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居家总是玩手机、作息不规律?

  • 孩子在家没精神怎么办?

这段时间明明居家隔离,父母准备好各种好吃好喝,学习、运动等各种居家活动多多,但是明明总是提不起劲,没什么精神,也不想干其他的事情,白天想睡,晚上又睡不着,有点无聊、有点烦,心里总是静不下来。

【建议】

孩子日常生活内容的单调而程序化,担心自己或家人被传染的恐惧,因为身体不适而产生疑病,过度关心海量信息而感到精疲力竭等等……帮孩子找到情绪问题的原因,对自身状态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从而对症进行自我调节,安稳度假。

规律生活安身心

孩子可以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24小时,通过有规律、有计划的生活可以帮助他提升自己内在的掌控感。计划中要包括必要的运动时间,听音乐,和家人朋友聊天,绘画,运动,写作以及有限制地使用手机等。

正念练习来静心

家长可以教孩子进行正念练习,正念练习有4步骤:

第1步,深呼吸:慢下来,把注意力带到呼吸上。做几次深长的腹式呼吸;

第2步,感受当下:感觉一下双脚跟地面的接触,身体跟椅子的接触。动动手指头和脚趾头。环顾一下四周,快速地命名一下你所看到的各种东西,或者哼唱你喜欢的童年歌曲;

第3步,改变:站起来,伸展一下身体,走动走动。给自己留几分钟,安静地坐一会儿;

第4步,补充能量:如果你觉得情绪化、迷惘、疲惫或者脾气有点急,你可能是饿了或者渴了。暂停一下,花五分钟时间休息一下,喝一点温水,或者吃一点健康的小吃。

孩子居家总是玩手机、作息不规律?

  • ​孩子总跟电子产品“难舍难分”?

小罗已经居家十多天了。最初几天小罗还想着学习,制定了一个严格的学习计划,可才坚持了一天,小罗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电子产品上,刷着刷着一周就过去了。小罗内心很愧疚,但电子产品真的很吸引他,放下它们,他就感到空虚没劲。

【建议】

家长要让孩子认清他对电子产品的真实需求,据此制定强度合理的电子产品使用计划,给孩子3天的适应期,在计划试运行阶段要做优化和调整。为了更好地履行计划,也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奖惩。

善用电子产品功能进行自我监控

很多电子产品一般都有使用时间的统计功能,让孩子每天睡前关注一下自己的使用情况,评估一下自己的使用表现,做好自我监督。有些软件具有定时和健康保护功能,也可以在使用前设定一下,让软件陪孩子一起监督。还可以使用闹铃功能做一些重要的提醒。

关注电子产品的学习功能

电子产品上有很多帮助学习和促成长的软件,家长要建议孩子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些软件上。但要切记不要长时间忘我的使用。软件植入广告的时候,不妨闭眼或者眺望远方。任务完成的时候,做些室内运动或者吃些东西调剂。还有很多学习网站值得去体验一下,比如慕课、研究性学习自适应平台等等。

亲子沟通代替线上交流

很多中学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是出于在家感到孤独感。借此全家在家之际,正是亲子沟通的良机。我们也可以发起一些有趣的家庭话题,让亲子沟通代替线上交流。比如召开家庭会议、打打扑克、一起做家务、一起看新闻、共读一本书等等。


孩子居家总是玩手机、作息不规律?


孩子居家总是玩手机、作息不规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