位新兵進行“混搭”,以老帶新,在實戰中練兵,提升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業務和能力水平。

市紀委監委強化制度設計,在出臺《關於向街道派出紀檢監察機構的實施意見(試行)》等規範性文件的基礎上,加強調查研究,進一步明晰鄉鎮、街道職責權限、工作流程,推動監察監督向基層延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