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牆上的故事

冬,柏坡嶺層林盡染,山水相融,風景如畫。


西柏坡:牆上的故事

  “趕考”的出發地,在新時代裡又續寫著新故事。在西柏坡,記者採集著許多來自鄉村振興一線的奮鬥故事,同時也有了一個“新發現”——這裡的牆上很有故事。

  西柏坡村的文化牆很有特點,記錄著這裡的紅色歷史,記錄著這裡日新月異的變化,記錄著幹部群眾加油奔小康的幹勁。

  村委會大門口的村史牆記錄著這個小山村的紅色基因。於光漢、齊一丁、戎冠秀……村南的《平山記憶》一條街,24面英雄牆再現了平山紅色歷史。

  西柏坡村的牆,處處是紅色印記,猶如一座紅色展館。

  “前幾年搞美麗鄉村建設時,統一設計了這些文化牆。柏坡人血脈裡流淌著紅色基因,我們就是要讓更多的人瞭解柏坡紅色歷史、牢記柏坡紅色文化,知道現在的好日子是一代代人奮鬥出來的。”西柏坡村黨支部書記閆振祥介紹,現在全村85戶244人中,九成以上的家庭從事旅遊服務相關工作,全村人均年收入超過了1萬元。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西柏坡村把為民服務解難題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產業興旺、生活富裕、幸福安康的新時代新村莊建設步伐正在加快。

  如今的西柏坡村,村民住上了小洋樓,石板路通到了家門口,架空線路入了地,還建了汙水處理設施,用上了抽水馬桶。村風和諧村莊美,百姓日子紅紅火火,用老黨員閆青海的話形容便是“有滋味得很”。

  站在西柏坡景區入口處向北望去,一排排二層小樓坐落在寬闊平整的街道兩側。那裡,便是梁家溝村的新民居。

  “楊柳葉青,楊柳葉長,今年要選個好村長;不分男和女,又積極,又堅強,辦事公平十六兩;不分男和女,不選滑頭鬼,不選懶漢郎,不選白眼黑心腸。”

  這首反映抗戰時期平山縣選舉基層政權的《選舉歌》,醒目地寫在一棟二層小樓的西牆上。房屋的主人正是梁家溝村黨支部書記陳志軍。

  “每天進出家門都能看到,時刻提醒著自己的職責是什麼。”陳志軍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村裡的當家人,就要一心一意為民謀幸福。

  與西柏坡鎮其他村一樣,梁家溝村也是水庫移民村。雖處於西柏坡景區核心區,但過去髒亂的環境並未給梁家溝人帶來好處。要想發展旅遊,村容村貌必須改善。2009年,梁家溝決定拆舊村、建新村,並邀請專業設計機構制定了統一規劃。

  當時的梁家溝尚不富裕,建新民居困難重重。“再難也要闖出一片新天地!”時任村黨支部書記陳國平許下錚錚諾言。

  平了一座山、兩道溝,76棟二層小樓和兩棟多層住宅樓拔地而起。開飯店、辦民宿、當導遊、賣紀念品……隨著西柏坡紅色旅遊不斷升溫,梁家溝70%的人吃上了旅遊飯,村民人均年收入邁過萬元大關。

  2018年秋,西柏坡紅旅小鎮在石家莊市第三屆旅發大會上驚豔亮相。“小鎮是村裡以土地入股引入一家公司建設,村裡佔40%股份,小鎮每年保底交村裡200萬元,給村民分紅。”陳志軍說。

  一件件惠民實事順利實施,也要得益於梁家溝的“秘笈”——村委會辦公室牆上的“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制度。在梁家溝,每件事在進入“四議兩公開一監督”正式決策程序前,都得開上十多次村民議事會,最多的開過三十多次。像新民居規劃方案、紅旅小鎮入股分紅方案等這些村裡的事,都是在與村民商量之後體現了村民意願。

  這些日子,陳志軍不斷到村民家中走訪,徵求旅遊產業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瞭解村民所需所盼。“村幹部不僅要做實事、辦好事,還要踐行群眾路線,把實事好事辦到群眾心坎裡。”陳志軍說,他們要用行動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家園。

  “趕考”永遠在路上。在平山,不僅是村兩委幹部以“趕考”的狀態奔跑在鄉村振興路上,還有500多名駐村黨員幹部帶著真情教育幹部、帶著親情服務群眾、帶著激情幹好工作,正奮鬥在打好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後續發展硬仗的第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