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清淨心,行無為事,人生順風順水,《道德經》揭示出人生大智慧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家思想在中國流傳了數千年,其無為而治的思想看似簡單明瞭,實則暗藏機鋒,玄之又玄,假如你悟透了其中的玄機,就會明白其中的奧妙所在,今天昭君就來闡述一下自己對“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理解。

修清淨心,行無為事,人生順風順水,《道德經》揭示出人生大智慧

看了老子說的這句話大家可能會有點矛盾,老子既然主張“無為而治”,為什麼還要說“無不為”?一會兒說什麼都不要做,一會兒又說什麼都有要做,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下面昭君就舉個例子來引證一下! 金興定三年(1219年),蒙古皇帝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聽說丘處機會長生不老之術,一時非常仰慕,馬上派自己的心腹大臣劉仲祿前往中原相請,面對成吉思汗的邀請丘處機也很感到意外。

修清淨心,行無為事,人生順風順水,《道德經》揭示出人生大智慧

但是道家早已看破紅塵,不問世事,既然道家修的是無為思想,那麼就不應該逆天而行,因為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自然法則,但是丘處機又很想去給成吉思汗傳播一下道家的無為思想。

當時正逢天下大旱,隨即丘處機開壇求雨,他對來使劉仲祿說:“如果老天肯降雨我就隨你去見成吉思汗,如果老天不肯降雨我就不去見他”,在丘處機開壇做法時突然天降大雨,丘處機馬上明白自己應該去見成吉思汗。

修清淨心,行無為事,人生順風順水,《道德經》揭示出人生大智慧

其實丘處機只是想知道自己去見成吉思汗到底是在逆天而行還是屬於自然而為,其實世間的因果報應自有定數,人為的去改變那些定數就是在逆天而行,人為的的順應那些定數就屬於自然而為,這也是道家常說的:“全憑天意”。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管理者喜歡指指點點,看起來很忙,但其實是在幫倒忙。

修清淨心,行無為事,人生順風順水,《道德經》揭示出人生大智慧

“無為而無不為”是道家的精髓,“無為”是講在規律面前,只能無為,熱鐵別摸;可知道了規律,就能無不為,你可以用鏟子,用夾子,總之你可以動熱鐵了,“無不為”。

可世間人一遇事就動心,就急不可耐的躍躍欲試,被“熱鐵”燙的人仰馬翻。所謂清靜就是心性恬靜,不輕易被慾望支配。

修清淨心,行無為事,人生順風順水,《道德經》揭示出人生大智慧

用老子的話說叫“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當達到極度虛空的境界,內心安然篤定,就能覺知世間萬物生髮之道,是週而復始,循環往復。

至於無為,不是說不去動那“熱鐵”,而是洞察規律後,改用夾子去動熱鐵。今人多把無為理解為對萬物發展不加干預,任其發展。

其實,道家的無為,並非不求有所作為,只是指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憑主觀願望和想象行事。

修清淨心,行無為事,人生順風順水,《道德經》揭示出人生大智慧

修清淨心,行無為事,人生順風順水,《道德經》揭示出人生大智慧

一言以蔽之,便是:修清靜心,行無為事。每個人都領悟自己的“無為而無不為”,領悟《道德經》的精髓,其實很多小夥伴都挺想讀一讀道德經的,《道德經》全書又是字字珠璣,很是深奧,覺得晦澀難懂,一臉懵,人們對這本書是又愛又恨

修清淨心,行無為事,人生順風順水,《道德經》揭示出人生大智慧

所以,昭君為大家推薦全注全譯帶圖解版本的《道德經》,原文、註解、譯文面面俱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掌握《道德經》的精髓,而且精心設計全綵插圖,為讀者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在我們領略道德經奧秘和大智慧的同時,還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讀一讀,一起感受國學文化的魅力。

修清淨心,行無為事,人生順風順水,《道德經》揭示出人生大智慧

有人說,《道德經》是老子寫給後世的書,不管是買給自己還是買給孩子,只要靜下心來看完,都會對我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點擊下方鏈接即可購買。

很多人是特別想探索道德經的奧秘,更加深入的瞭解《道德經》,在線視頻課來幫忙,直接看直接聽。《道德經的奧秘》是由曾仕強教授在旅遊衛視《泰學》欄目中所做的同名電視講座整理而成,是迄今為止最易懂的《道德經》,堪稱人人都能看懂的帝王學。

修清淨心,行無為事,人生順風順水,《道德經》揭示出人生大智慧

《道德經》是老子對《易經》高難度部分的解讀,一直是最高智慧的象徵,曲高和寡,鮮有人學習和研究。以擅長將高深的智慧通俗化的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從老子的身世講起,以講故事的形式,全面講述《道德經》的緣起、主旨、概念和內容。

特別值得推薦的是,曾教授給觀眾和讀者介紹了輕鬆學習《道德經》的基本方法和根本信念,讓人可以在輕鬆自在的狀態下修習中華至高經典!曾教授娓娓道來,聽者如沐春風。點擊下方圖片立即購買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