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挖出5萬多件文物,有個激動人心的發現


圓明園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挖出5萬多件文物,有個激動人心的發現

【考古人員在細緻清理】圓明園,有“萬園之園”和“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之稱,曾是中國最為奢華的皇家園林。清朝時,每逢夏季皇帝都會來此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故又名“夏宮”。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並焚燬了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此後,圓明園又遭到多次人為破壞(石材被盜走),最終成為了一片廢墟。(這是一組反映圓明園考古發掘現場的照片,很多人可能沒有看過)

圓明園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挖出5萬多件文物,有個激動人心的發現

【圓明園遠瀛觀遺址發掘現場】資料顯示,從1996年開始至今,考古人員對圓明園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出土了5萬多件文物。然而,圓明園有100多處景點,佔地240多萬平米,因此任重而道遠。(本組照片絕大多數都是拍攝於如園考古發掘現場)

圓明園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挖出5萬多件文物,有個激動人心的發現

【圓明園遠瀛觀遺址發掘現場】遠瀛觀遺址位於圓明三園之長春園西洋樓景區中部,西為海晏堂,東為線法山,前為大水法、觀水法。遠瀛觀的大殿建在高臺上,坐北朝南,磚石結構,頂覆琉璃瓦,平面呈倒凹字形。這裡是乾隆皇帝居住、辦公、觀賞噴泉的地方,非常奢華。

圓明園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挖出5萬多件文物,有個激動人心的發現

【考古人員在細緻清理】考古人員發現,儘管清朝史料對圓明園的景緻、建築等都有詳細的記載,但在發掘過程中往往有意外的發現,“從考古結果看,幾乎每個遺址都和設計圖紙有不同的地方。”因此,通過考古發掘人們能弄清楚圓明園景觀最真實的情況。

圓明園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挖出5萬多件文物,有個激動人心的發現

【圓明園發掘現場】這組照片得以拍攝,最大原因是因為採取了公開發掘的形式,即發掘現場向公眾開放並首次採取網絡直播的方式。這一創新性的發掘方式,讓網民對圓明園考古產生濃厚的興趣。

圓明園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挖出5萬多件文物,有個激動人心的發現

【觀豐榭遺址】如園於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建成,仿自南京瞻園(徐達的花園),嘉慶年間進行過大規模重修。如園裡景緻有觀豐榭、延清堂、含碧樓、芝蘭室、挹霞亭、靜怡齋、錦縠洲、聽泉榭、引勝齋等。嘉慶帝當年踱步在觀豐榭,曾賦詩一首《觀豐榭》,“林端虛榭園牆平,極目郊原禾黍盈。灝景澄鮮連遠甸,暢觀豫卜好西成。”

圓明園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挖出5萬多件文物,有個激動人心的發現

【如園裡嘉慶御題石刻】嘉慶御筆石刻在清理延清堂東側道路時,發現該石刻上面刻寫文字為“碧蘿青蘚午陰凝,沿蹬尋幽緩步登。小憩方亭欣造極,披襟挹爽早秋澄。”這是這次考古發掘的最大發現,令人現場考古人員激動不已。

圓明園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挖出5萬多件文物,有個激動人心的發現

【嘉慶印章石刻】這兩枚嘉慶印章石刻發現於含碧樓月臺,在“御題”兩字之後鈐兩方篆書印章,首鈐“嘉慶御筆之寶”,末鈐“夙聞詩禮凜心傳”。發現皇帝印章石刻,這在圓明園考古歷史上還是首次,考古人員因此激動就不難理解了。

圓明園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挖出5萬多件文物,有個激動人心的發現

【圓明園之如園考古現場】除了發現嘉慶御題石刻外,考古人員還發現長春園現有南段的園牆牆位置是錯誤的,“我們在對如園最南側的含碧樓發掘時,建築遺址的一部分正好被現在園牆壓住了。”也就說,歷史上的長春園的面積比如今的遺址面積還要大。

圓明園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挖出5萬多件文物,有個激動人心的發現

【如園考古現場,考古人員細緻清理】“整個如園兩步一景”,這考古人員在考古發掘如園時的最大感受。如園即“如同瞻園”,但它的規格要比瞻園高,整座園林佈局小巧精緻,疏密有致,一步一景;湖池假山點綴其中;園林道路設計美觀。不僅如此,如園遺址保存相對完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