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传世经典,领略唐朝诗人的酸甜苦辣


回味传世经典,领略唐朝诗人的酸甜苦辣

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引起了全国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讨论,带动了全民学习诵读古诗词的潮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了全民基础。

唐朝是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诗歌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涌现出了大批优秀诗人,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诞生了像李白、杜甫、王维等这样特别优秀的世界级大诗人。

唐诗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

青年学者叶楚桥作为一个中国古诗词的热爱者,特别热衷于探寻古诗歌背后的故事。他在自己的著作《桃李春风一杯酒:唐朝诗人的快意人生》中选取了唐朝最具代表性的十八位诗人,以独特新颖的视角、轻松幽默的语言,生动讲述诗人的家世和生平、品读他们的诗作和人生

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走进那些旷古奇才,回味那些传世经典,一起领略唐朝诗人的酸甜苦辣。

回味传世经典,领略唐朝诗人的酸甜苦辣

01

初唐

在初唐诗人中,骆宾王和王勃曾双双入选“初唐四杰”之列,而且他们也都少年成名,被誉为神童。七岁的骆宾王作诗《咏鹅》,为自己赢得“江南神童”的称号。八岁时他的一首《玩初月》再次艺惊四座:“忌满光先缺,乘昏影暂流。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天赋异禀的骆宾王可以说妥妥的赢在了起跑线上。

二十二岁时骆宾王赴京赶考。在那个考卷不密封的年代,名气是能够为自己加分的,许多人便将更多的功夫用在考场外。骆宾王既不认识皇亲国戚,也不屑于做秀包装,结果自然名落孙山。他因此发出“莫言无皓齿,世俗薄朱颜”的感叹。

落榜后的骆宾王经朋友推荐谋了一份位低薪薄的差事。但是没过多久,他因与别人冲突被以“行为不端”为由除名,丢了工作。心灰意冷的骆宾王在返乡途中偶遇道王李元庆。李仰慕其才学,便要其担任王府录事,负责起草各类公文。妙笔生花的骆宾王做这样的工作自然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因此深得道王倚重。

四年后,他谢绝道王给他引荐的好意返回老家,寄情山水,逍遥快活地过了十年惬意日子,留下了不少诗作。后来,骆宾王被举荐做过奉礼郎、侍御史。还因议论朝政含冤入狱,幸遇朝廷大赦而重获自由。出狱后,他断然回绝武则天朝政推荐的职务,忠心做李唐子民。这一行为诠释了他从小就感受到的“曲项向天歌”的不凡与傲慢。

回味传世经典,领略唐朝诗人的酸甜苦辣

当李唐垂危时,年迈的骆宾王挺身而出,在扬州起草《代徐敬业讨武曌檄》怒斥武则天,让徐敬业短短数日就收获10万雄兵和千万人心。

这篇檄文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一起被誉为中国骈文史上的“双壁”而名扬天下,千古传诵。据可靠史料记载,扬州兵败后,因叛徒告密,骆宾王和徐敬业在逃亡途中被杀害,一颗诗坛巨星就此陨落。

同样童星出道的王勃出身书香门第,祖辈先人“或公或侯,乃文乃武”。天资聪明的王勃九岁读完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后,撰写十卷《指瑕》一口气指出其中无数错误。引得文学、史学界盛赞他是才冠古今的小神童。

少年成名的王勃17岁一举及第,被授职朝散郎。时逢东都兴建乾元殿,王勃便向朝廷呈上一篇《乾元殿颂》,高宗阅后大为叹服“奇才!我大唐奇才”。

从此王勃名动京城,许多公子王孙慕名争聘。在此期间他写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杜少府之任蜀州》。那句“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知温暖了多少离别的惆怅。而他的《滕王阁序》更是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骈文。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勾勒出的宁静致远的景象与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可惜天妒英才,26岁的王勃在探亲途中溺水受惊而亡。

大多数评论家认为,“初唐四杰”中成就最高的是王勃,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率先举起革新大旗,摒弃柔糜婉媚的“上官体诗”。创作出一大批“壮而不虚、刚而能闻、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扩展了文学体裁,让初唐文坛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后世称王勃为“唐人开山祖”。“惊鸿一般短暂,夏花一样绚烂”正是王勃短暂人生的写照。

回味传世经典,领略唐朝诗人的酸甜苦辣

02

盛唐

盛唐是唐诗的繁荣昌盛期,诗坛呈现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繁盛局面。诗歌从内容、题材、风格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个时期最具代表的人物李白、杜甫更是登上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座高峰。其它边塞诗、田园诗也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作为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造诣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他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阅奇书。好剑术,爱游仙”。

24岁时李白离开四川开始了第一次游历。他走了许多路,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也创造了许多诗篇,最后李白抵达安陆,娶妻生子,在那里生活了十年。

后来,李白在长安结识了当时在文坛上已享有盛誉的贺知章,贺老在看了李白的《蜀道难》后,盛赞他是“谪仙”,并在次年春试前专门写推荐信给杨国忠和高力士,希望二人多提携这位博学多识的才俊。但嫉贤妒能的杨高二人却不以为然,并嘲讽李白不配给他们磨墨、脱靴。

受辱后的李白告别贺知章,离开长安。桀骜不驯、恃才傲物的他也不仅发出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哀叹。

回味传世经典,领略唐朝诗人的酸甜苦辣

当然,生性豪爽的李白从来不缺乏自信,以前游历江湖时他就曾放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见多识广的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后来因为精通外文,李白又奉诏入京。唐玄宗“降辇步迎”、“御手调羹”,引得一众皇亲国戚羡慕嫉妒恨。博学的李白不仅当场翻译出番邦国书,并代皇上起草了一篇气势恢宏的诏书,成功让番邦写了降表,归顺大唐。起草诏书时,李白特意请玄宗恩准,让杨、高二人为他脱靴磨墨,一雪前耻。

