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故事」苏东坡捕蝗虫

宋神宗年问的一个夏末秋初,浙江新城、於潜、临安三县交界处遭遇蝗灾。杭州通判苏东坡巡视督促属县捕蝗,带着随从,骑马沿富春江而上.经富阳来到新城县衙。

苏东坡听了县令对灾情的汇报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消灭虫灾的对策。紧接着,马不停蹄地来到离县城五十多里的灾区南新。

苏东坡一看,这里飞蝗蔽野,有的稻叶已被吃光了,可没见有人在治虫。稻禾正在灌浆,再这样下去,将是颗粒无收。

见一位老人走来.苏东坡就问:“老人家,这里怎么没有人捕捉蝗虫 ?”

老人摇晃着头说:“捕杀不得的,黄员外已晓喻百姓,说这蝗虫是神虫,是上天降下来的灾祸,越除会越多的,只有求菩萨保佑了。”

就在这时,听到一阵敲锣声,随着声音望去.远远 地过来 ·队人 。在一个肥头大耳的员外指挥下,两人抬一顶轿子.其余 的人撑着伞,举着红烛,念着经走来。

老人说,这领头的就是黄崇黄员外。他让人塑了治虫菩萨,放在轿子中在田畈中抬游,求菩萨把蝗虫收回去。

苏东坡皱了皱眉说:“真是岂有此理 !” 治虫队过来了,黄员外得知新城县令陪着杭州通判前来,连忙上前,说是请两位大人前去寒舍歇息。苏东坡当即拒绝了。黄员外讨了个没趣,寒暄几句就告辞跟着治虫菩萨走了。


「民间小故事」苏东坡捕蝗虫

一旁的新城县令告诉苏东坡。黄崇在南新开有最大的米行,几乎控制了整个南新的粮食进出,他是当地的首富。听人说,他的粮仓里积压了数万石稻谷,因近几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百姓 不缺粮。他 的稻米也卖不出去,正为这些稻谷虫蛀霉变而发愁呢。

苏东坡了解到,今年夏季的蝗灾,只发生在西北面的於潜、临安等县,立秋刚过,却突然来到南新,很快就蔓延开来了。说来也怪,新城县的其它地方却未见大批量的蝗虫。这一带.他已来过两次,比较熟悉,从南新到於潜县要翻越一座浮云岭.此岭 高二百五 卜丈,路极崎岖,周围也都是高山峻岭,好似一·座屏障把两县隔开,蝗虫一般是不会翻山越岭到这里来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眼下灭蝗是头等大事,苏东坡一时也没有精力去破译这个疑团.他 立即命新城县令发布告示,要南新全镇百姓不分男女老少农工仕商,一律停下手头的活计灭蝗三天。苏东坡还带来了消灭蝗虫的新办法:让年轻力壮者在田边地头掏掘出一一条条深沟,晚上任沟边放上柴禾。点上火 。蝗虫见亮蜂拥扑来,飞入火中会被烧死,落于火旁的扫进沟中掩埋。又让百姓趁清晨蝗虫翅上有露水,跳跃飞翔能力差时捕捉。三天下来,南新蝗灾已被控制住了。


「民间小故事」苏东坡捕蝗虫

大功告成,苏东坡要离开南新.翻越浮云岭去於潜县巡视了。一行人来到岭上,见有石凳,就坐下来稍作休息。苏东坡还留恋着这刚刚离开的地方,忍不住往山下望去。忽然,看到南新田野上空黑压压的一片,把太阳光都遮住了,看来又是飞蝗在作怪。他感到惊讶,蝗虫基本消灭,剩下的已成不了气候,再扫扫尾就行了,怎么一夜之隔,它们又卷土重来,难道是东南方闹蝗灾飞来的?如果这个时候离去,还不前功尽弃,他决定重新返回。

