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新譯 第五十二課 佳 兵

第五十二課 佳 兵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老子《道德經》新譯   第五十二課   佳 兵

一、封建軍隊的本性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最好的軍隊,是不吉祥的東西。是指封建社會的軍隊,都是為封建統治服務的,欺壓老百姓,人民見了軍隊就跑,這叫逃兵荒。你不跑就被抓去當兵、服勞役,吃不飽、穿不暖、捱打、受罵等,所以人民就害怕封建軍隊。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因為封建軍隊為了維護封建統治,殘酷地鎮壓人民,姦淫、燒殺無惡不作,任何東西都厭惡它,所以修道修德的人是不取的。

二、左右論大小,分優劣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過去皇帝上朝時,左邊是文臣,右邊是武將。君子之位貴在於左,君子動口不動手,左邊為大;武將的位置則在右,他要殺人,要強佔鄰國領土,所以不好,為小。

三、封建時期,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

兵者,不祥之器:舊社會當兵的,也是欺壓百姓的人。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他不給你講道理,你不聽他就拳打腳踢,所以老百姓怕見到兵,把他看成是不吉祥的人。

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舊社會的兵,不是當君子的材料,要他動口不動手,那是辦不到的。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非要利用軍隊保衛國家安全時,才能使用他。

恬淡為上。勝而不美:把軍隊看淡一些為好,要愛好和平,使人民安居樂業,不要經常想到打仗,打了勝仗也不是美事。

四、以和為貴,戰爭民遭殃

而美者,是樂殺人:過去戰爭的美,美在哪裡呢?美就美在樂於殺人,殺的人越多越好,這說明你很勇敢,還要受嘉獎,成為戰鬥英雄,出人頭地。

夫樂殺人,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對於樂於殺人的人,他是不可能取得天下的。歷史上很多樂於殺人的人,見人就殺,其結果怎樣呢?最後還不是自取滅亡。

五、左右辨吉凶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吉利的事在左,善事、喜事都放在左邊;兇殺之事在右,凶事、喪事都放在右邊。

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過去元帥府裡都是當兵的,偏將軍只是出謀劃策,沒有生殺大權,所以偏將軍的位置在左邊;上將軍位於右邊,因為上將軍有生殺大權,這個人是殺或不殺,這一仗是打或不打,都是由上將軍說了算,所以用喪禮來對待他。

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歷史上一場大的戰爭打下來,殺的人太多,屍骨遍野,血流成河,死傷慘重,令人目不忍睹,所以只有用悲哀來祭奠他們。

戰勝,以喪禮處之:打了勝仗,這就說明你殺人最多,也不是什麼好事,所以你還是排在右邊,仍用喪禮來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