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河南開發商

01

前言


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產業。一直以來,我國房地產行業都是高負債、高槓杆、高週轉的“三高”發展模式。

房企所有的現金流都依賴銷售來實現流動,2020年開年的疫情對地產行業影響明顯,在疫情防控壓力較大的1~2月份,不少地方售樓處關閉,線下銷售完全停滯,不少樓盤建設也因無法施工而被迫推遲。

疫情的影響和即將到來的償債高峰期,使大部分房企現金流比往年更緊張。


02

2020年,多數房企都處於債務到期高峰


按照華泰證券的統計,2020-2022年,房地產境內債到期量分別為4316億元、6212億元和3764億元。2020年下半年開始進入償債高峰期,連續6個季度到期量超過1200億元。

境內債券只是其中一項,2020年還需要應付到期海外債、到期信用債和ABS。

Bloomberg數據顯示,2020年房企海外債務償還高峰期為3月和11月,分別超過40億美元和50億美元。2020年信用債到期規模為2095.7億元,償還高峰期為3月以及7月到10月期間。

與信用債相比,2020年房企ABS面臨著較大的再融資壓力,全年償還總規模達到了2287億元,超過信用債和海外債規模。

2020年開年房企開始蜂擁發行海外債,用來解決短期現金流問題。


03

債務滾雪球


事實上,房企的有息負債已經進入高位,有息負債被認為是衡量房企真實負債水平的重要指標。

國內調研機構根據上市房企2019年半年報數據彙總統計發現,80家上市房企的有息負債總規模為6.61萬億元,較2018年年末上漲10.45%。

當中,有息負債超過千億元房企已經達到20家。

而蜂擁發行海外債券,無異於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最終會讓開發商陷於還息的漩渦中。


04

河南本土大部分房企無法發行債券,面臨囧境更甚


今年以來,尚無河南房企發行境內債券。而境外發債方面,包括建業地產、正商實業和中瑞實業河南本土頭部地產企業先後5次境外發債,合計融資規模8.0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億元。其中建業地產和中瑞實業都已實現兩次境外發債,分別實現境外發債融資5.03億美元和1億美元。

但實際上,並非所有的河南企業都有資格實現境內、境外發債融資。目前河南省只有本土頭部房企擁有發債資格,能通過境內或境外發債的形式補充流動資金。

而對於無法發債的房企,怎麼辦?

找錢乃是當務之急

於是我們看到企業們紛紛開始兜售資產,回籠資金,應付馬上到期的信託基金、銀行貸款、委託貸款、地產私募基金、P2P和民間借貸等。

據我所知,某某企業開始打包賣項目,某某企業在出換鄭的城改地,某某企業在出已拿到土地證的地。

有土儲的項目尚可通過賣地減輕此次債務危機,沒地的項目……哎。

2020年作為房企償債高峰年份,疊加疫情影響,債務再融資壓力預期將貫穿全年。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沒有利潤是痛苦的,但沒有現金流才是致命的。

現金為王,遇到危機時尤其如此。


“危險”的河南開發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