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傳世經典,領略唐朝詩人的酸甜苦辣


回味傳世經典,領略唐朝詩人的酸甜苦辣

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引起了全國觀眾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討論,帶動了全民學習誦讀古詩詞的潮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有了全民基礎。

唐朝是中華詩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詩歌發展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湧現出了大批優秀詩人,留下了許多優秀作品。誕生了像李白、杜甫、王維等這樣特別優秀的世界級大詩人。

唐詩可以說是代表了中華詩歌的最高成就。

青年學者葉楚橋作為一箇中國古詩詞的熱愛者,特別熱衷於探尋古詩歌背後的故事。他在自己的著作《桃李春風一杯酒:唐朝詩人的快意人生》中選取了唐朝最具代表性的十八位詩人,以獨特新穎的視角、輕鬆幽默的語言,生動講述詩人的家世和生平、品讀他們的詩作和人生

下面,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走進那些曠古奇才,回味那些傳世經典,一起領略唐朝詩人的酸甜苦辣。

回味傳世經典,領略唐朝詩人的酸甜苦辣

01

初唐

在初唐詩人中,駱賓王和王勃曾雙雙入選“初唐四傑”之列,而且他們也都少年成名,被譽為神童。七歲的駱賓王作詩《詠鵝》,為自己贏得“江南神童”的稱號。八歲時他的一首《玩初月》再次藝驚四座:“忌滿光先缺,乘昏影暫流。既能明似鏡,何用曲如鉤。”

天賦異稟的駱賓王可以說妥妥的贏在了起跑線上。

二十二歲時駱賓王赴京趕考。在那個考卷不密封的年代,名氣是能夠為自己加分的,許多人便將更多的功夫用在考場外。駱賓王既不認識皇親國戚,也不屑於做秀包裝,結果自然名落孫山。他因此發出“莫言無皓齒,世俗薄朱顏”的感嘆。

落榜後的駱賓王經朋友推薦謀了一份位低薪薄的差事。但是沒過多久,他因與別人衝突被以“行為不端”為由除名,丟了工作。心灰意冷的駱賓王在返鄉途中偶遇道王李元慶。李仰慕其才學,便要其擔任王府錄事,負責起草各類公文。妙筆生花的駱賓王做這樣的工作自然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因此深得道王倚重。

四年後,他謝絕道王給他引薦的好意返回老家,寄情山水,逍遙快活地過了十年愜意日子,留下了不少詩作。後來,駱賓王被舉薦做過奉禮郎、侍御史。還因議論朝政含冤入獄,幸遇朝廷大赦而重獲自由。出獄後,他斷然回絕武則天朝政推薦的職務,忠心做李唐子民。這一行為詮釋了他從小就感受到的“曲項向天歌”的不凡與傲慢。

回味傳世經典,領略唐朝詩人的酸甜苦辣

當李唐垂危時,年邁的駱賓王挺身而出,在揚州起草《代徐敬業討武曌檄》怒斥武則天,讓徐敬業短短數日就收穫10萬雄兵和千萬人心。

這篇檄文與王勃的《滕王閣序》一起被譽為中國駢文史上的“雙壁”而名揚天下,千古傳誦。據可靠史料記載,揚州兵敗後,因叛徒告密,駱賓王和徐敬業在逃亡途中被殺害,一顆詩壇巨星就此隕落。

同樣童星出道的王勃出身書香門第,祖輩先人“或公或侯,乃文乃武”。天資聰明的王勃九歲讀完顏師古註解的《漢書》後,撰寫十卷《指瑕》一口氣指出其中無數錯誤。引得文學、史學界盛讚他是才冠古今的小神童。

少年成名的王勃17歲一舉及第,被授職朝散郎。時逢東都興建乾元殿,王勃便向朝廷呈上一篇《乾元殿頌》,高宗閱後大為歎服“奇才!我大唐奇才”。

從此王勃名動京城,許多公子王孫慕名爭聘。在此期間他寫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杜少府之任蜀州》。那句“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不知溫暖了多少離別的惆悵。而他的《滕王閣序》更是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好的駢文。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所勾勒出的寧靜致遠的景象與意境,讓人回味無窮

