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的“狼医”排华事件


淋巴腺鼠疫(bubonic plague)是“瘟疫”的代名词,约在14世纪肆虐欧洲,当时欧洲有1/3以上的人口死于此病,所以它被欧洲人叫做“黑死病”。其病原体存活在老鼠身上的跳蚤里,再由跳蚤吸食血液而传播。

1899年12月,夏威夷卫生当局在檀香山的唐人街发现了两宗淋巴腺鼠疫病例。据当时的英文文献和《中西日报》记载,当地4500名华人被关入隔离营。为了“消毒”,卫生当局点火焚烧患者的房屋。结果檀香山唐人街被夷为了平地。

1900年,正值美国排华歧视登峰造极的当口。很快,檀香山针对华人的恐慌传染到了旧金山。

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的“狼医”排华事件


旧金山是美国本土往来檀香山的海上门户,这里的唐人街是美国华人最稠密的聚居区。偏偏1900年开春以后,在旧金山唐人街也发现了“疑似”的淋巴腺鼠疫,华人的劫难随之而来。

鼠疫来了

1900新年伊始,1月2号,一艘叫“澳大利亚号”(Australia)的美国商船装载蔗糖从夏威夷的檀香山开出,4天后抵达旧金山港。

据旧金山市卫生当局的说法,携带着瘟疫病菌的老鼠登上了该船,而老鼠又正好溜进了旧金山市最适宜它的环境——唐人街。

尽管这艘“澳大利亚号”也像所有进港船舶一样经过了熏蒸灭鼠的消毒,但该船停泊的码头附近漂浮着的垃圾为老鼠逃亡到唐人街提供了便利。3月份时,相当多的老鼠尸体出现在唐人街。

确实,由于市政当局一贯所采取的隔绝与忽视政策,唐人街的市政和卫生水平极为落后——那么多华人被迫拥挤在一个特定的街区,能不脏乱么?而且,几年前在中国南方也确实爆发了鼠疫。

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的“狼医”排华事件


卫生当局很快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发现了“瘟疫”。3月6日,华人密集的都板街(Dupont Street)环球酒店(Globe Hotel)里有一位华人房客病故。

出于对“黑死病”的恐惧,旧金山市陷入了一片恐慌,据传即将蔓延开的灾祸是出自唐人街。华人移民带来了毁灭性的鼠疫,即将毁灭通向太平洋的门户旧金山——一座从1849年淘金热走向繁荣的美丽都市。

于是,就像中世纪的欧洲借着鼠疫迫害犹太居民一样,美国对加州华人的迫害开始了。

卫生官员不等诊断结果出来,就连夜用绳索隔离了唐人街。

在唐人街内部,卫生部门既没有将这位华人房客住过的建筑物隔离,也没有搜寻跟他有过接触的人,更没有限制唐人街里白人的商贸和对外交通——他们将罪名推给了全体华人居民。

3月22日,卫生当局又进一步提议在Mission Rock 岛建立监管棚户区,把华人强行搬迁到那里。

根据官方统计,从1900年3月到年底,仅仅有22宗死亡病例被确诊并上报为淋巴腺鼠疫。1901年确诊了30例,1902年41例,1903年17例,到1904年只有9例了,而且,差不多所有的死亡病例都是不相关的,没有一个集中的分布区。

这登记在案的119个死亡病例,在35万的城市人口中,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数字。百十来人的死亡,离欧洲及世界上历次鼠疫疫情的死亡率相距甚远。可以肯定地说大规模的疫情并没有出现,旧金山市民的死亡率没有显著变化,人口也没有下降。

但那是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的时代。檀香山的唐人街在1900年2月被焚;3月,旧金山唐人街开始遭受围困和惊扰之苦。卫生当局不时展开旋风式突袭,对房屋或消毒或摧毁,对活人强行接种,对死人强行验尸。

“狼医”虎视眈眈

在旧金山卫生当局拟把华人强行搬迁到管棚户区时,大清国驻旧金山总领事何佑出面对此表示了坚决的反对,说决不会同意把同胞送进隔离营。他知道,这是有关当局谋求彻底驱逐中国人的一步棋,于是,他将卫生当局告上了联邦法庭。

而对于联邦政府派驻的医官约瑟夫•金原来说,向华人开刀来祭美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大旗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类似于唐人街那样缺少卫生设施的环境也存在于其他少数族裔社区,比如当时在唐人街附近的日本城。同样,“瘟疫”的病例后来也在“拉丁区”(现在人们一般称之为“小意大利”)以及其他族裔的街区被发现。