苏东坡回到南新,看到成批的蝗虫又在蚕食稻禾了,马上差人速去告知新城县令。

苏东坡回到驿站,脱下官服。换上百姓装束,到民间察访去了。他看到一位老翁在田间捕捉,就走过去闲聊起来。当然,说的都是蝗虫的事情。聊了一会后,老翁摸了把胡子说:“我已七十多岁了,总觉得今年的蝗虫有点怪,南新遭蝗灾,一般是从新城那边来的。今年,新城附近并没有发生这虫灾,而我们这里却这么厉害,要说是从於潜县飞过来吧.又有点不可思议。”

苏东坡接着问:“老人家,昨天这里的蝗虫已灭得差不多了,今天怎么会又死灰复燃呢?”老人沉思了一下说:“这事是有点蹊跷,这批蝗虫不会是从别地方来的。”苏东坡接过他的话问:“那么,是从哪里来的呢 ?”老人苦笑了一下说:“那只能是我们南新地里长出来的 ”

南新地里长出来的?尽管蝗虫繁殖力强.但也不可能这么快呀。老人的话使苏东坡猛地想到了什么,他弯下身,低下头,随手从稻叶上捉起 一只蝗虫,仔细地看了又看,把它跌死后又另外捕 了几只,终于发觉.这些 蝗虫特别娇嫩,好像刚从室内放出来的。


「民间小故事」苏东坡捕蝗虫

告别老翁,苏东坡在田野里转了起来,他又问了一些在田里劳作的农夫,终于弄清楚,这 蝗虫是今天上午从山脚边围墙里面那些茅棚中飞出来的。他还了解到,这围墙圈着十多亩地,那些草棚是养羊关猪的。门口有两条高大的恶犬看护着,没有人敢随便进去的。这时,新城县令赶到。苏东坡回到驿站,换上官服。对县令说出了自己的猜疑。县令想想有一定的道理,他们就去那里看了看。

来到山脚,围墙只有一扇大门,大门两边各有一只像狼一样凶狠高大的狗,伸着舌头,嘴咧到耳根岔,老远看到有人过来,立即窜了出来,不停地狂吠,要不是头颈里有个箍,用长绳吊着,早就扑过来咬人了。听到狗叫声,几个家奴出来了,一看是做官的前来,顿时慌了手脚,喝住了狗,有个家奴一 路快跑去向主人禀报了。

苏东坡直接往里而去。家奴们虽然阻拦.但衙役一声喝,也只得退到了边上。围墙内除了一半草棚养猪羊外,另外一些看起来空着。打开门走进空棚,一股尿臊气让人难以忍受。苏东坡憋住气一看,木盆里盛着尿液,地上放着刚抛进去的新鲜青草。草上爬着零零星星的蝗虫。蝗虫喜欢吃青草,喝人畜尿,这不是在繁殖吗?真如自己猜测的那样,南新的飞蝗就是从这里生长出来的。

这个养殖场正是黄员外的。黄崇被带到了新城县衙,在事实面前,只得如实交代。


「民间小故事」苏东坡捕蝗虫

黄崇预测到今年的年成不坏,看来自己囤积的粮食又卖不出去了。夏 日的 一天,听到山那边的於潜县闹蝗灾,禾苗吃得光秃秃了,秋后将没有稻谷可收。他想,假如我们南新发生蝗灾多好,农夫田里产不出粮食,我仓库里的稻米就会成抢手货,还可以抬高价格呢。

他突发奇想,南新远离县城,天高皇帝远,我何不把於潜的蝗虫引进来呢?说干就干,派家奴到於潜去提了几担蝗虫,腾空了一些草棚,把它们养殖起来。蝗虫的繁殖力何等强,一个多月后.成 千上万的成虫出来了。第一批是夜里放出去的。几天后就使农田遭了殃。灭蝗后,黄崇还不死心,看苏东坡离去,就迫不及待地放出了第二批。哪里想到,苏东坡杀了个回马枪,把他这个大蝗虫捕捉住了。

这里的蝗虫根源已经铲除.苏东 坡让新城县令继续发动百姓,在捕捉蝗虫的同时,趁机把涸泽里的蝗卵挖除,以斩草除根。第二天一早,苏东坡离开南新地界,去於潜县督查捕蝗了 ◇


由此可见看起来是天灾,有可能是人祸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