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取消自主招生,教育部强基计划"强"在哪儿?

只要高考成绩足够高,清华北大随便挑。即使高考成绩没有那么高,只要参加五大联赛取得不错的名次,也会有985院校给出橄榄枝,又或者参加某些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还能有破格录取

机会。

但是到2020年再进入清华北大这些高校可能就没那么“不够难”了。


部分高校取消自主招生,教育部强基计划


01 部分高校取消自主招生

1月1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了服务国家战略,部分高校的招生工作由教育部最终确定,2020年起,相关高校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该计划被称为“强基计划”。

《意见》明确指出,强基计划要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领域输送后备人才。试点高校如下:

国家重要领域包括,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点要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

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此处极小数的“极”字很巧妙,将破格录取的门槛进一步拔高。

高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全程接受本校纪委监督,并建立申诉途径和举报机制。严格组织高校考核,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有关要求组织实施。笔试、面试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试题按机密级事项管理。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过程全程录音录像。

可见,进入上述院校的门槛比取消自主招生之前门槛高了不是一星半点。不过,高投入意味着高回报,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都会比非强基计划的学生更有竞争力。


部分高校取消自主招生,教育部强基计划


02 集“强”于一身

首先,通过强基计划被录取的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本科阶段培养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

总之就是,强基计划的学生会得到全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其次,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对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

你不知道自己哪里优秀,哪里有天赋?没关系,你的老师有一双发现人才的眼睛。

找工作不再压力山大。《意见》指出,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为关键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教育部将加强对强基计划的政策支持。


部分高校取消自主招生,教育部强基计划


03 清北互选课程

就在同一天,也就是1月14日,清华北大两所高校发布公告,两校教务部门达成共识,决定今年春季学期起,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且互认学分,其中北大开放27门课程,以人文社科类课程为主;清华开放12门课程,以理工科为主。

据悉,2020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开放12门优质课程,共15个班次、170个名额,可供北大本科生选修;课程主要是理工科课程,既有传统的《工业系统概论》《现代加工技术与实践》《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等,也不乏时下大热的《人工智能技术》《系统与计算神经科学》《工业数据挖掘与分析》等。


部分高校取消自主招生,教育部强基计划


北大还提醒,清华大学的成绩为等级制,选课同学取得的等级制成绩将按转学分的规则由系统自动计入成绩单,记为A类通选学分或全校任选学分,成绩不计入GPA(平均学分绩点)。

北大开放课程以人文社科类课程为主,包括《导读》《理想国》《发展心理学》《逻辑导论》《中国历史地理》《西方美术史》等,大多为2到4学分。


部分高校取消自主招生,教育部强基计划


从互选的课程来看,和《意见》中提及的重点专业完全契合。


部分高校取消自主招生,教育部强基计划


2019年7月26日,教育部发布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指出,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之间,可授予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联合学士学位。

教育改革更加速了高校之间的强强联合,强基计划集合的也不止一群优秀的人才,还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想要了解更多“高考强基计划”扫描下面二维码。为您解答更多,更详细。


部分高校取消自主招生,教育部强基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