。可惜天妒英才,26歲的王勃在探親途中溺水受驚而亡。

大多數評論家認為,“初唐四傑”中成就最高的是王勃,對後世影響深遠。他率先舉起革新大旗,摒棄柔糜婉媚的“上官體詩”。創作出一大批“壯而不虛、剛而能聞、雕而不碎、按而彌堅”的詩文,擴展了文學體裁,讓初唐文壇煥發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

後世稱王勃為“唐人開山祖”。“驚鴻一般短暫,夏花一樣絢爛”正是王勃短暫人生的寫照。

回味傳世經典,領略唐朝詩人的酸甜苦辣

02

盛唐

盛唐是唐詩的繁榮昌盛期,詩壇呈現出百花齊放、奼紫嫣紅的繁盛局面。詩歌從內容、題材、風格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這個時期最具代表的人物李白、杜甫更是登上了中國古典詩歌的兩座高峰。其它邊塞詩、田園詩也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作為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詩歌造詣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他

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閱奇書。好劍術,愛遊仙”。

24歲時李白離開四川開始了第一次遊歷。他走了許多路,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也創造了許多詩篇,最後李白抵達安陸,娶妻生子,在那裡生活了十年。

後來,李白在長安結識了當時在文壇上已享有盛譽的賀知章,賀老在看了李白的《蜀道難》後,盛讚他是“謫仙”,並在次年春試前專門寫推薦信給楊國忠和高力士,希望二人多提攜這位博學多識的才俊。但嫉賢妒能的楊高二人卻不以為然,並嘲諷李白不配給他們磨墨、脫靴。

受辱後的李白告別賀知章,離開長安。桀驁不馴、恃才傲物的他也不僅發出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哀嘆。

回味傳世經典,領略唐朝詩人的酸甜苦辣

當然,生性豪爽的李白從來不缺乏自信,以前遊歷江湖時他就曾放言“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見多識廣的他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後來因為精通外文,李白又奉詔入京。唐玄宗“降輦步迎”、“御手調羹”,引得一眾皇親國戚羨慕嫉妒恨。博學的李白不僅當場翻譯出番邦國書,並代皇上起草了一篇氣勢恢宏的詔書,成功讓番邦寫了降表,歸順大唐。起草詔書時,李白特意請玄宗恩准,讓楊、高二人為他脫靴磨墨,一雪前恥。

立下奇功的李白被任命為翰林供奉,成為御用文人。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李白在揮毫潑墨之餘,常常操心國事,讓玄宗很是惱火。故漸漸疏遠了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道出了李白當時的失落和憂煩。於是李白“肯請還山”,開始了他的第二次漫遊。並在此期間創作了大量優秀的詩作,如《將進酒》、《贈汪倫》、《俠客行》……

安史之亂中,滿腔熱血的李白無端捲入了兩皇子的爭權之中,並因此入獄。幸有友人搭救,又逢大赦,才逢凶化吉、重獲自由。晚年的李白繼續在江南各地奔波輾轉。唐代宗即位後,因慕其才名,欲授李白為左拾遺,可惜尚未接到聖旨,李白便已辭世。

回味傳世經典,領略唐朝詩人的酸甜苦辣

余光中曾這樣評價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天才加全才的李白,樂府、歌行、律詩、絕句,無一短板;詩歌、辭賦、書法、樣樣精通。文能“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武能“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他的藝術造詣有著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杜甫很滿足這樣的生活,每次收到饋贈都會寫詩慶祝,順便致謝。這應該是中年後杜甫最穩定的一段生活,因此也寫出了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和“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這樣心情大好的佳作。

但是好景不長,嚴武病逝,杜甫只得離開成都,漂泊至奉節。公元768年五十九歲的杜甫病逝在出川歸鄉的途中。

在群星輝映的盛唐文人墨客中,詩聖杜甫無疑是最偉大的那一個。他的詩作內容豐富、時代感強、政治傾向明顯,真實而精準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被稱為“史詩”。逝後聲名遠播的杜甫,終其一生都以兼濟天下為己任,家國情懷,感人至深。

