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解除封印,每一个逝者的遗言都不应被忘记

每一个人的道别,都记录着个人悲欢与时代影像。当我们以集体悼念的形式寄托哀思的时候,首先应该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


从1月20日钟南山院士确定新冠肺炎“人传人”,到4月8日武汉解封,80天的时间悄然逝去。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尽人皆知,即使在140多年前,80天的时间,也足够一个人环游地球。

但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有的人80天却无法走出一座城市。

他们的生命,与那些苦难深重的城市记忆,一同被埋葬在那个漫长的冬天。


1


解除封印之后,武汉正在恢复往日的节奏与活力。

樱花依然灿烂夺目,城市再度车水马龙,有些人却再也看不到了。

在一片悼念缅怀声中,那些逝去者最后的声音更加值得关注。

因为,那是他们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纪念。

那些脚步匆匆的人们,有的甚至没有来得及向这个世界告别,就已经悄然离开。

4月6日晚,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张静静因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去世。

武汉解除封印,每一个逝者的遗言都不应被忘记

张静静

张静静去世后,她抗疫期间的影像开始在网上传播,很多人因此第一次认识了她和她的“抗疫日记”。

张静静的“抗疫日记”,记录着逆行中的点点滴滴,但却没有为自己留下一句话。

“杏林门下,救死扶伤,责无旁贷”,结束抗疫任务离开黄冈前,张静静在“抗疫日记”中如是写到。

这是“抗疫日记”的绝唱,也是这个年轻护士的心灵独白和真实写照。

即将回到阔别一个多月的家中,张静静却倒在了家门口。

写下了十几页的“护患沟通本”,张静静却没有向这个世界留下最后一句话。

熬过了冬天,却倒在春天;回到了家乡,却倒在了门口。

张静静的经历令人悲从中来,我们都知道,类似悲伤的故事还有很多。

没有留下一句话的他们,如何告诉大家,这世界,他们曾经来过?


2


每次提起“英雄的武汉”和“英雄的人民”,钟南山院士总忍不住潸然泪下。

因为,英雄不仅意味着高贵的品质,同时意味着卓绝的牺牲。

当英雄这样伟大的概念,落在平凡的人民身上,伟大的壮举背后,不免裹挟着太多哀婉的个人叙事。

“今天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尘埃落定,终于确诊了。”这是李文亮写下的最后一条微博。

武汉解除封印,每一个逝者的遗言都不应被忘记

这个爱吃炸鸡腿、追热播剧的年轻医生,自己也不会想到,这竟然是自己向这个世界最后的道白。

他更不会想到,这句平淡无奇的话,竟然会成就中文互联网历史上的奇迹。

从2月7日李文亮去世至今,每天都有大量网友在这条微博下面留言,总数已经超过85万。

我们无法揣摩,当李文亮写下“尘埃落定”的时候,内心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就像我们无法想象,他在训诫书上写下“明白”的时候,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斗争。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李文亮不是遗言的遗言,已成为互联网上一面“苦墙”。

有些英雄之所以感人至深,只是因为他们从没想过要做英雄。

虽然从未奢望被人铭记,但历史却不会轻易将他们遗忘。

他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表白,就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模样。

除了悲伤与感动,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3


“我的遗体捐国家。我老婆呢?”这是肖贤友在病危时写下的歪歪扭扭的遗书。

武汉解除封印,每一个逝者的遗言都不应被忘记

2月12 日上午,新冠肺炎重症患者、47 岁的肖贤友写下这11个字,第二天,他由于病情恶化不幸离世。

有家国情怀,有伉俪情深,这份11个字的情书堪称字字千钧,令无数人为之泪目。

然而,后续发展却令人由悲伤变成了悲愤。

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中,11个字的遗书,竟然被报道成“7个字的遗书”——“我老婆呢?”被无情地删去了。

为了宣传报道的需要,为了树立所谓的英雄形象,就连一个人最后的道别,都不免要遭受如此粗暴的对待。

我不知道,如此泯灭人性与良知的做法,到底还有多少?

可以确定的是,在那个漫长的冬天里,太多人的道别根本无人知晓。

那些沉没的声音,以及其中的凝重情愫,只属于当事人自己。

这个世界,全然不知道他们如何离开,就像不知道他们因何而来。

每一个人的道别,都记录着个人悲欢与时代影像。

当我们以集体悼念的形式向他们寄托哀思的时候,是否首先应该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


4


疫情下的清明节,写 “遗书”“遗嘱”成为不少人的一个选项。

中华遗嘱库在疫情期间开通了“微信遗嘱”小程序,清明节当天,有 249人留下”微信遗嘱“。

武汉解除封印,每一个逝者的遗言都不应被忘记

4月5日,不到一天的时间内,有 1427人留下了“遗嘱”。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谁教会人死亡,谁就教会人生活。”

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看,认识并接受“遗嘱”,不失为生命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生命之宝贵在于存在,生活则是生命的具体表现。

当我们以写“遗书”和“遗嘱”的形式,来敬畏生命并珍惜生命的时候,更应该敬畏和珍惜那些逝去的生命。

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带走了一段鲜活的生活,每段生活都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注脚。

从那些逝去者的道别声中,可以看到悲伤的挽歌,无声的控诉、慷慨的号角……看到太多太多疫情中的悲欢离合和百味人生。

如果说没能挽留住那些步履匆匆的人是一种悲剧,如果不能记录下那些沉没的声音,无疑是一种更加令人难耐的凄凉。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珍惜,每一种道别都不应该被遗忘。

就像每一个逝去者都应该留下自己的名字,每一种临别的声音都应该记录在册。

那些不是遗言的遗言,虽然形式看起来不那么正式,但却是这段历史最真实的民间叙事。

读懂那些逝去的挽歌,才能读懂这座城市经历过的伤痛,读懂所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所有逝去者的声音都应该记录在册,它们理应成为公共记忆的一部分。


微信公众号:疆场(zhaozhijiang11)

-----------------------------------------------------------------------------------------------

欢迎关注,为您分享有态度的新闻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