立下奇功的李白被任命为翰林供奉,成为御用文人。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李白在挥毫泼墨之余,常常操心国事,让玄宗很是恼火。故渐渐疏远了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道出了李白当时的失落和忧烦。于是李白“肯请还山”,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漫游。并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作,如《将进酒》、《赠汪伦》、《侠客行》……

安史之乱中,满腔热血的李白无端卷入了两皇子的争权之中,并因此入狱。幸有友人搭救,又逢大赦,才逢凶化吉、重获自由。晚年的李白继续在江南各地奔波辗转。唐代宗即位后,因慕其才名,欲授李白为左拾遗,可惜尚未接到圣旨,李白便已辞世。

回味传世经典,领略唐朝诗人的酸甜苦辣

余光中曾这样评价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天才加全才的李白,乐府、歌行、律诗、绝句,无一短板;诗歌、辞赋、书法、样样精通。文能“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武能“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他的艺术造诣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杜甫很满足这样的生活,每次收到馈赠都会写诗庆祝,顺便致谢。这应该是中年后杜甫最稳定的一段生活,因此也写出了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样心情大好的佳作。

但是好景不长,严武病逝,杜甫只得离开成都,漂泊至奉节。公元768年五十九岁的杜甫病逝在出川归乡的途中。

在群星辉映的盛唐文人墨客中,诗圣杜甫无疑是最伟大的那一个。他的诗作内容丰富、时代感强、政治倾向明显,真实而精准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被称为“史诗”。逝后声名远播的杜甫,终其一生都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家国情怀,感人至深。

回味传世经典,领略唐朝诗人的酸甜苦辣

03

中唐

中唐是唐诗的发展繁衍期,从内容形式到风格流派都比盛唐更丰富多样。这个时期的许多诗人有的注重精炼、准确、传神,在语言上反复推敲,如贾岛、韩愈、孟郊;有的推崇优美深邃、回味无穷,着意刻画意境,如李贺、柳宗元;还有的擅长将议论文或散文入诗,如韩愈。这些都不但进一步丰富了唐诗,而且也悄然拉开了宋词的帷幕。

在作者列举的七位中唐诗人中,薛涛是唯一一位女性。“以才自守,出淤泥而不染”的她位列唐代四大女诗人之首。

迫于生计,16岁的薛涛入了乐籍。凭着“言谑之间,立有酬对”的即兴创作才能,她迅速脱颖而出。与其它三位或扑杀、或处死、或投河的女诗人相比,薛涛的人生虽有诸多坎坷与不顺,却也落了个晚景安稳

这可不仅仅是因为幸运,在等级森严、男尊女卑的封建王朝,她凭借超群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周旋于灯红酒绿间,“以才自守,以才自拔”,不以容貌与色相悦人。

只凭睿智和才情,赢得了时人的尊重与后世的肯定

那首《草》让他少年成名,誉满京城。让他声名鹊起的《长恨歌》则成功引起了唐宪宗的注意,从而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大兴现实主义之风。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凸显了诗歌的社会功能和现实作用,拉近了诗歌与平民的距离,对后代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味传世经典,领略唐朝诗人的酸甜苦辣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韩愈刚直不阿、忠勇双全,是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才,其影响使无数帝王将相相形见绌。他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大力提倡儒学,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

“诗豪”刘禹锡善写辞赋与论说文章,乐于钻研哲学、文学与岐黄,是唐代诗人里少见的多面手。刘禹锡生性乐观、坚强、豪放。他的诗将意境与哲理结合,对于世事轮回、荣辱变迁有着冷静、豁达的认识,闪耀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光辉:“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出身贫寒、为人执着的苦吟诗人贾岛、开创“长吉体”诗歌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机智过人,给世人留下千古佳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都是中唐诗人中的佼佼者。

回味传世经典,领略唐朝诗人的酸甜苦辣

04

晚唐

晚唐时社会动荡混乱,诗风也由写实走回浪漫,追求形式美,倾向唯美、伤感、虚无、晦涩侧重个人情绪的抒发,以哀怨悱恻、幽艳细腻为美。代表诗人有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

杜牧是晚唐诗坛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既有指点江山的豪迈,也有绮丽缱绻的香艳。官宦名相出身的他自幼志向远大、胸怀天下。不仅诗赋具佳、文采风流,且精通兵法、善论兵事、博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

曾注释《孙子》,被后世评为继曹操之后的第二大注家。有如此经世之才的他却生不逢时,在宦官专政、朋党之争激烈的晚唐,杜牧空有报国之志,只能凭借片纸只字讽古喻今:“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回味传世经典,领略唐朝诗人的酸甜苦辣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意境美的诗人,善长诗歌,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作大都构思新奇、风格艳丽、缠绵悱恻、优美动人,被广为传颂。

李商隐流传下来的600余首诗歌,有22首入选《唐诗三百首》,仅次与杜甫,李白和王维。他的艺术技巧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极大地扩大了诗的情感容量,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最后的贡献。

温庭筠出生书香门第,文思敏捷,诗、文、词、小说俱佳。而且他是有唐以来第一个大量填词的诗人,经他的创作与传播,词才真正引起文坛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温庭筠是词这一文学体的奠基者与铺路人。

因为诗歌,唐朝在历史的长河中格外熠熠生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以说许多炎黄子孙,尚在母亲腹中时就在唐诗的浸润中成长,唐诗已经深深的融入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作为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瑰宝,唐诗无论什么时候都值得我们致敬和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