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尖酸刻薄從他給別人起的綽號裡便能一眼看出

魯迅於中國之貢獻,不再跪舔。

魯迅之人品,亦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今天我們從魯迅給人起的綽號裡,管中窺豹,還原一個真實的魯迅。

魯迅的尖酸刻薄從他給別人起的綽號裡便能一眼看出

一、給家裡人起綽號。

給弟弟周健人起的綽號是“讒人”,就是進讒言的人,因為周健人把他偷買畫冊的事兒報告父親了。魯迅覺得弟弟是個告狀,進讒言的小人。

剛開始周健人年齡小,不知道“讒人”是什麼意思,後來知道了,不願意。魯迅又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十足犯賤”,再後來又起了個“眼下痣”

二弟的外號相對好聽一點兒。因為周作人平時沉默寡言,魯迅覺得他比較高傲,就給他起個綽號“都路”,日語“鶴”的意思。

給他的學生,後來的媳婦許廣平起的綽號有“乖姑”“小刺蝟”“害馬”等。其中“害馬”的來歷是這樣的。當年許廣平被學校開除時,校長楊蔭榆批准發出的公告是:“即令出校,以免害群。”

魯迅便用“害群之馬”稱呼許廣平,簡稱“害馬”。1926年3月6日,魯迅日記:

“夜為害馬剪去鬃毛。”記的應該是兩人之間的第一次親密接觸。1932年3月20日寫給母親的信裡也有:“男及害馬,全都安好,請勿念。”

魯迅給兒子周海嬰起的外號是“小白象”,為什麼一定要說這個“小白象”是外號而不是乳名呢?因為魯迅自己有一個外號就叫“白象”,是林語堂給他起的,他非常喜歡,所以就稱兒子周海嬰為“小白象”。給三弟周健人的兒子起綽號“小土步”

魯迅的尖酸刻薄從他給別人起的綽號裡便能一眼看出

二、給身邊的人起外號。

給房客沈四太太起綽號“肚子痛”,因為魯迅在冬天裡去吃冰,被沈四太太勸阻,說是吃了會“肚子痛”,並告知了魯迅母親,被還在小孩子的魯迅懷恨在心。

後來北漂,住在北京磚塔衚衕,同院裡住了兩個同鄉,兩個10歲左右的小女孩——俞芬姐妹。因為年齡小,難免頑皮,魯迅便直接用屬相給她倆起外號——“野豬”“野牛”!不過兩姐妹也不甘示弱,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給魯迅起了外號——“野蛇”

在日本租房子,房東老太太有個弟弟,在消防隊瞭望臺上班,天天盯著哪兒著火。魯迅直接給人家起了個綽號叫“放火的老頭兒”。

《語絲》的撰稿人章廷謙,髮型比較簡單,是個學生頭,在人群裡比較顯眼,魯迅直接叫他“一撮毛”

當年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老鄉邵明之因為腦袋長得大,而且鬍子多,魯迅背地裡喊他“熊”,有時候甚至當面喊“熊兄”。給帶火腿到日本給他吃的朋友吳一齋起綽號“火腿”,因為吳一齋嘲說他把火腿做叉屁了。

魯迅的尖酸刻薄從他給別人起的綽號裡便能一眼看出

三、給朋友或者同事起外號。

給同在日本留學的老鄉,加師兄弟錢玄同起綽號“爬來爬去”,說錢玄同滔滔不絕討論問題時,喜歡在榻榻米上爬來爬去。後來,書面上寫“爬翁”。林琴南用“金心異”映射、汙衊錢玄同,魯迅也在給錢玄同的信中喊“心異兄”。魯迅和錢玄同曾都是章太炎的學生。

魯迅混抖了,在教育部工作,有位同鄉去拜訪他,為顯恭敬,自稱“小輩”,魯迅便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小輩”,自此後便稱他“小輩”呼他。

對於平時給他印書的合作對象,也沒多少好感。商務印書館的總經理王雲五以刊行四角號碼字典出名,魯迅便給他起綽號“四角號碼公”。因不喜歡嚴復的翻譯風格,給嚴復起外號“嚴不佞”

