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稱“國之利器”,曾國藩紀曉嵐的智囊,一本被低估了的奇書

都說“為官必學曾國藩,千古智謀一奇人”。

但凡後世人,汲取官場智慧,習得為人處世都繞不過他。

但你可知,曾國藩這一身文韜武略,離不開一位好老師:千古謀略第一書——《智囊全集》。

每當夜深人靜時,他都會反覆品讀這本書,從中去汲取入仕以及處世之道。

康熙稱“國之利器”,曾國藩紀曉嵐的智囊,一本被低估了的奇書

除了曾國藩,古往今來還有很多人都有從中汲取智慧。

康熙、乾隆將它稱為“國之利器”,在治國安邦中充分利用其中的智慧,並且對此書倍加珍愛,還只准內部傳閱。

紀曉嵐更將它倒背如流,遂練就了一口鐵齒銅牙,妙語連珠的技能。

康熙稱“國之利器”,曾國藩紀曉嵐的智囊,一本被低估了的奇書


不止前人將它捧讀,現代人更是將他奉為常讀書單。

比如萬達總裁王健林就將其列入書單,還曾推薦給萬達高層,讓他們從古人智慧中學習職場用人訣竅,並加強個人修養。

作者馮夢龍

提起這個人,很多人對他都是陌生的。

但你一定聽說過“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其實這句話就是出自馮夢龍的《醒世恆言》第三卷:別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馮夢龍是明代的文學家和戲曲家,他最有名的作品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成“三言”,這些小說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的名言警句。

除了“三言”,馮夢龍的《智囊全集》也影響著後世很多的人,被稱作是“千古謀略第一書”。

康熙稱“國之利器”,曾國藩紀曉嵐的智囊,一本被低估了的奇書


《智腦全集》講的什麼?

《智囊全集》是馮夢龍以摘取先秦至明代的歷代正史及民間外史作為參考所寫的讀書筆記。共收上起先秦下至明代的歷代智囊故事1200餘則。

他將近2000餘則智慧案例共分為六大類。分別為政略智囊、政務智囊、言辯智囊、軍事智囊、巾幗智囊、狡詐智囊。書中所表現的人物,都在運用智慧和謀略創造歷史。

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篇幅龐大的智謀錦囊。

《智囊全集》,海納聖人智慧,可謂商界、政界、職場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為人處世的通用智謀錦囊。

康熙稱“國之利器”,曾國藩紀曉嵐的智囊,一本被低估了的奇書


如政略政務智囊

站在政治角度教你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並學會在工作管理、協調合作中以靈活多變的方式,更好的處理日常事務。

如言辯智囊

“寧為鉛刀,毋為楮葉。錯節盤根,利器斯別。識時務者,呼為俊傑。”

這是告訴我們只有學會審時度勢,懂得識時務,才能在複雜關係中進退自如。

說話是一門藝術,它告訴你要學會善用語言,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而該說的又該怎麼說。

康熙稱“國之利器”,曾國藩紀曉嵐的智囊,一本被低估了的奇書


如軍事智囊

“一日百戰,成敗如絲。三年造車,覆於臨時。”

它是要告訴你做事要注意細節,勝負往往就在這一線之間。

職場如戰場,兵法也能用於生活。教你如何運用智慧,在談判、交往中立於不敗之地。

康熙稱“國之利器”,曾國藩紀曉嵐的智囊,一本被低估了的奇書


道固委蛇,大成若缺。如蓮在泥,入垢出潔。先號後笑,吉生兇滅。

逶迤曲折的道路,完滿之中似有缺陷。正如同生長在汙泥中的蓮蓬,經過洗滌才能顯出本來面目。經歷痛苦,最後才能微笑。

從這本書裡,我們既能讀歷史,又能從歷史中擷取智慧片段,聚焦、研究、深化、昇華,這實在是一件偉大而又幸運的事情。

《智囊全集》共分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十部共計二十八個小類,裡面記載的都是古人在某一個特定環境下為人處世的一個角度,說它是一本處世奇書毫不為過。


康熙稱“國之利器”,曾國藩紀曉嵐的智囊,一本被低估了的奇書


這套書是《智囊全集》白話文版本,採用有文言文與現代文對照的方式,方便讀者理解。通過學習作者馮夢龍的點評,通俗易懂,也更能從中看到暗藏的智慧。

這套書既能入世,又能出世。


康熙稱“國之利器”,曾國藩紀曉嵐的智囊,一本被低估了的奇書


不到80塊錢,一頓飯的錢,就可以擁有這本聖賢書。

有了它,就像是擁有了一隊私人智囊團,一生都可讀,並且每次讀都會有新的領悟。

感興趣的話,點擊下面圖片就可以購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