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小說推薦:用陰陽八卦形式寫人物故事是第一次見,值得一讀!


懸疑小說推薦:用陰陽八卦形式寫人物故事是第一次見,值得一讀!

《清明上河圖密碼5》是整個“清明”系列推理故事的最後一張碎片,盛世宏圖終於拼湊完整,士、農、工、商、兵五大群體逐一聚齊。前五部作品每一部都是由一位身懷絕技的主角引領全篇故事,第五部的主人公是汴京五絕之一——“相絕”陸青。

中國古代民間有相士的職業,專門給人看相算命。陸青是汴京城相士中的佼佼者,他通曉陰陽五行,精於望氣看相。陸青的父親在他幼年時就早亡,母親遭受親族逼迫跳河自殺。陸青隻身來到杭州後被一位相士看中,於是他便跟隨相士四處遊歷學得一手望氣看相的好本領,並且漸漸放下了心中的仇怨。陸青受王小槐託付相看殺人兇手,通篇故事也由此展開。

懸疑小說推薦:用陰陽八卦形式寫人物故事是第一次見,值得一讀!

《清明上河圖密碼5》採用易經64卦的體系從陰陽兩面,八大層級,六十四個人物主體逐層展開,詳盡的敘述了64個人物的事蹟和心路歷程。作者這一寫作創意可謂精妙絕倫。八卦是中國文化中與“陰陽五行”一樣用來推演世界空間時間各類事物關係的工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它也是中國古老文化的深奧概念,是一套用三組陰陽組成的形而上的哲學符號。其深邃的哲理解釋自然、社會現象。

作者遵照易經循環觀念,每一篇敘述模式大致相同,這就導致讀者連續讀下去,很容易產生重複疲勞感。作者也承認這一點。於是我們看到很多讀者吐槽《清明5》中人物過於臉譜化,千人一面,空洞乏味,很多讀者讀完通篇只記得一個人物“王小槐”,於是以小說人物不夠鮮明、欠缺能讓讀者記得住名字的個性人物為理由,批判小說結構形式過於單一,缺少變化,人物塑造不夠立體鮮活等等,甚至有人犀利的諷刺這本書應該叫“人人都想殺掉王小槐”。

懸疑小說推薦:用陰陽八卦形式寫人物故事是第一次見,值得一讀!

實際上,這些人都犯了一個錯誤:片面的認為小說一定要有主角,人物一定要個性鮮明,故事一定要形式多變等等。然而忽略了小說人物、故事都是為反映社會現象服務的,揭露社會現象才是小說的本質和目的。你隨便抓一篇網文小說,即便寫得再不堪,讀完之後你也一定能記住幾個人的名字,但是它並不算得上是一部優質的作品。

對於《清明上河圖密碼》作者冶文彪來說,憑他的文字功底和文學素養,設計出個性鮮明的主角和複雜多變的敘事結構自然不在話下,然而他並沒有這麼做,這恰恰是他的高明之處。六十四個人中辨不清誰是主角,沒有主角的敘事方式達到了人人都是主角的效果,反倒更貼合生活實際。看似作者的敘事方式用的是單一的平行結構,實際上當你細讀時便會發現,每一層故事都在不變中暗藏變化。如作者所言全書是一種漣漪式設計,一圈一圈不斷擴展。重複的只是外部敘述方式,每篇具體的情節內核和佈局設計其實都不相同。從家到族、到村、到鄉、到縣、到州、到國,是一幅宋代鄉土社會的全景畫面。

懸疑小說推薦:用陰陽八卦形式寫人物故事是第一次見,值得一讀!

《清明上河圖密碼》系列全六冊,說它具有中國小說罕見的恢宏格局,絲毫不誇張。全書在描述汴京城各行各業內在真相的同時,暗含宋、高麗、遼、金、西夏、方臘等六方勢力之間的抗衡;撲朔迷離的案件共計80多起,涉及到的推理詭計包括密室、無頭屍、比擬殺人、鏡像陰謀等20餘種;清明上河圖中800多個人物全部囊括案件其中,他們都是民間的普通人,但又因為各自的一己之力最終激起蝴蝶效應而變得不普通,他們在作者的筆下活靈活現,個性鮮明,複雜的人性在紛繁俗世中暴露無遺,甚至很多人、事、物就是我們現實生活的縮影。

懸疑小說推薦:用陰陽八卦形式寫人物故事是第一次見,值得一讀!

歷史的發展和人的發展有諸多相似性,人是歷史浪潮中的一朵浪花,他們的興衰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的興衰,清明上河圖中展現的每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便是北宋歷史大潮中的那一朵朵浪花,他們可能是浪潮的引領者,奔流不息,也可能是浪潮的犧牲者,稍縱即逝。不論是哪一種,都為我們後人的生活提供了借鑑和參考。有幸在這個浮躁的時代還能看到這麼優秀的作品,作者冶文彪用文字讓曾經那些奔騰的浪花永葆活力。第六部作品汴京五絕齊聚首,又將如何續寫華美篇章,且看下篇。



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