史學家顧頡剛曾說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涉嫌抄襲,這可惹火了魯平頭。直接用顧頡剛的紅鼻子病給起了外號“鼻公”“紅鼻”

,直接揭短,還在歷史小說《故事新編·理水》裡,塑造了一個鼻子有病的“鳥頭先生”。

1933年,施蟄存給青年推薦書目《莊子》和《文選》,被揚言要廢除漢字的魯迅罵。施蟄存與魯迅打起了筆戰,魯迅給施蟄存起外號“洋場惡少”,人身攻擊,後來因為這頂帽子扣得太大,施蟄存被打成右派,九死一生。平反之後施蟄存專門研究中國古典詩詞,很多人問他劫後餘生的感受,施蟄存答:“不死就是勝利!”因此句名言,救了很多人命。

魯迅的尖酸刻薄從他給別人起的綽號裡便能一眼看出

四、魯迅自己的外號。

小時候魯迅的外號是“胡羊尾巴”,紹興方言是聰明、伶俐、討人喜愛的意思。

1909年,魯迅在浙江兩級師範學堂任教時,因反對學堂監督夏震武的“廉恥教育”而直接罷課。夏震武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拼命三郎”,不是誇他好漢,而是說他像梁山的土匪一樣。魯迅給夏震武起的綽號是“木瓜”,後來通過“木瓜之役”,把夏震武逼辭職走人了。

他的第二任妻子許廣平給他起的外號是“魯瘋子”。不過他自己最喜歡的綽號卻是以下兩個。

一個是錢玄同給他起的“貓頭鷹”。因為魯迅不修邊幅,頭髮一直很亂很髒,總是毛蓬蓬的,大家一起討論問題的時候,他又不苟言笑,單是傲然肅穆地坐在那裡,偶爾說兩句,卻又是那麼的讓人印象深刻。所以,錢玄同給他起外號叫“貓頭鷹”。

魯迅很喜歡自己“貓頭鷹”這個外號,自己又把它引申:“中國是個喜好吉祥,歡迎喜鵲,忌諱惡兆,討厭烏鴉、貓頭鷹之類不詳之物的國家,從來就有粉飾太平,報喜不報憂的傳統。”所以,魯迅為突出自己“眾人皆醉他獨醒”的形象,便以“貓頭鷹”自居。還很自豪:“即使睡著,也要睜了眼看”。

另一個是林語堂給他起的“白象”。林語堂說魯迅是“一頭令人擔憂的白象”。因為大象基本都是灰色的,白象非常少,所以就顯得非常珍貴,非常特別。也正因為特別,所以令人擔憂。

魯迅也很喜歡這個綽號,在給許廣平的信裡,多次使用大象的名字,畫大象的圖畫等。還給自己的兒子起外號“小白象”,愛子之情,躍然紙上。

跟“貓頭鷹”一樣,對“白象”這個綽號,魯迅也做了昇華,以表心志:“人應該學一隻象。第一,皮要厚,流點血,刺激一下,也不要緊。第二,我們強韌地慢慢地走去,我很感謝他的話,因為我的神經末梢是太靈動得像一條金魚了。”

魯迅的尖酸刻薄從他給別人起的綽號裡便能一眼看出

綜上,別人給魯迅起綽號,基本都是按照魯迅的性格,起的比較神似和經典,而且以褒義居多。但魯迅給別人起綽號,基本都是隨心所欲,毫無顧忌了,基本都是以貶義居多。你可以說這是他的真性情,而且他給別人起這些外號的時候,可能也就隨口一說,並無惡意。

但,這正是他的這些真性情,也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的魯迅。寫此文,並無褒貶魯迅之意,大師永遠是大師,只是想讓大家瞭解一個真實的魯迅,他就是這麼一個尖酸刻薄真性情的一個人。沒有他的尖酸刻薄,也就沒有那些嬉笑怒罵的好文章了。

這樣的魯迅,中國要有。

這樣的魯迅,有一個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