虽然疫情并没有出现扩散,但联邦卫生官员和市卫生当局仍粗暴地对华埠实施强制防疫,骚扰华人达数年之久。

折腾了几年,卫生当局预计的鼠疫疫情始终没有爆发,相反,在唐人街的街区连零星患病个案都找不到了。卫生当局彻底焚毁唐人街、驱赶中国人的愿望没有实现。

百多年来,尽管不时有研究者指责唐人街有转移尸体、隐瞒疫情之嫌,但一直到现在,猜疑归猜疑,鼠疫与中国人社区到底有无直接关联,尚无证据。

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的“狼医”排华事件


现在美国也有某些学者也对此“瘟疫”的提法压根儿表示怀疑了,开始对该历史事件里公共卫生处理的失误和主流舆论的非理性进行反思与检讨。

对于这段历史,华人并不是没有声音。他们是用母语中文来表达悲愤的,当时唐人街里的《中西日报》差不多每天都会有对事态的报道和评论。

华人当时的无助、绝望,和愤懑,记录在《中西日报》这份早期侨报上。该报1900年6月1日报道说:“昨狼医焚埠之议起,人心惶惶,中华会馆出示以安人心,并云狼医用心叵测,诚恐变生仓促。凡我唐人大小生意,宜照实抄录以交昭一公所客商会馆存案等语,此思患预防之道也。”

当时的中国人称卫生当局医官为“狼医”,“狼医”来自联邦政府派驻在天使岛的检疫站以及旧金山“卫生院”,巴不得在华人社区与“病源”之间划上等号。

且看其中一位“狼医”的口吻:“唐人街应该被焚为平地。它天生就是疾病的渊薮,是对市政的永久威胁。最好现在就把它摧毁,趁着目前有这个难得的借口”。

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的“狼医”排华事件


对“狼医”来说,华人病患与其说是需要被救助的疫情受害者,倒不如说是像老鼠一样是可恶的祸根——老鼠是可以捕杀的,对华人只能隔离、驱赶,最好让他们自行消亡。

唐人街的夹缝生存

1900年春这一场“瘟疫”,给美国政府提供了铲除华人最大聚居区的好时机。商业资本也对唐人街在旧金山的中心地段位置觊觎已久,想趁着瘟疫的机会把中国人迁走,然后重新开发,大赚一笔。

当时旧金山的华人,主要是从广东台山及附近的5个或6个“邑”来美的华工。在这个危机关头,华人得依靠设在旧金山的中华总会馆来周旋。

中华总会馆出钱,雇佣了白人医生和律师进行独立的诊断和调查。他们每每要赶在卫生官员找到病人或尸体之前进行血液检测,否则卫生官员会将病人收走,将尸体解剖,并罗织新的诬告。

华人还拿起法律武器控告卫生当局种族歧视。约瑟夫•金原和他的上司,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总医官沃尔特•威曼实施一些控制公共卫生的铁腕手段,包括隔离措施、强制注射疫苗等等,最终都被最高法院以违反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而裁定为种族岐视。

直到1904年2月发现最后的一宗鼠疫为止,瘟疫风波才暂告一段落。

唐人街的华人医馆

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的“狼医”排华事件


在整个19世纪,尽管市政当局一直把唐人街视为对城市健康的潜在威胁,旧金山华人却不被允许进入旧金山市和县的医院看病。从1870年到1882年,旧金山华人人口的比例曾经从5%增加到8%,然而华人在全市医院的病患求医者比例中还不到0.1%。

1900年春,唐人街终于拥有了医院——东华医局。1900年3月3日,东华医局成立,成为在整个旧金山唯一向华人开放的医疗机构,里面既有白人西医,又有华人中医。

成立后,《中西日报》上屡次登出“告白”,开列章程,鼓励华人就医寻药。在医师名单里,中国的医师都被称为某某“先生”,洋人医师被唤做“铎打”某某。“铎打”是英文“doctor”(医生)的台山粤语音译。

而且明文规定出诊“每次支付利市银二毫五仙”,“洋医师每次支银五毫”。这意味着洋“铎打”比中国“先生”“贵”一倍。

联邦政府和旧金山市的“狼医”视东华医局为眼中钉,因此也总想借歧视华人的“公共卫生事业”将其拔除或吃掉。所谓公共卫生里的公众,指的是白人公众。

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的“狼医”排华事件


东华医局有效地服务当地华人社会,一直到1906年那场著名的旧金山大地震,医局毁于地震和火灾,才一度停办。它是1925年成立的“东华医院”前身。100多年后的今天,东华医院依然在为旧金山的华人服务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