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恩怒怼网友:这是一个“恶意满满的世界”|人际冲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对“少女感”格外地执着,仿佛这个词是对女性最高的赞美。

打开微博,总是会看到女明星因为与年龄不符的“青春感”而登上热搜,比如大S,高圆圆。不管是女明星还是普通人,如果被人夸自己少女感,心里都会小得意一下。

“少女感”三个字,成了“得之欢喜,不得者忧”的关键词。

前段时间,女神陈乔恩就因为被网友批“没有少女感”,而愤怒回怼:这是一个“恶意满满的世界”,一个“不待见快乐女人的畸形环境”,更是怒指网上“除了苛刻没有绅士存在”。

明星作为生活在“放大镜”下的一类光鲜亮丽的存在,因为身材、颜值等需要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和质疑之声,着实不易。这让我想到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陈乔恩怒怼网友:这是一个“恶意满满的世界”|人际冲突

-01- 欲戴冠冕,必承其重

陈乔恩,可以说是偶像剧的鼻祖。她有着姣好的身材和高颜值的脸蛋,很符合偶像剧女主的气质。但是,流行是有时间性的,时间是流动的,偶像剧霸屏的时代已离我们渐行渐远。

今年年初开播的由陈乔恩和陈晓主演的电视剧《独孤皇后》,因陈乔恩在剧中饰演一位14岁的美少女,而被网友吐槽。网友们纷纷评论说,陈乔恩 “扮嫩”、“装嫩”、“完全不像”、“没有少女感”等。

陈乔恩看到评论以后,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近两百字的长文,以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她痛心地说,从什么时候开始“东方女人被看待的只剩下她少不少女感这种角度”,她呼吁跟她一样的女性“好好疼爱自己吧,因为我们处在一个恶意满满的世界”。

陈乔恩的怒怼让我想起了人民日报对“翟天临学术事件”评论时说的一句话:“欲戴冠冕,必承其重”。明星在享受鲜花掌声、光鲜亮丽之时,更该练就一颗强大、自信的内心,以便在面对网友的“口诛笔伐”之时,不致“粉身碎骨”。

陈乔恩怒怼网友:这是一个“恶意满满的世界”|人际冲突

-02 - “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

曾经有一少年,每次出门之前都必须花很长时间对着镜子整理头发。有一次,祖母实在看不过去,就对他说:“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听了祖母的话,少年的人生从此变得轻松。

陈乔恩的愤怒来源于她过于在乎他人的评判,从而陷入与网友的“竞争”,即人际关系的“权力之争”,简单说就是“冲突”。她被网友“完全没有少女感”的言论伤害,认为他们的评判是“错误的”,是“苛刻的”,而自己作为女人应该被“温柔以待”。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哲人说过:“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因为,如果认为自己“正确”就意味着对方是“错误的”,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对方的“错误”,就会起冲突,会“愤怒”,会“指责”,进而想要通过在竞争中获胜来证明自己的立场,捍卫自己的“优越性”。

陈乔恩选择的是发泄愤怒和指责的方式。

这种方式好吗?会不会招致又一波更激烈的“口水仗”,更糟糕的恶性循环?

《被讨厌的勇气》中还说,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就会不知不觉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

所以,陈乔恩会说:“因为我们处在一个恶意满满的世界”。 在她的眼中,世界是个敌人遍布的危险存在。

那么,该怎么办才能还世界以本来的颜色呢?

《被讨厌的勇气》中指出,“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一旦陷入“不良竞争”的恶性循环,就意味着“丢失了自我”,活在了别人的价值观里,如此就不单纯是“正确与否”的问题,而是人际关系的权力之争。

正如少年的祖母说的“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

陈乔恩的表现说明了:她把在意自己脸的主体混淆了,关注的方向偏离了

别人看到我们脸时的想法,我们不能预知更无法左右。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只有自己,自己认为“漂亮”、“少女感”就好。女神如此愤怒正是把网友的话内化进了内心,以至于无形之中认同了网友的言论,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所以,当网友说些不中听、不顺耳的话时,便轻易地触痛了她敏感的神经。

陈乔恩怒怼网友:这是一个“恶意满满的世界”|人际冲突

-03-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一个个体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

他进而指出:“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

在由李连杰和林青霞主演的经典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的影片后段,当令狐冲埋了师弟们的尸体后,悲愤难平,想要退出江湖。这时,任我行对他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所以,阿德勒说的,“要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是完全不可能的

要想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幸福,唯有专注于内在,增强面对人际关系的勇气,不逃避、不挑衅,相信自己的“能力”,把人人都当作自己的“伙伴”而非“敌人”。

因为,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

*作者简介:秀逗茉莉 迷茫时读书,糊涂时跑步,一个灵魂自由的白骨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