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早”接觸這4件事,看似有益實則有害,家長可要長點心了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遙遙領先於別人的孩子,所以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要讓自己家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快上那麼一步。可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孩子“過早”接觸這4件事,看似有益實則有害,家長可要長點心了

孩子發育到各個階段,都有他們需要學習和應該學習的技能,而不是父母一味地去逼迫孩子學習。而有4件事,孩子如果“過早”接觸,反而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

這4件事,父母不宜讓孩子“過早”接觸,否則很容易“適得其反”

第一件:母乳斷的太早

很多媽媽都害怕母乳斷得太晚,會影響到孩子。而且很多媽媽認為,在寶寶6個月大的時候,母乳提供不了寶寶想要的營養,所以都會選擇早早地就給孩子斷奶。

孩子“過早”接觸這4件事,看似有益實則有害,家長可要長點心了

這種做法其實是錯誤的,在母乳中的含有的成分,可以對寶寶的身體起到防護和免疫作用,寶寶喝母乳會不容易生病,身體的質量和抵抗力也會逐漸增強。

孩子“過早”接觸這4件事,看似有益實則有害,家長可要長點心了

反之,如果媽媽過早地給寶寶斷奶,只讓寶寶吃一些輔食,這樣會導致寶寶的腸胃變得不好,出現消化不良等情況。同時還會影響到寶寶的體質,使寶寶的免疫力下降出現生病的情況。

第二件:上學年齡太早

很多父母都覺得早點把孩子送去上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不僅自己能空出很多時間,孩子也能在學校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孩子“過早”接觸這4件事,看似有益實則有害,家長可要長點心了

但如果孩子上學年齡太早,會導致孩子跟不上課程,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這會使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越來越厭惡學習,孩子的學習成績不但不會上升反而會下降。

孩子“過早”接觸這4件事,看似有益實則有害,家長可要長點心了

而被於孩子來說,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他會很難融進集體中,因為其他同學和他不在同一個年齡範圍,這會使孩子很有壓迫感和自卑感,在其他孩子面前,孩子會變得膽小怯弱,很容易受到其他同學的欺負。

第三件:走路學得太早

每一個孩子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都是很漫長的,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是天生就會走路的,都是先學會爬再學會走。而很多父母都覺得寶寶學會走路是一件很驕傲自豪的事情,所以都會早早地讓孩子學習走路。

孩子“過早”接觸這4件事,看似有益實則有害,家長可要長點心了

寶寶剛學會爬行,家長就希望寶寶可以站起來;當寶寶學會站起來時,家長又想要寶寶學會走路。而寶寶的身體器官和骨骼正處於發育的階段,如果過早地讓寶寶學習走路,會損傷到寶寶的骨骼和脊柱。

孩子“過早”接觸這4件事,看似有益實則有害,家長可要長點心了

如果寶寶的骨骼難以支撐住整個身體,會使寶寶的骨骼壓力會變大,從而影響寶寶的發育。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對孩子有耐心,讓孩子順著身體的發育規律,學會慢慢地走路。

第四件:接觸電子產品過早

很多家長拗不過孩子想要看動畫片和玩遊戲的請求,總是會心軟地把自己的手機或者電視機打開供孩子玩和觀看。但是小孩子的眼睛正處於發育階段,眼角膜、晶體及視網膜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過早或者長時間地觀看電視、玩遊戲,會導致孩子的視力下降,變成近視眼。

孩子“過早”接觸這4件事,看似有益實則有害,家長可要長點心了

最後推薦給大家一套對孩子有教育意義的繪本:

《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孩子可以學習不少英語知識,所以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孩子“過早”接觸這4件事,看似有益實則有害,家長可要長點心了

實用性——給父母們補充相關兒童心理學知識,幫助他們更好地與孩子相處,解決育兒過程中的種種困惑。也適合幼兒園或幼教機構使用。

趣味性——繪本故事的表現形式容易被孩子接受,生動、有趣的故事場景將成長的道理蘊涵其中。親子共讀的形式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快樂閱讀。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孩子“過早”接觸這4件事,看似有益實則有害,家長可要長點心了

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孩子“過早”接觸這4件事,看似有益實則有害,家長可要長點心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成長中設立明確的規矩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教育要結合實際去實施,家長平時應該多與孩子溝通,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性和性格。一切教育方法都應該為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為目的,打孩子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明白規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