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那时候他还没成为汉奸那时候他一腔热血

当人们提起汪精卫,脑海里接踵而至的便是‘

大汉奸’这个词。

小时候估计是受一些影视的影响,一直觉得汉奸的造型是这样的:留着中分的发型,一口的黄牙,满脸的雀斑或是坑坑洼洼,骑着那种老式的自行车,带着鬼子进村来了。

小时候也因此不敢留中分,免得被小伙伴们嘲笑‘汉奸头型

所以知道汪精卫是汉奸时,难免在脑海勾勒他便是那种中分发型,对着日本兵点头哈腰的样子。

其实不然,汪精卫当初身为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其余三人分别是张学良、梅兰芳和尊敬的周总理。

汪精卫出生书香门第,虽是比较清贫,祖辈都是读书人,1902年3月他参加广州府试得第一名秀才。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那时候他还没成为汉奸那时候他一腔热血

汪精卫


少年时代

汪精卫祖籍浙江,年少时父母相继撒手人寰,只能和同父异母的兄长汪兆镛一起生活。寄人篱下的憋屈可想而知,期间他追忆自己的母亲,想到母亲生前的凄苦与自己的现状,他心头多是悲秋

这样的境遇让汪精卫养成了自卑、懦弱甚至有些优柔寡断的性格。

热血青年

1903年汪精卫赴日本留学,那时候所谓的留学大抵都是去日本,包括很多的历史名人都是去日本留学,其中大概包括两个原因。

1满清政府已经意识到闭关锁国只会落后挨打,所以便出资赞助去日本学习,也因为日本离中国比较近。

2日本是当时亚洲唯一一个强国,加上日本有各种学府开放让中国人来学习(有说是日本阴谋的这里就不细说)。

1905年汪精卫见到孙中山加入了同盟会,同盟会将宋教仁在东京创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改为《民报》,汪精卫一身的才华和热血终于有用武之地。

他发表了《民族的国民》、《论革命之趋势》、《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等一系列文章,宣传三民主义思想,痛斥康有为、梁启超等的保皇谬论,受到孙的好评。

光绪皇帝死后溥仪继位,可真正掌管国家政事的是其父亲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

宣统二年(1910年)汪精卫密谋刺杀摄政王,他已经有了最坏的打算。

那时候的汪精卫绝对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形象。

刺杀摄政王未遂,汪精卫被捕,他慷慨激昂地写下了那脍炙人口的《被逮口占》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那时候他还没成为汉奸那时候他一腔热血

汪精卫


作为阶下囚他已经准备慷慨就义,这满腔的热血着实让人动容。

值得多说一句的是,摄政王这个人曾拒绝德皇跪拜要求,拒绝日本人劝降要求,并怒斥其子溥仪投靠日本,坚持大义。

从热血的英雄到大汉奸

汪精卫被判终身监禁,肃亲王善耆负责审理此案,他看了汪精卫的《革命之趋势》《革命之决心》《告别同志书》之后,觉得汪精卫是个人才,便不打算杀汪精卫。

虽然没有被杀,可汪精卫期间被肃亲王善耆各种软化,优柔寡断性格愈发明显,甚至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

武昌起义后,由袁世凯开释出狱,任南方民军议和总代表伍廷芳的参赞,暗中秉承袁的意旨。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那时候他还没成为汉奸那时候他一腔热血

汪精卫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因为袁世凯放其出狱,汪精卫心怀感激,主张孙中山让权,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汪精卫看到了日本人的强大,心境愈发的改变。

1937年“七·七”事变后汪精卫更是主张言和

之后日本认可汪精卫领导和平运动让汪精卫找到了方向,殊不知他的优柔寡断与苟且活着的性格,已经被那些‘亲日派’利用、摆布。

1938年底日本近卫内阁两次发表‘近卫声明’,公开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蒋介石果断拒绝。

可身为身为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公然响应‘近卫声明’,公开发布叛国电文:

“抗战年余,创巨痛深,倘犹能以合于正义之和平而结束战事,则国家之生存独立可保,即抗战之目的已达。”

蒋介石对此怒斥,“骨子里实在是暗藏着机械利刃”,“这是敌人整个的吞灭中国,独霸东亚,进而企图征服世界的一切妄想阴谋的总自白;也是敌人整个亡我国家、灭我民族的一切计划内容的总暴露”。

这也是汪精卫看到抗战后期,坚信中华打不过日本,从主张义和到叛国投敌,难以想象这是曾经连性命都顾不上‘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少年英雄。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那时候他还没成为汉奸那时候他一腔热血

汪精卫和日本人


发妻与情人

1908孙中山来到马来西亚槟城建立了同盟会分会,汪精卫与发妻陈壁君相识,陈壁君是南洋巨富陈耕基之女。

1912年两人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据说陈壁君性格泼辣,期初汪精卫拒绝陈壁君的表白,原因是她长得太丑,后来刺杀一事被捕,陈壁君为了救他四处奔波,他极为感动。

陈壁君跟随其夫汪精卫叛国投敌,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1959年6月17日,病死于狱中。

方君瑛

方君瑛,福建人,1909年与汪精卫等人在东京组织同盟会暗杀部,策划暗杀满清政府达官权贵,刺杀摄政王便是她便是参与之一。

有传方君瑛是汪精卫的情人,两人是神交已久的类型,最后被陈壁君发现两人关系,陈壁君对其极其羞辱,方君瑛为了不让汪精卫在家庭与她之间两难,也为了证明自己清白,选择自杀。

但更多记载,方君瑛对革命事业的悲观,失望,才会自杀(个人还是觉得这个可信,一个组织暗杀部门的女强人,不可能因为儿女情长自杀。再说了,在破碎的山河面前,儿女情长都是小情,心系中华才是大爱)

施旦

施旦,浙江人,同样书香门第出生的她,诗书才艺吸引了汪精卫。

对于她是汪精卫情人的说法,其家人坚持否认的,事情如云山雾罩,不明真假。

汪精卫死之谜

1铅中毒

汪精卫曾参加刺杀任务时中弹,子弹无法取出,铅毒逐渐在体内扩散。

2日本下毒

日本军官下毒毒死汪精卫,可这传言被汪精卫女儿、女婿否认。

3暗杀

也有说照相时被杀手用藏着子弹‘照相机’暗杀。

还有被炸死、被投毒、被女人害死等等。

汪精卫在民国时期也算是一位大人物,孙中山遗嘱的执笔人,和蒋介石是竞争对手,这么一号人物公然叛国,对整个抗战期间起到的负面作用,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这其中的浮浮沉沉便是汪精卫的一生,从英雄少年到遗臭万年的汉奸。

(本文由作者原创,仅在今日头条发布,抄袭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