回味傳世經典,領略唐朝詩人的酸甜苦辣

03

中唐

中唐是唐詩的發展繁衍期,從內容形式到風格流派都比盛唐更豐富多樣。這個時期的許多詩人有的注重精煉、準確、傳神,在語言上反覆推敲,如賈島、韓愈、孟郊;有的推崇優美深邃、回味無窮,著意刻畫意境,如李賀、柳宗元;還有的擅長將議論文或散文入詩,如韓愈。這些都不但進一步豐富了唐詩,而且也悄然拉開了宋詞的帷幕。

在作者列舉的七位中唐詩人中,薛濤是唯一一位女性。“以才自守,出淤泥而不染”的她位列唐代四大女詩人之首。

迫於生計,16歲的薛濤入了樂籍。憑著“言謔之間,立有酬對”的即興創作才能,她迅速脫穎而出。與其它三位或撲殺、或處死、或投河的女詩人相比,薛濤的人生雖有諸多坎坷與不順,卻也落了個晚景安穩

這可不僅僅是因為幸運,在等級森嚴、男尊女卑的封建王朝,她憑藉超群的智慧和過人的膽識周旋於燈紅酒綠間,“以才自守,以才自拔”,不以容貌與色相悅人。

只憑睿智和才情,贏得了時人的尊重與後世的肯定

那首《草》讓他少年成名,譽滿京城。讓他聲名鵲起的《長恨歌》則成功引起了唐憲宗的注意,從而開啟了他的仕途生涯。白居易倡導新樂府運動,大興現實主義之風。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文學主張,凸顯了詩歌的社會功能和現實作用,拉近了詩歌與平民的距離,對後代詩人的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回味傳世經典,領略唐朝詩人的酸甜苦辣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哲學家。韓愈剛直不阿、忠勇雙全,是不可多得的歷史人才,其影響使無數帝王將相相形見絀。他積極倡導古文運動,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大力提倡儒學,開宋明理學家之先聲。

“詩豪”劉禹錫善寫辭賦與論說文章,樂於鑽研哲學、文學與岐黃,是唐代詩人裡少見的多面手。劉禹錫生性樂觀、堅強、豪放。他的詩將意境與哲理結合,對於世事輪迴、榮辱變遷有著冷靜、豁達的認識,閃耀著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的光輝:“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出身貧寒、為人執著的苦吟詩人賈島、開創“長吉體”詩歌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機智過人,給世人留下千古佳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元稹都是中唐詩人中的佼佼者。

回味傳世經典,領略唐朝詩人的酸甜苦辣

04

晚唐

晚唐時社會動盪混亂,詩風也由寫實走回浪漫,追求形式美,傾向唯美、傷感、虛無、晦澀側重個人情緒的抒發,以哀怨悱惻、幽豔細膩為美。代表詩人有李商隱、杜牧、溫庭筠等。

杜牧是晚唐詩壇成就最高的詩人之一,他的詩作既有指點江山的豪邁,也有綺麗繾綣的香豔。官宦名相出身的他自幼志向遠大、胸懷天下。不僅詩賦具佳、文采風流,且精通兵法、善論兵事、博通經史,尤其專注於治亂與軍事。

曾註釋《孫子》,被後世評為繼曹操之後的第二大注家。有如此經世之才的他卻生不逢時,在宦官專政、朋黨之爭激烈的晚唐,杜牧空有報國之志,只能憑藉片紙隻字諷古喻今:“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回味傳世經典,領略唐朝詩人的酸甜苦辣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意境美的詩人,善長詩歌,駢文文學價值頗高。其詩作大都構思新奇、風格豔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被廣為傳頌。

李商隱流傳下來的600餘首詩歌,有22首入選《唐詩三百首》,僅次與杜甫,李白和王維。他的藝術技巧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極大地擴大了詩的情感容量,為唐詩的發展做出了最後的貢獻。

溫庭筠出生書香門第,文思敏捷,詩、文、詞、小說俱佳。而且他是有唐以來第一個大量填詞的詩人,經他的創作與傳播,詞才真正引起文壇重視。從這個意義上說,溫庭筠是詞這一文學體的奠基者與鋪路人。

因為詩歌,唐朝在歷史的長河中格外熠熠生輝。“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以說許多炎黃子孫,尚在母親腹中時就在唐詩的浸潤中成長,唐詩已經深深的融入了每一箇中華兒女的血液之中。

“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作為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瑰寶,唐詩無論什麼時候都值得我們致敬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